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社會階層與蘇聯劇變研究

蘇聯社會階層與蘇聯劇變研究

《蘇聯社會階層與蘇聯劇變研究》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8月1日出版的圖書。本書對1917至1991年蘇聯社會史進行了新的社會學闡釋——蘇聯社會劃分為擁有職位權力資源的管理者集團與擁有知識或勞動技能的勞動者集團,在兩個社會集團內部,依據權力規模和知識、勞動技能水平,劃分為十一個社會階層。分析了各個社會階層與經濟、政治體制的利益關係、矛盾與衝突,並從社會階層行為與制度變遷互動的視角,探討了蘇聯社會結構嬗變以及蘇聯的劇變。

基本介紹

  • 書名:蘇聯社會階層與蘇聯劇變研究
  • ISBN:7802300576
  • 頁數:635頁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6年8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作者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俄羅斯東歐史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蘇聯東歐史研究會副會長。長期從事蘇聯政治社會史和蘇聯計量史學研究。獨著、主編、合著著作7種,譯著(合譯)1部。主要有《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模式的歷史考察》、《蘇聯興亡史綱》、《蘇聯史學理論的發展》等。在國內和俄羅斯發表論文數十篇,主要有《蘇共政治控制衰變探析》、《從平民私有化到官員私有化》、《20世紀俄羅斯民族問題的思考》(俄文)、《中俄政治改革與政治精英變化比較研究》(俄文)、《現代制度浪漫主義》、《蘇聯歷史檔案的解密、編纂與出版》等。關於俄羅斯社會轉型的研究成果在國外受到關注。

內容簡介

本書是原創性的學術著作。作者兩次卦俄羅斯拜訪社會和歷史學頂級學者和著名學者,收集了一萬餘頁俄文文獻,充分肖取了俄羅斯最新學術研究成果。該書為國內第一部系統研究蘇聯社會史的學術專著,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專家評價“該書是一部拓荒性的學術著作,對蘇聯劇變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目錄

