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溪亭

《蘇溪亭》是唐代詩人戴叔倫所創作一首七言絕句。該詩的首句寫地點和節候,次句寫倚闌人的形象;三四句寫春光將盡,燕子尚未回歸舊巢,煙雨籠罩下的沙洲杏花失去了鮮艷的容光,具體而婉曲地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全詩委婉含蓄,雋永醇厚,極富情趣。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蘇溪亭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戴叔倫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蘇溪亭1
蘇溪亭上草漫漫2,誰倚東風十二闌3
燕子不歸春事晚4,一汀煙雨杏花寒5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蘇溪亭:在現在的浙江義烏市。
  2. 漫漫:無邊無際。
  3. 十二闌:樂府古曲中有闌乾十二曲。
  4. 燕子不歸:遠方未歸的遊子。
  5. 汀(tīng):水邊平地。

白話譯文

在蘇溪亭上望去,碧草無邊無際,是誰隨著東風唱著闌乾十二曲呢?
燕子還沒回到舊窩,而美好的春光已快要完了,水上岸邊煙雨濛濛,雨中杏花也感到寒意。

創作背景

該詩大約寫於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仲春。當時,詩人由浙江東陽赴湖南曹王李皋幕府,途經義烏的蘇溪時,觀賞江南溫婉秀麗的晚春美景圖,在蘇溪亭中有感而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題為《蘇溪亭》,然並非真詠蘇溪亭,而是詩人借描寫蘇溪亭及其周圍的自然景物,傾吐了自己對被懷念人的盼望心情。
“蘇溪亭上草漫漫”,寫出地點和節候。野草茁長,遍地青青,已是暮春時節。這時的溪邊亭上,“春草碧色,春水淥波”,最容易喚起人們的離愁別緒,正為下句中的倚闌人渲染了環境氣氛。“誰倚東風十二闌”,以設問的形式,托出倚闌人的形象。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雖是眼中之景,卻暗喻著心中之情:遊子不歸,紅顏將老。“一汀煙雨杏花寒”,正是“春事晚”的具體描繪。迷濛的煙雨籠罩著一片沙洲,料峭春風中的杏花,也失去了晴日下艷麗的容光,顯得淒楚可憐。這景色具體而婉曲地傳出倚闌人無端的悵惘,不盡的哀愁。如此寫法,使無形之情因之而可見,無情之景因之而可思。
四句詩全是寫景,而景語即情語,情景融渾無跡,詩人描寫暮春景色濃郁而迷濛,恰和倚闌人沉重而憂鬱的心情契合相印,詩韻人情,雋永醇厚。

名家點評

古典文學專家、詩人霍松林《歷代好詩詮評》:作者於蘇溪亭上見芳草漫漫、綠遍天涯而思念遠人。以下三句皆出於想像:於“燕子不歸春事晚”之時,“誰倚東風十二闌“而獨對“一汀煙雨杏花寒”呢?所有情景既出於想像,又不實說所懷念之人而用一“誰”字,極迷離飄渺之致。

作者簡介

戴叔倫(732—789年),字幼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少從蕭穎士學,有才名。歷參湖南、江西幕府,任撫州刺史、容州刺史、容管經略史兼御史中丞,後人稱為戴容州。德宗時詩名極盛,其題材、風格、手法,均體現出唐詩由盛轉向中、晚的脈絡。樂府詩上承杜甫,下啟元、白。五律意達詞暢,絕句清雋深婉。其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不少詩,如《女耕田行》、《屯田詞》等,能反映當時的社會矛盾,有較強的現實性。他認為“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對於後代的韻味、興趣、神韻諸說,都有影響。原集早佚,明人輯有《戴叔倫集》。《全唐詩》存詩三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