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那些人那些事》是201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家聲。
基本介紹
- 作者:王家聲
- ISBN:9787501243020
- 頁數:200
- 定價:28.00元
- 出版時間:2012-9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蘇聯那些人那些事》內容簡介:這是與廣東省政協的《同舟共進》雜誌共同策劃的新史學系列叢書之一,基於蘇聯的背景選取比較有新意和鋒芒的文章集結。《蘇聯那些人那些事》洗去了蘇聯在人們記憶中的一抹淡黃,將歷史中的人物重新塗上了鮮明的顏色。從十月革命槍殺沙皇的血腥,到真實的保爾柯察金,再到謎團般的赫魯雪夫、葉爾欽……抱著清醒的懷疑態度,重新審視蘇聯的歷史,曾經熟悉的新聞後卻有著異樣的聲音……
作品目錄
十月革命二三事 金 雁 1
十月革命過去了90多年,現在俄羅斯最常講的一句話就是:“我們(用)100年畫了一個圓,從原點出發又走向了原點。”現在蘇聯大量的檔案公布,使我們看到了更加複雜的俄國歷史。人們常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但現在看,馬克思主義和列寧主義之間有太大的差別,而這個差別和十月革命有很大關係。
俄羅斯為末代沙皇恢復名譽 藍英年 8
托洛茨基在放逐期間,曾於1935年4月9日的日記中記錄了他與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斯維爾德洛夫的一次談話。托洛茨基提到沙皇現在何處。斯維爾德洛夫回答:“當然被處決了。”“那他的家人呢?”托洛茨基問道。“同他一起被處決了”。“所有人?”托洛茨基話里流露出一絲驚訝。“所有人!”斯維爾德洛夫回答,“那又怎么樣?”他想看托洛茨基的反應。托洛茨基沒有說什麼,只問了一句:“誰決定的?”斯維爾德洛夫回答道:“我們在這裡決定的。伊里奇認為不能給敵人留下活的旗幟,特別是在我們今天最困難的時候。”這是兩位布爾什維克領袖之間的談話,對外人,包括其他老布爾什維克,槍殺沙皇全家一事則被嚴格保密,連對蘇俄駐柏林的全權代表越飛也保密。槍殺沙皇一家開始了不經審訊處決人的先例。到了史達林時代,不經審訊的槍決成為家常便飯。
斯達漢諾夫:被組裝的“典型” 安立志 15
在一般語境中,“典型”通常是英雄、模範、先進人物的泛稱。但主政者為了推動某種施政行為,彰顯某種業績,掩蓋某種失誤,往往通過樹典型的辦法,以偏概全地推出根本不“典型”的不同類型的“模特兒”,以確保權力的合法性。如在政策啟動之時,推出某個應時的典型,可作領軍大纛;又如,在局勢衰微之秋,推出少數旺象的典型,可使“一葉障目”;再如,在貪墨成風之際,推出個別清廉的典型,可封悠悠眾口,如此等等。
蘇波戰爭與《騎兵軍》 藍英年 19
蘇聯的著名作家巴別爾1939年被捕,1940年被處決。他的《騎兵軍》是蘇聯唯一一本描寫蘇波戰爭的小說,而蘇聯當局對蘇波戰爭一直諱莫如深,因為紅軍被波蘭軍隊打敗,是件丟臉的事,不希望人民知道,嚴禁出版與蘇波戰爭有關的書籍。直到上世紀80年代,巴別爾的作品才在蘇聯出版。
1917~1918 年的普列漢諾夫和高爾基 靳樹鵬 27
對於十月革命,俄國曾有兩個著名的反對者——普列漢諾夫和高爾基。他們很早就認識列寧,並對其早期革命活動和著作出版給予過幫助和支持,但後來他們都與列寧產生了嚴重分歧。
兩個索爾仁尼琴? 羽 戈 32