導論
一 研究任務與研究對象
二 蘇聯社會階層發展與蘇聯劇變相互關係的主線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特色
四 基本內容和主要觀點
第一編 十月革命後第一、二次社會資源再
分配:蘇聯社會結構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章 蘇聯社會結構的理論
第一節 蘇聯社會結構的理論來源
馬克思主義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結構的構想
二 馬克思主義關於實現無階級社會途徑的論述
三 馬克思主義關於實現無階級社會階段的論點
第二節 蘇聯領導人關於蘇聯社會結構的理論
列寧對社會主義社會結構理論的四大貢獻
史達林關於蘇聯社會結構理論的創見
赫魯雪夫關於蘇聯社會結構的理論
勃列日涅夫關於蘇聯社會結構的理論
安德羅波夫關於蘇聯社會結構的理論
第二章 十月革命後第一、二次社會資源再分配:蘇聯社會結構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十月革命後第一次社會資源再分配:“單一性”社會結構的初步形成
一 消滅剝削階級
二 向城鄉資本主義、小資產階級分子全線進攻
三 工業化鴿“單一性”社會結構的雛形
第二節 社會結構“單一性”的發展
一 赫魯雪夫時期:單一性社會結構的形成
二 勃列日涅夫時期:社會單一性的發展
三 社會結構單一性的擴展
第三節 第二次社會資源再分配:社會結構“兩極性”的形成與深化
一 從“工人監督”到“總管理局制度”
二 指令性計畫經濟體制的建立與社會結構兩極性的形成
三 社會結構兩極性的深化
第二編 蘇聯社會分層、社會結構及其與集權體制關係的分析
第三章 1980年代中期蘇聯的社會分層與社會結構分析
第一節 關於階級與階層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一 階級與階層的概念
二 基本階級和非基本階級
三 社會分層的基本概念與方法
第二節 影響蘇聯社會分層的因素
一 列寧關於階級的定義
二 與生產資料管理權的關係:影響蘇聯社會分層的本質因素
三 勞動方式和教育水平:蘇聯社會集團內部分層的基本因素
第三節 蘇聯的社會分層與基本社會結構
一 生產資料支配、管理權在蘇聯社會中的分配
二 蘇聯社會的分層與基本社會結構
三 對管理集團內部的分層
四 根據權力規模對決策層內部縱向的分層
五 根據權力系統對決策層橫向的劃分
六 對勞動集團內部的分層
第四節 蘇聯各個社會集團、階層的經濟地位和社會結構
一 管理集團成員的經濟地位
二 勞動集團成員的經濟地位
三 兩個社會集團的相互關係與蘇聯的社會結構
第五節 社會結構兩極性的深化,
一 列寧至史達林時期:從工資水平相當到差距擴大
二 赫魯雪夫時期:利益集團的出現和貪污賄賂的轉折點
三 勃列日涅夫時期:特權階層形成,以權謀私盛行
附錄
第四章 蘇聯的社會流動
第一節 蘇聯勞動集團成員的社會流動
一 社會流動與社會流動類型的概念
二 蘇聯的社會位差與社會流動的兩種類型
三 勞動集團成員流動的渠道
四 勞動集團成員分派安置機關的類型和職能
第二節 蘇聯管理集團成員的社會流動
一 “官冊”制度:蘇聯黨、國家和社會組織領導幹部的任命制
二 等額選舉制:蘇維埃代表的選拔制度
三 學位一學銜制:科學幹部晉升管理制度
第三節 單一性:蘇聯社會流動的特點
一 社會流動主體、客體與社會流動驅動力的單一性
二 社會流動渠道的單一性
三 社會流動方向的單一性
四 社會資源分配體制的相對封閉性
第五章 蘇聯社會結構與集權體制
第一節 單一性與兩極性社會結構對蘇共集權政治體制的雙重影響
一 社會結構單一性:蘇共集權政治體制的社會基礎
二 社會結構單一性、兩極性對蘇共集權政治體制的負面衝擊
第二節 社會流動方向單一性對集權政治體制的雙重影響
一 社會流動方向單一性對集權體制的保障
二 懶惰、保守:社會流動方向單一性對工人的消極影響
三 保守、官僚主義、腐敗:幹部職務任命制與終身制的消極影響
第三節 社會流動渠道單一性對集權體制的影響
一 青年工人與工人技能等級制度的矛盾
二 科學工作者與學位一學銜制度的矛盾
三 青年幹部、社會下層精英與官冊幹部制度的矛盾
第四節 集權體制與單一性、兩極性社會結構瀕臨危機
一 保守意識、社會消極性瀰漫,無序流動漸成趨勢
二 體制邊緣階層擴大
三 不滿情緒向社會各階層蔓延
第三編 戈巴契夫改革:十月革命後
社會資源第三次再分配與蘇聯
社會階層內部結構的變動
第六章 蘇聯社會結構對戈巴契夫改革方針選擇的影響與制約
第一節 蘇聯社會結構一利益關係對改革方針第一次調整的影響
一 確定“經濟社會加速發展戰略”
二 轉向經濟分權改革的方針
第二節 經濟分權改革與社會各階層利益的變動
一 改革對管理集團幹部既得利益的觸動
二 經濟改革以後工人利益的得失
三 在經濟改革中知識分子利益的得失
第三節 保守社會力量的凸現
一 管理集團內部的改革派別
二 工人內部的改革派別
三 知識分子對改革的態度
四 改革的社會力量對比
第四節 蘇聯社會結構一利益關係對改革方針第二次調整的制約
一 自上而下龐大保守力量對改革的抵制
二 經濟改革在空轉
三 以政治資源補償經濟損失:選擇政治改革的方針
第七章 經濟改革與社會階層的經濟分化
第一節 經濟資源再分配與社會流動的多元化
一 經濟資源再分配與多種經濟形式的發展
二 社會流動渠道和流動方向的多元化
第二節 自發市場的出現與社會資源價值的變化
一 自發市場的出現
二 職位權力資源的變化
三 知識技能資源的升值與開發
第三節 自發市場的發展與社會階層的經濟分化
一 資本原始積累與財富精英的崛起
二 小商人群體的擴大
三 廣大民眾經濟狀況惡化
四 社會的經濟分化與邊緣階層的出現
第八章 政治改革、政治資源再分配與政治邊緣階層萌芽
第一節 政治體制改革對社會資源價值的顛覆
蘇共第十九次代表會議與分權政治體制改革方案
二 政治職位權力資源的貶值
三 知識技能資源的升值
第二節 競爭性差額選舉與政治資源向社會下層轉移
一 激進民主派知識分子在民眾中做了放棄社會主義原則的準備
二 平民上台與權貴落馬
三 誰是競選的贏家
第三節 政治資源從蘇共向蘇維埃轉移與政治邊緣階層的萌芽
一 向蘇共集權政治模式的挑戰
二 新政治中心的形成
三 民主政治精英崛起與政治邊緣階層萌芽
第四編 十月革命後社會資源第四次
再分配:集權體制終結與
蘇聯社會結構的嬗變
第九章 新社會群體的發展、搏擊與自下而上進行的社會資源再分配
第一節 新經濟力量爭取發展的奮力搏擊
一 新型經濟組織的擴展與傳統經濟勢力和社會觀念的矛盾
二 非國有經濟社會組織的建立和搏擊
第二節 新政治群體爭取制度保障的運動
一 民主派爭取“保障反對派權利”的鬥爭
二 非正式組織與爭取撤消“憲法第六條”的運動
第三節 自下而上:社會資源的第四次再分配
一 多黨制的確立與地方政權向民主派的轉移
二 《所有製法》的頒布與非國有化、自發私有化的發展
附 錄
第十章 集權體制的終結與蘇聯社會結構的嬗變
第一節 改革後期政治資源的再分配與“八一九”決戰前夕的政治力量對比
一 蘇聯政治精英的迅速衰落
二 民族精英政治資源迅速擴張
三 “八一九”決戰前夕的政治力量對比
第二節 “八一九”政治決戰與新政治精英階層的誕生
一 “八一九”政治決戰
二 蘇共解散與蘇聯政治精英階層開始消亡
三 蘇聯解體與新政治精英階層的誕生
第三節 私有化法令的頒布與蘇聯社會結構的瓦解
一 《私有化法》:徹底砸碎蘇聯社會結構經濟基礎的歷史性檔案
二 自發私有化的瘋狂發展與生產資料關係的新格局
三 蘇聯社會結構的瓦解:新社會結構雛形出現在俄羅斯的地平線上
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