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非派引(a1-Sufiyyah),伊斯蘭教神秘主義派別。是對伊斯蘭教信仰賦予隱秘奧義、奉行苦行禁慾功修方式的諸多兄弟會組織的統稱。...
新蘇非派,伊斯蘭教內主張新蘇非主義派別的統稱。與舊蘇非派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產生於18世紀初的印度、西亞等地。以蘇非派中的遵法派(納合西班迪教團、卡迪里教團...
印度蘇非派,伊斯蘭教蘇非派印度支派。8世紀初隨伊斯蘭教一起傳入印度。其發展大體經歷三個階段:8—10世紀為第一階段,即早期形成和發展時期。阿拉伯人征服信德後,...
蘇非派教制,伊斯蘭教蘇非派譯著。原著阿拉伯文,作者為阿布·阿布杜·拉赫曼(Abu 'Abd al-Rah-man,?—1021)。該書講述蘇非派的五個等級。安莎里·赫賴維將其譯為...
《印度蘇非派及其歷史作用》是2002年經濟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唐孟生。...... 《印度蘇非派及其歷史作用》是2002年經濟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唐孟生。...
二、蘇非派發展的簡單過程1. 早期的苦行主義和禁慾主義2. 神秘主義的發展3. 神秘主義與正統信仰的結合4. 民間信仰的發展5. 新蘇非主義的發展...
18世紀中葉,瓦哈比派從外部對蘇非主義予以抨擊,蘇非派內部產生一批堅持正統教義、批判蘇非傳統的改革派,其主張稱新蘇非主義。近代以後,蘇非主義的影響日趨衰落,但...
31,國外的蘇非派研究(沈青),世界宗教資料1986年1期32,蘇非派與漢文伊斯蘭教著述,中國伊斯蘭教研究 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33,王岱輿的伊斯蘭哲學本體論,寧夏社會科學...
伽比爾的宗教哲學是印度教的吠檀多不二論(見吠檀多派)與伊斯蘭教蘇非派一神論的綜合。中文名 伽比爾 國籍 印度 出生地 印度 職業 詩人簡介...
著有《印度蘇非派及其歷史作用》,參與主編和撰寫的著作有《巴基斯坦文化與社會》(合著)《東方風俗文化詞典》(合著)《東方趣事佳話集》(合著)等。譯著有《印度河畔的...
塔里布,阿拉伯文Talib的音譯,原意為學生、探求者、探索者。伊斯蘭教蘇非派稱謂。用以指神秘知識的尋求者,與“尋道者”、“穆里德”同義。 ...
穆里德,阿拉伯文Murid的音譯, 意為“希望者”、“尋道者”。蘇非派教團修道的一般學員。當其完成一定苦修功課後,便成為托缽僧。 ...
瓦拉格,伊斯蘭教蘇非派的譴責派代表人物。認為解脫之路在於宗教正途和遜尼派教法,反對譴責屠戮自我之傾向;主張信賴安拉,對其懷有強烈之愛和渴望之人才能走上安拉之路;...
瓦拉德,伊斯蘭教蘇非派長老、詩人。生於戈爾曼(今小亞細亞),定居古尼亞,以其祖父的名字命名。魯米之子。與沙姆斯丁·大不里士(Shams al-Din al-Tabrizi,?—1247)...
阿布達爾,阿拉伯文Abdal的音譯,原意為“代替人”、“替班人”。蘇非派稱謂。在以固特卜為首的蘇非聖徒等級制中處於中等層次的成員。據侯吉維里《神秘的啟示》,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