是不是有兩個索爾仁尼琴?一個是寫作《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癌病樓》、《第一圈》和《》的索爾仁尼琴,以筆為劍,與謊言、暴力決戰。還有一個晚年的索爾仁尼琴,像“憤青”一樣到處吐口水,抨擊社會現實,痛斥西方文明,大力宣揚俄羅斯認同,甚至一隻腳已經滑向了大國沙文主義,獻媚於當權者,為其高唱頌歌……
真實的“保爾?柯察金” 盛禹九 38
中年以上的讀者幾乎無人不熟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幾乎無人不知曉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經歷,此文告訴我們:實際情況與我們所熟知的不完全一樣。今日俄羅斯和烏克蘭,《鋼鐵》被定位為有嚴重錯誤的作品而遭廣大讀者冷落。
從“保爾”說到法捷耶夫 丁磐石 45
據初步統計,從1934年蘇聯作協成立到1953年史達林逝世,有2000多名作家被判刑、流放、勞改和處決。法捷耶夫主持作家協會,常違心地參加史達林的“大合唱”。他愧疚日增,且心理承受力達到極限,終於在1956 年開槍自殺。
“第三國際”的一筆糊塗賬 藍英年 50
革命家像商人那樣闊綽地接待外國客人,錢很快就花完了。聯共又把餐廳、幾個國營農莊、製鞋廠、建設局和出版社撥給協會,讓他們自己經營,但不久餐廳關門,工廠倒閉,農莊荒廢,沒掙到一分錢……也許布爾什維克終於明白這種賠本的買賣不能再做了。1936 年以後,共產國際就很少再資助外國共產黨,僅在政治上給以指導。自1919年成立至1943年解散,共產國際到底花了多少錢,恐怕沒人算得清……
駭人聽聞的克里姆林宮醫生案 述 弢 57
發生在半個世紀前的“克里姆林宮醫生案件”,是史達林發動新一輪政治大清洗的信號。後因史達林猝然去世,案件中途夭折,許多人方僥倖逃過此劫。這一案件決非孤立的事件,今天重溫這段舊事,或可從中依稀看到史達林執政期間的一些真實情況。
托洛茨基被清洗的前前後後 陳為人 65
十月革命的開國元勛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在史達林的一次次大清洗中紛紛落馬。透過歷史的風雲煙塵,分析這些人物政治悲劇中的性格因素,既有歷史啟迪,也有現實意義。
布哈林如何淪為階下囚 陳為人 80
隨著史達林20世紀30年代的大清洗,布哈林這個名字從記憶中被“清洗”掉了。直到上世紀80年代,我們國家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隨著對農業發展到底應該走一條什麼樣道路認識的深化,布哈林再次走近我們。當年布哈林與史達林激烈論戰並最終造成個人悲劇的“新經濟政策”,後來被譽為“唯一正確的建設社會主義農業的道路”,布哈林本人也被譽為列寧身後布爾什維克高層最理解新經濟政策意義的人。
赫魯雪夫執政初年一次重要的對華決策 吳躍農 90
赫氏一直被看成中蘇關係惡化的罪魁禍首。實際上,在蘇聯領導人中,赫魯雪夫並非不看重與東方大國的友好關係。由於具體的際遇,赫氏在處理中蘇問題上有“口是心非”的狀態,這是為了鬥氣。他說的話讓中國領導人感覺難聽,但他心裡其實在想中蘇關係無論如何不能向負方向發展。赫魯雪夫單手單邊難支撐,和毛澤東在一起又顯得輩分不夠,無力回天——就這樣,兩個大國友誼破裂的悲劇終於不可阻止地上演了。
赫魯雪夫有沒有全盤否定史達林 陸南泉 102
赫魯雪夫反史達林個人崇拜,卻沒有從體制、制度層面去認識問題。熟知蘇聯政治內幕的阿爾巴托夫指出:“赫魯雪夫揭露的、批判的併力圖戰而勝之的是史達林,而不是史達林主義。也許,他真誠地相信,整個問題也就是這樣,只要揭露史達林,他就解決了使社會從過去的極權主義桎梏中解放出來的全部問題。”
