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持不同政見者運動

蘇聯上世紀60年代中期形成的持不同政見者運動,雖由不同派別和思潮構成,但其要求“在尊重人的基本權利的基礎上建立法制秩序方面”是一致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聯持不同政見者運動
  • 地點:蘇聯
  • 人物:別洛策爾科夫斯基
  • 發生時間 :上世紀60年代中期
蘇聯著名持不同政見者瓦吉姆·弗拉基米羅維奇·別洛策爾科夫斯基在《自由、權力和所有權》一書中,形象地描述了其父輩那一代人對蘇聯社會主義的嚮往。“在我父親保存的材料中我常常看到一張小傳單,是當時美國的社會主義者交給所有回俄國的人的傳單。上面寫道:‘如果你們回俄國是為了在那裡促進建立美國式的民主制,那么我們祝願你們的船隻在海洋里沉沒!’”而1972年瓦吉姆本人不得不離開祖國時,心裡想著如果朋友要寫什麼囑託的話,那一定是:如果你們到國外是為了在那裡促進建立蘇聯式的社會主義民主,那么我們祝願你們的飛機掉到海洋里去!
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黨和政府一貫宣稱政治生活高度民主,言論自由,充分發揮人民當家作主積極性是蘇維埃新社會的基本特徵。然而,正是在追求這種目標的蘇聯出現了經久不息的“持不同政見者運動”,尤其是在政治敏感度相對弱一些的自然科學界湧現出了大量持不同政見者。
蘇聯的“持不同政見者”主要是知識分子,俄羅斯知識分子固有的歷史傳統和對精神自由的追求激勵其不斷地去探索真理、公正、民主和自由,直面權勢,批評和質疑占統治地位的官方意識形態和現存的社會政治制度。
“持不同政見者”是在赫魯雪夫批判史達林個人崇拜和“解凍”背景下出現的,不過,一開始“持不同政見者”只是一股社會思潮,並沒有成為一場運動。到60年代中期,也就是勃列日涅夫執政初期,“持不同政見者”逐漸成形為運動,它幾經起伏,成為勃列日涅夫任期內蘇聯政治和文化精神生活領域引人注目的重要現象。
蘇聯的持不同政見者運動,主要由麥德維傑夫為代表的民主社會主義派、薩哈羅夫為首的西方派、索爾仁尼琴為代表的新斯拉夫派以及其他一些思潮構成。各派主張既有區別,又有相似之處,但在反對復活“個人崇拜”,要求民主、自由和法制方面,要求“在尊重人的基本權利的基礎上建立起法律秩序是一致的”。
持不同政見者運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蘇聯黨和政府工作中存在著大量的問題甚至是危機,然而,蘇聯黨和政府卻把這些來自社會的不同聲音當作是給社會主義制度抹黑,是帝國主義思想顛覆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的先聲,因此,採取各種措施壓制和打擊持不同政見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