病原特徵
病原為仁果盾殼霉(
Coniothyrium pirinum Saco. Sheldon,),屬
半知菌亞門、
球殼孢目、
球殼孢科、盾殼孢屬真菌。
分生孢子器淡褐色至深褐色,單腔,埋生;產孢細胞桶形至圓柱形或瓶狀,無色,以全壁芽生方式產孢,隨著產孢作環痕式延伸,具1-4個間距不等的環痕;分生孢子淡褐色,橢圓形,大小(4-5)微米×(2-3)微米。該種病原還可侵染
梨、
李、
杏、
山楂、
山荊子、
日本栗、
山里紅、
花紅、
毛山荊子、
楸子等。
為害症狀
蘋果白星病主要危害
葉片,葉片感病後常產生數個病斑,但葉片一般不枯死。葉片上病斑圓形或近圓形,灰白色至淡褐色,稍凹陷。直徑1-3毫米,具褐色較細的邊緣,後期病部生小黑點。病葉上常產生數個病斑,葉片一般不枯死。
侵染循環
該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器在落地病葉上越冬。第二年春季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從葉片傷口侵入,引起發病。病部不斷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多次再侵染。
流行規律
地勢低洼,土質黏重,排水不良的果園,易發病;修剪不當,傷口多,發病重。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落實“三選”:一是選擇地勢較高,土質肥沃,排灌條件較好的果園栽培蘋果;二是選栽抗、耐病品種;三是選擇有機肥作基肥,避免偏施氮肥而人為誘發“雙星”病害的發生。
加強“三檢”:切實加強“三檢”(檢查苗木、檢查接穗、檢查果實)是嚴格執行植物檢疫制度,謹防帶有“雙星”病害的苗木、接穗、果實從疫區傳入無病區。
強化“三清”:在秋末冬初徹底清除果園殘枝、清除果園病葉、清除果園病果,並將上述“三殘”集中燒毀,以減少果園“雙星”病害初次侵染菌源。
化學防治
發病初期噴1:2:200倍
波爾多液,或77%
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70%
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5%
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50%福美雙粉劑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加70%
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隔10-15天噴1次,連續噴3-4次。
病害區別
蘋果白星病和
蘋果黑星病雖然都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既有共同點,但也有不同點。
共同點:是菌源相同,寄主範圍相同。
不同點:蘋果黑星病對蘋果的葉片、葉柄、嫩梢、花、果實、果梗全方位進行攻擊。蘋果白星病只危害蘋果樹的葉片。蘋果黑星病危害後的葉片正背兩面病斑近圓形,大小不等,有煙煤狀霉,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病斑邊緣因菌絲在角質層下放射狀擴展,呈細碎的冰紋狀。重病葉縮小,變厚扭曲,變黃早落;果斑淡黃綠色,圓形,漸擴大,凹陷,隨果實長大而硬化。表面有裂紋,生煙煤狀霉。蘋果白星病危害葉片後病斑圓形或近圓形,灰白色至淡褐色,稍凹陷。直徑1-3毫米,具褐色較細的邊緣,後期病部生小黑點,即病菌分生孢子器。病葉上常產生數個病斑,但葉片一般不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