“宮廷政變”後的勃列日涅夫 陳為人 110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走完了生命的全部歷程。幾年前已到處流傳勃列日涅夫健康狀況惡化的訊息,甚至有幾次還煞有介事地傳出他已死亡的訊息。後來醫生披露:在勃列日涅夫的最後幾年,他雖還活著,已不太清楚周圍發生的事情了。但他一直頑固地把一個超級大國的權力執掌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安德羅波夫和他的“改革三板斧” 吳躍農 124
安德羅波夫執政期間積極主張“改善蘇中關係”,繼承了勃列日涅夫去世前提出的要實現兩國關係正常化的方針。但他執政時間短暫,兩國關係無實質性進展。但在其出任蘇共總書記的一年零三個月里(其中有半年處於急救狀態,3個多月在醫院的重症病房作透析),他的對內改革還是得到了蘇聯民眾的廣泛支持,被譽為蘇聯的改革家。
葉爾欽:斯芬克司之謎 陳為人 131
1987年的蘇共中央十月會議,今天已成為一個歷史話題。正是在這次會議上,葉爾欽作了一個讓全蘇聯甚至全世界震驚的發言。此前,葉爾欽雖已是蘇共政治局候補委員,但在秩序井然的蘇聯政治舞台上,他仍不過是“聾子的耳朵”。正是這次發言使他從此真正登上歷史的舞台……
蘇聯特權階層的奢華觸目驚心 陸南泉 144
蘇聯的特權階層早在史達林時期就已形成。其特權表現在:名目繁多的津貼,免費療養和特別醫療服務,寬敞的住宅和豪華的別墅,特殊的配給和供應,稱號帶來的特權,等等。對蘇聯上層領導來說,高薪反而不是主要報酬了。
蘇俄諾貝爾文學獎四位得主命運比較 陳為人 149
自諾貝爾文學獎頒發一個世紀以來,蘇俄前後共有四人獲此殊榮:1933年得主蒲寧,1958年得主帕斯捷爾納克,1965年得主肖洛霍夫,1970年得主索爾仁尼琴。(198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布羅茨基雖屬俄裔,但1977年已加入美國國籍,以美國作家身份獲獎,故不列入此文敘述之內)四人同為世界公認的大師,在蘇俄的遭遇卻有霄壤之別,對他們略作比較,對寫作者和讀者不無啟迪作用。
一生榮辱話索翁 藍英年 162
索爾仁尼琴是國內外都很有聲望的人,俄國多個政黨都希望與他結盟,以壯聲勢,但看了他的言論,不少人心裡涼了半截。索翁的言論遭到各個黨派的反駁,人們對他漸漸失去信任。蟄居美國20年的隱士回到俄羅斯,急於參政卻又提不出切合國內實情的綱領,會有人追隨他嗎?對蓋達爾的抨擊得罪了民主派,俄共更不可能同他合作。與他觀點較接近的是民族主義分子,但在他痛斥日裡諾夫斯基後還肯同他結盟嗎?擔當不了俄國引路人的角色,他只有重新隱居在莫斯科郊區。
看看蘇、朝文藝的生活氣息 顧 土 168
蘇聯的文藝,即使在史達林時代,也洋溢著生活氣息。且不說那些文藝傑作,就連《列寧在十月》、《列寧在一九一八》這類影片,生活化的細節也比比皆是。三四十年前的中國人為什麼對這兩部片子百看不厭,除了表演遠勝於我們那時的電影外,就是因為生活氣息——有了生活就有了情調,有了情調就可以動人。
蘇聯紅軍入疆作戰始末 何立波 173
從蘇俄十月革命勝利到二戰結束的20餘年間,新疆地方政權更迭頻繁,局勢風雲變幻。其間,蘇俄紅軍以及後來的蘇聯紅軍多次入疆作戰。那么,紅軍緣何出國入疆作戰,他們的到來對新疆局勢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呢?
