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陽穀
- 別名:世讓
- 國籍:韓國
- 出生地:韓國
- 出生日期:1486
- 逝世日期:1562
- 職業:判書;大臣;使臣
- 主要成就:出使北京(1533)
詳細資訊,
百科名片
黃真伊(約1506-1544),韓國李朝中宗時期女詩人,開城名妓,松都三絕之一。別名真娘,京畿道開城人,「明月」是黃真伊的藝名。黃真伊一生頗富傳奇,史載她色藝雙全,書法、繪畫、彈琴、詩歌等方面都很有天賦。她作有大量「時調」(可惜流傳下來的只有六首)與漢詩。她的作品基本上以描寫愛情為主,擅於藉助自然現象,巧妙描繪愛情。藝術手法奇特、含蓄,頗類十七世紀善用曲喻的英國玄學詩派,讀後讓人回味無窮。
詳細資訊
韓國書上說“蘇陽穀世讓,少時以剛調自許,曰:為色所惑者,非男子也。聞真才色絕世,與朋友約,曰:吾與此姬同宿三十日,即當別離,不復一毫繫念,過此限,若更留一日,則汝輩以吾為非人。行至松都,見真,果名姬也,仍與交歡,限一月留住,明將離去,與真登南樓飲宴,真少無辰別之意色,只謂曰:與公相別,何可無一語,願呈拙句,可乎?蘇公許之,真即書一律曰:‘月下庭梧盡,霜中野菊黃,樓高天一尺,人醉酒千觴。流水和琴冷,梅花入笛香,明朝相別後,情與碧波長。’蘇公吟詠,嘆曰:吾其非人也。為之更留。”看了這樣的紀錄,真希望自己也不是人。不是人,做入笛的梅香,錚琮的水流,在黃真伊的詩里。“流水和琴冷,梅花入笛香”:琴之冷與情之熱對比,各自虛幻;花之香與笛之音交融,飄渺虛無。這是比講求感覺交鳴,強調朦朧、暗示的象徵主義詩還早的象徵主義詩!
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