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趙梨產於亳州市龍楊鎮西北角的蘇趙莊,地處亳州市的最南端。特點是酥脆可口,甜中帶香,果肉純白,味正多汁,食之無渣,落地即碎。蘇趙梨源於明末,當時,村人為避兵亂而“跑反”,返家時,從西北河套裡帶回一棵梨苗栽在村東水塘邊兒,本不以為意。誰知這兒的水土獨特,竟然育出了一代名品── 蘇趙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趙梨
- 產地:產於亳州市譙城區龍楊鎮蘇趙莊
蘇趙梨歷史,蘇趙梨產地,
蘇趙梨歷史
清道光年間,蘇趙梨與碭山梨同為貢品。碭山人以蘇趙梨與其碭山梨齊名而不服,公舉三位有名之士,推三獨輪車梨專程來碭山,要與蘇趙梨一比高下。經眾人反覆品嘗,竟然難分優劣。後來雙方協商,以梨的酥脆定輸贏。蘇趙人取梨一隻,平放凳上,食指往梨上輕輕一按,梨子立即兩半。碭山人大吃一驚,取其梨試之,用上全力,梨子僅僅脫去一層皮。碭山人服氣了,蘇趙梨的名氣也因此更高一等。
蘇趙梨園如今已發展到一千多畝,園林結構可謂“三世同堂”。外圍是一把粗的新載梨樹,碧葉嫩枝,為青春少女;環村是五十年至百年的壯年梨樹,枝葉繁苦茂,掛果纍纍;村中是那棵三百高齡的古老梨樹,粗大的樹幹被風雨磨 得如鐵似鋼。
蘇趙梨的名氣越來越大,並多次榮獲嘉獎。1957年華東五省市水果競賽中獲金質獎,1996年安徽省農業廳優質水果評比中獲質量獎,並在“第八屆中國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上榮獲金牌。
龍揚鎮位於譙城區最南端,東與渦陽縣接壤,南與太和縣隔河相望,蘇趙梨園就位於土肥地沃、物華天寶、風光秀麗、天藍水碧的龍揚鎮,它東傍汪洋新河,頭枕亳阜高速公路,西望京九鐵路。蘇趙村現有520多人,耕地800多畝,有梨園300多畝,梨樹2200棵,最老的樹有360年了;現在的蘇趙梨園是“三世同堂”;外圍是一把粗的新栽梨樹,碧葉嫩枝;中間是五十到百年的壯年梨樹,枝繁葉茂,掛果纍纍;中心是那棵360年的古老梨樹,虬枝盤結,粗大的樹幹歷經風雨,滿面滄桑。
據說,明朝末年龍揚這邊的人到西北躲避戰禍,後來他們又結伴返回老家,其中一位姓蘇的和一位姓趙的兩家人在此定居,並將從河套帶回來的梨樹苗種上。不曾想到,這棵梨樹既保留了西北水果含糖分多的優勢,又兼容淮北平原水果豐滿個大的特色。隨著時間的推移,定居這裡的人們繁衍生息,一代比一代興旺,他們不斷為梨樹施肥澆水、捉蟲、剪枝、嫁接、傳粉,不斷栽種新的梨樹苗,擴大梨園面積,以致此梨園的名氣越來越大。相傳,乾隆下江南時曾品嘗過蘇趙梨,並指定為貢品。隨後,朝廷評選各地商品,原本名不見經傳的龍揚蘇趙莊的蘇趙梨竟然跟早已成為貢品多年的碭山梨同時列入貢品。碭山酥梨協會會長帶著一干人馬來龍揚蘇趙莊,隨行的車上裝滿六大籮筐上乘碭山梨來比試。比試結果當然是蘇趙梨勝出,碭山酥梨協會會長心服口服。
新中國成立後,蘇趙酥梨也迎來了新的生機,它香脆可口、甜中帶香、果肉純白、味正多汁、食之無渣、落地即碎的獨特味道,據測算其含糖量高達16%,比普通梨高5%;在市場其單價比普通梨高出3-5角錢。1957年華東五省、市水果競賽中獲金質獎;1996年安徽省農業廳優質水果評比中獲質量獎,並在第八屆中國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上榮獲金牌。
蘇趙梨產地
古今聞名的蘇趙梨產於亳州市譙城區龍楊鎮蘇趙莊。
龍揚鎮位於譙城區最南端,與渦陽縣接壤,與阜陽市太和縣隔河相望,總面積94平方公里,轄11個村、163個自然村,總人口5.8萬人,耕地面積8.1萬畝。這裡土地肥沃,風景秀麗,土地、水資源以綠色、無污染著稱,6萬畝小麥全部實現良種化,養豬基地,養牛專業村遠近聞名,每逢夏季,這裡綠樹成蔭,縣鄉公路、高速公路、京九鐵路兩旁林網縱橫,23%的林木覆蓋率讓龍揚位居全區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