戰爭也會生髮異國情 徐元宮 182
即便是在殘酷的戰爭歲月,也有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和真摯戀情的產生。在殲滅日本關東軍的戰役結束後,也曾發生過蘇軍官兵與滯留中國東北的日本婦女之間的異國愛情故事。連續的戰爭使蘇聯失去了千千萬萬的男性公民,大量蘇聯婦女成了寡婦。而日復一日的勞役生活也使日俘對異性的渴求越發強烈,於是,在勞改犯與看押犯人的蘇聯婦女之間便迸發了難以遏止的戀情。
蘇聯解體是否戈巴契夫的責任 王幼輝 190
蘇聯解體是史達林模式的失敗,而不是社會主義的失敗。社會主義絕對不止一種模式,就如資本主義也不止一種模式一樣。美國是總統制,英國是首相制,中國是蓬勃發展的社會主義的樣板。社會主義必須開放改革,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而如何通過改革逐步走向法治、走向民主,是很重要的課題。
俄羅斯人懷了一下舊 張心陽 196
我始終相信,俄羅斯人不會像魯迅先生說的因為吃多了甜食而反胃,也不會是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不識時務地要與發展的時代作對。對此,俄總統普京有一句家喻戶曉的名言:“誰不對蘇聯解體感到惋惜,誰就沒有良心;誰想回到過去的蘇聯,誰就沒有頭腦。”
十月革命過去了90多年,現在俄羅斯最常講的一句話就是:“我們(用)100年畫了一個圓,從原點出發又走向了原點。”現在蘇聯大量的檔案公布,使我們看到了更加複雜的俄國歷史。人們常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但現在看,馬克思主義和列寧主義之間有太大的差別,而這個差別和十月革命有很大關係。
俄羅斯為末代沙皇恢復名譽 藍英年 8
托洛茨基在放逐期間,曾於1935年4月9日的日記中記錄了他與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斯維爾德洛夫的一次談話。托洛茨基提到沙皇現在何處。斯維爾德洛夫回答:“當然被處決了。”“那他的家人呢?”托洛茨基問道。“同他一起被處決了”。“所有人?”托洛茨基話里流露出一絲驚訝。“所有人!”斯維爾德洛夫回答,“那又怎么樣?”他想看托洛茨基的反應。托洛茨基沒有說什麼,只問了一句:“誰決定的?”斯維爾德洛夫回答道:“我們在這裡決定的。伊里奇認為不能給敵人留下活的旗幟,特別是在我們今天最困難的時候。”這是兩位布爾什維克領袖之間的談話,對外人,包括其他老布爾什維克,槍殺沙皇全家一事則被嚴格保密,連對蘇俄駐柏林的全權代表越飛也保密。槍殺沙皇一家開始了不經審訊處決人的先例。到了史達林時代,不經審訊的槍決成為家常便飯。
斯達漢諾夫:被組裝的“典型” 安立志 15
在一般語境中,“典型”通常是英雄、模範、先進人物的泛稱。但主政者為了推動某種施政行為,彰顯某種業績,掩蓋某種失誤,往往通過樹典型的辦法,以偏概全地推出根本不“典型”的不同類型的“模特兒”,以確保權力的合法性。如在政策啟動之時,推出某個應時的典型,可作領軍大纛;又如,在局勢衰微之秋,推出少數旺象的典型,可使“一葉障目”;再如,在貪墨成風之際,推出個別清廉的典型,可封悠悠眾口,如此等等。
蘇波戰爭與《騎兵軍》 藍英年 19
蘇聯的著名作家巴別爾1939年被捕,1940年被處決。他的《騎兵軍》是蘇聯唯一一本描寫蘇波戰爭的小說,而蘇聯當局對蘇波戰爭一直諱莫如深,因為紅軍被波蘭軍隊打敗,是件丟臉的事,不希望人民知道,嚴禁出版與蘇波戰爭有關的書籍。直到上世紀80年代,巴別爾的作品才在蘇聯出版。
1917~1918 年的普列漢諾夫和高爾基 靳樹鵬 27
對於十月革命,俄國曾有兩個著名的反對者——普列漢諾夫和高爾基。他們很早就認識列寧,並對其早期革命活動和著作出版給予過幫助和支持,但後來他們都與列寧產生了嚴重分歧。
兩個索爾仁尼琴? 羽 戈 32
是不是有兩個索爾仁尼琴?一個是寫作《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癌病樓》、《第一圈》和《》的索爾仁尼琴,以筆為劍,與謊言、暴力決戰。還有一個晚年的索爾仁尼琴,像“憤青”一樣到處吐口水,抨擊社會現實,痛斥西方文明,大力宣揚俄羅斯認同,甚至一隻腳已經滑向了大國沙文主義,獻媚於當權者,為其高唱頌歌……
