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

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

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是指蘇聯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由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
  • 起止時間:1926年始,到30年代末
  • 目標: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
蘇聯工業化歷史,蘇聯工業化的特點,

蘇聯工業化歷史

蘇聯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由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過程。從1926年開始,到30年代末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方針,是1925年12月召開的聯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會確定的。1926年,蘇聯的國民經濟基本恢復到或接近於戰前最高水平,即1913年的水平,但還是一個經濟上比較落後的國家,工業特別是重工業很不發達,在技術方面大大落後於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為了鞏固國防和維護國家的獨立,為了以新的技術改造包括農業在內的整個國民經濟,要求在短時期內實現工業化,使蘇聯變成一個強大工業國。
機械農業機械農業

蘇聯工業化的特點

優先發展重工業
史達林認為,不是發展任何一種工業都是工業化,工業化的中心,工業化的基礎,是發展重工業(燃料、金屬等等),就是發展生產資料的生產,發展本國的機器製造業。因此,蘇聯在資金分配上,側重支持重工業。頭兩個五年計畫用於重工業的投資占全部投資的84.2%和82.8%。重工業的發展速度大大高於輕工業和農業。重工業、輕工業、農業各自的年遞增速度,第一個五年計畫期間分別為:28.5%、11.7%、-2.9%;第二個五年計畫期間分別為:19%、14.8%、4.6%。
重工業重工業
高速度
史達林一直強調高速度發展工業,並以此作為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優越的標誌之一。蘇聯在工業化期間工業發展的年平均速度為17~20%,生產資料生產的增長速度幾乎達到30%。
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
資金積累靠國內
史達林提出,工業化的資金來源要“靠自己”,認為資本主義可以靠掠奪殖民地,收集“追加”的資本,靠戰爭向外國勒索賠款,靠奴役性的借外債。社會主義國家不能採取這些辦法,而只能靠自己國內的積累,靠節約。蘇聯通過社會主義革命,消滅了國內外資本家的剝削,擴大了資金積累的源泉。工業化的成就又增加了新的積累源泉。國家通過農產品義務交售、機器拖拉機站的實物報酬、農業稅以及工農業產品剪刀差等途徑也為工業化積累了一部分資金。在蘇聯工業化時期,積累基金占國民收入的26~29%。
重視技術和人才
史達林先後提出"技術決定一切"、“幹部決定一切”兩個口號,強調必須使自己成為專家。當時蘇聯下大力量開辦各種學校培訓幹部,派出大批人員到國外學習先進技術,到1940年工業已擁有93萬名工程技術幹部。同時用重金聘請外國的專家,1932年在蘇聯工作的約有 2萬名各國的專家和技工,其中不少是擔任過總工程師等職務的第一流技術專家。這對於改變技術落後的面貌,加快工業化進程起了重要的作用。
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
鼓勵民眾的首創精神
蘇聯在工業化時期,開展了以掌握新技術為特點的、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為目標的全國性的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特別是1935年冬開展的斯達漢諾夫運動,調動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蘇聯以比較快的速度,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工業產值和農業產值的比例1913年為42:58,1926年為38:62,1929年工業比重第一次超過農業,比例為54.5:45.5,到1940年達到85.7:14.3。在工業中,重工業和輕工業的比例1913年為33:67,1925年為43.4:56.6,1932年為53.4:46.6,到1940年達到61.2:38.8。蘇聯在30年代末已成為世界上的工業強國之一。但在工業化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是:農業、輕工業、重工業比例關係不協調,經濟效益差,國家財政負擔過重,人民生活特別是農民生活提高得不快,市場供應緊張,並形成了一套管理過分集中的經濟體制。(見彩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