真實的“保爾?柯察金” 盛禹九 38
中年以上的讀者幾乎無人不熟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幾乎無人不知曉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經歷,此文告訴我們:實際情況與我們所熟知的不完全一樣。今日俄羅斯和烏克蘭,《鋼鐵》被定位為有嚴重錯誤的作品而遭廣大讀者冷落。
從“保爾”說到法捷耶夫 丁磐石 45
據初步統計,從1934年蘇聯作協成立到1953年史達林逝世,有2000多名作家被判刑、流放、勞改和處決。法捷耶夫主持作家協會,常違心地參加史達林的“大合唱”。他愧疚日增,且心理承受力達到極限,終於在1956 年開槍自殺。
“第三國際”的一筆糊塗賬 藍英年 50
革命家像商人那樣闊綽地接待外國客人,錢很快就花完了。聯共又把餐廳、幾個國營農莊、製鞋廠、建設局和出版社撥給協會,讓他們自己經營,但不久餐廳關門,工廠倒閉,農莊荒廢,沒掙到一分錢……也許布爾什維克終於明白這種賠本的買賣不能再做了。1936 年以後,共產國際就很少再資助外國共產黨,僅在政治上給以指導。自1919年成立至1943年解散,共產國際到底花了多少錢,恐怕沒人算得清……
駭人聽聞的克里姆林宮醫生案 述 弢 57
發生在半個世紀前的“克里姆林宮醫生案件”,是史達林發動新一輪政治大清洗的信號。後因史達林猝然去世,案件中途夭折,許多人方僥倖逃過此劫。這一案件決非孤立的事件,今天重溫這段舊事,或可從中依稀看到史達林執政期間的一些真實情況。
托洛茨基被清洗的前前後後 陳為人 65
十月革命的開國元勛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在史達林的一次次大清洗中紛紛落馬。透過歷史的風雲煙塵,分析這些人物政治悲劇中的性格因素,既有歷史啟迪,也有現實意義。
布哈林如何淪為階下囚 陳為人 80
隨著史達林20世紀30年代的大清洗,布哈林這個名字從記憶中被“清洗”掉了。直到上世紀80年代,我們國家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隨著對農業發展到底應該走一條什麼樣道路認識的深化,布哈林再次走近我們。當年布哈林與史達林激烈論戰並最終造成個人悲劇的“新經濟政策”,後來被譽為“唯一正確的建設社會主義農業的道路”,布哈林本人也被譽為列寧身後布爾什維克高層最理解新經濟政策意義的人。
赫魯雪夫執政初年一次重要的對華決策 吳躍農 90
赫氏一直被看成中蘇關係惡化的罪魁禍首。實際上,在蘇聯領導人中,赫魯雪夫並非不看重與東方大國的友好關係。由於具體的際遇,赫氏在處理中蘇問題上有“口是心非”的狀態,這是為了鬥氣。他說的話讓中國領導人感覺難聽,但他心裡其實在想中蘇關係無論如何不能向負方向發展。赫魯雪夫單手單邊難支撐,和毛澤東在一起又顯得輩分不夠,無力回天——就這樣,兩個大國友誼破裂的悲劇終於不可阻止地上演了。
赫魯雪夫有沒有全盤否定史達林 陸南泉 102
赫魯雪夫反史達林個人崇拜,卻沒有從體制、制度層面去認識問題。熟知蘇聯政治內幕的阿爾巴托夫指出:“赫魯雪夫揭露的、批判的併力圖戰而勝之的是史達林,而不是史達林主義。也許,他真誠地相信,整個問題也就是這樣,只要揭露史達林,他就解決了使社會從過去的極權主義桎梏中解放出來的全部問題。”
“宮廷政變”後的勃列日涅夫 陳為人 110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走完了生命的全部歷程。幾年前已到處流傳勃列日涅夫健康狀況惡化的訊息,甚至有幾次還煞有介事地傳出他已死亡的訊息。後來醫生披露:在勃列日涅夫的最後幾年,他雖還活著,已不太清楚周圍發生的事情了。但他一直頑固地把一個超級大國的權力執掌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安德羅波夫和他的“改革三板斧” 吳躍農 124
安德羅波夫執政期間積極主張“改善蘇中關係”,繼承了勃列日涅夫去世前提出的要實現兩國關係正常化的方針。但他執政時間短暫,兩國關係無實質性進展。但在其出任蘇共總書記的一年零三個月里(其中有半年處於急救狀態,3個多月在醫院的重症病房作透析),他的對內改革還是得到了蘇聯民眾的廣泛支持,被譽為蘇聯的改革家。
葉爾欽:斯芬克司之謎 陳為人 131
1987年的蘇共中央十月會議,今天已成為一個歷史話題。正是在這次會議上,葉爾欽作了一個讓全蘇聯甚至全世界震驚的發言。此前,葉爾欽雖已是蘇共政治局候補委員,但在秩序井然的蘇聯政治舞台上,他仍不過是“聾子的耳朵”。正是這次發言使他從此真正登上歷史的舞台……
蘇聯特權階層的奢華觸目驚心 陸南泉 144
蘇聯的特權階層早在史達林時期就已形成。其特權表現在:名目繁多的津貼,免費療養和特別醫療服務,寬敞的住宅和豪華的別墅,特殊的配給和供應,稱號帶來的特權,等等。對蘇聯上層領導來說,高薪反而不是主要報酬了。
蘇俄諾貝爾文學獎四位得主命運比較 陳為人 149
自諾貝爾文學獎頒發一個世紀以來,蘇俄前後共有四人獲此殊榮:1933年得主蒲寧,1958年得主帕斯捷爾納克,1965年得主肖洛霍夫,1970年得主索爾仁尼琴。(198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布羅茨基雖屬俄裔,但1977年已加入美國國籍,以美國作家身份獲獎,故不列入此文敘述之內)四人同為世界公認的大師,在蘇俄的遭遇卻有霄壤之別,對他們略作比較,對寫作者和讀者不無啟迪作用。
一生榮辱話索翁 藍英年 162
索爾仁尼琴是國內外都很有聲望的人,俄國多個政黨都希望與他結盟,以壯聲勢,但看了他的言論,不少人心裡涼了半截。索翁的言論遭到各個黨派的反駁,人們對他漸漸失去信任。蟄居美國20年的隱士回到俄羅斯,急於參政卻又提不出切合國內實情的綱領,會有人追隨他嗎?對蓋達爾的抨擊得罪了民主派,俄共更不可能同他合作。與他觀點較接近的是民族主義分子,但在他痛斥日裡諾夫斯基後還肯同他結盟嗎?擔當不了俄國引路人的角色,他只有重新隱居在莫斯科郊區。
看看蘇、朝文藝的生活氣息 顧 土 168
蘇聯的文藝,即使在史達林時代,也洋溢著生活氣息。且不說那些文藝傑作,就連《列寧在十月》、《列寧在一九一八》這類影片,生活化的細節也比比皆是。三四十年前的中國人為什麼對這兩部片子百看不厭,除了表演遠勝於我們那時的電影外,就是因為生活氣息——有了生活就有了情調,有了情調就可以動人。
蘇聯紅軍入疆作戰始末 何立波 173
從蘇俄十月革命勝利到二戰結束的20餘年間,新疆地方政權更迭頻繁,局勢風雲變幻。其間,蘇俄紅軍以及後來的蘇聯紅軍多次入疆作戰。那么,紅軍緣何出國入疆作戰,他們的到來對新疆局勢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呢?
戰爭也會生髮異國情 徐元宮 182
即便是在殘酷的戰爭歲月,也有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和真摯戀情的產生。在殲滅日本關東軍的戰役結束後,也曾發生過蘇軍官兵與滯留中國東北的日本婦女之間的異國愛情故事。連續的戰爭使蘇聯失去了千千萬萬的男性公民,大量蘇聯婦女成了寡婦。而日復一日的勞役生活也使日俘對異性的渴求越發強烈,於是,在勞改犯與看押犯人的蘇聯婦女之間便迸發了難以遏止的戀情。
蘇聯解體是否戈巴契夫的責任 王幼輝 190
蘇聯解體是史達林模式的失敗,而不是社會主義的失敗。社會主義絕對不止一種模式,就如資本主義也不止一種模式一樣。美國是總統制,英國是首相制,中國是蓬勃發展的社會主義的樣板。社會主義必須開放改革,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而如何通過改革逐步走向法治、走向民主,是很重要的課題。
俄羅斯人懷了一下舊 張心陽 196
我始終相信,俄羅斯人不會像魯迅先生說的因為吃多了甜食而反胃,也不會是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不識時務地要與發展的時代作對。對此,俄總統普京有一句家喻戶曉的名言:“誰不對蘇聯解體感到惋惜,誰就沒有良心;誰想回到過去的蘇聯,誰就沒有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