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金閶

蘇州金閶

金閶區位於蘇州市古城區西北部,東經120°37′,北緯31°39′。東起外護城河東岸和十字洋河東岸,與平江區相鄰;西至楓橋西運河界,與蘇州高新技術開發區隔河相望;南以小日暉橋河、三香路、桐涇河東岸和里雙河南岸與滄浪區為界;北至三角嘴河水面中央,與相城區接壤。全區面積35.7平方公里,地勢低平,平原占總面積80%,水面占20%。境內河流縱橫,京杭運河貫通南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蘇州金閶
  • 電話區號:0512
  • 郵政區碼:215000
  • 地理位置:蘇州市古城區西北部
蘇州金閶區歷史,旅遊,人口,概況,民族,宗教,文化,

蘇州金閶區歷史

1949年4月27日,蘇州解放後,蘇州市政府在接收舊政權的基礎上,下設13個鎮人民政府,同年9月改設東、南、西、北、中5個區公所;1950年5月各區公所撤銷,由公安部門接管。1951年11月初經蘇南人民行政公署批准,市政府決定按原區公所轄區建立東、南、西、北、中5個區,西區即是金閶區的前身。1955年10月,蘇州市各城區更改名稱,西區改稱金閶區。1956年8月,觀前區(原中區)撤銷,所轄區域分別入北塔區(原北區)和平江區(原東區)。1958年7月,北塔區撤銷,所轄區域的桃塢、閶門及長春巷辦事處(大部)等併入金閶區。同年
11月,成立各城區人民公社,實行區社合一。1960年7月,蘇州市原3個區調整為6個區,金閶區一分為二,成立金閶、桃塢兩個區(公社)。1962年7月,蘇州市取消各城區公社建制。1963年3月,恢復建立3個城區,桃塢區撤銷併入金閶區。金閶區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曾被改稱延安區,1979年6月恢復原稱,至2002年8月區劃調整,區域變化較大。

旅遊

金閶區環境優雅,旅遊資源豐富,轄區內有虎丘山、留園等名勝和寒山寺、西園寺等著名寺院。其中虎丘山堪稱蘇州名勝之最;虎丘雲岩寺塔、寒山寺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留園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名勝古蹟眾多,文物景點遍布,吸引著無數中外遊人。

人口

概況

2002年末,全區總戶數74562戶,總人口207636人,其中:男性103796人,女性103660人;因區劃調整,總人口比2001年減少42900人。人口出生率6.65‰,死亡率6.31‰。自然增長率為0.34‰。

民族

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金閶區有回、蒙古、維吾爾、朝鮮、滿、壯22個少數民族,人口1130人,其中回族占絕大多數。

宗教

金閶區是一個有多種宗教活動的地區。著名的佛寺寒山寺,最早建成於六朝時期的梁代天監年間(512—519年);位於太平坊的伊斯蘭教清真寺,建於民國15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天主教、道教、基督教等在金閶區都有較大的發展。解放後,在黨的宗教政策的保障下,教徒的正當宗教活動和節日受到尊重,教堂、寺廟建築和宗教文物也受到保護。

文化

金閶區擁有令世人矚目的旅遊資源,虎丘、寒山寺、留園、西園等歷史文化古蹟是蘇州人的驕傲。“游蘇州而不游虎丘,乃憾事也。”虎丘塔是蘇州古城的象徵,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這裡一年一度的傳統廟會和虎丘花會吸引了無數中外遊人。位於古城西部的寒山寺以一首張繼的“楓橋夜泊”而名揚天下,每到辭舊迎新時,人們總要到寒山寺來聽一聽鐘聲,祝福來年的幸福安康。位於楓橋邊的江楓洲是新開的景點,集聚了傳統的旅遊特色。中國四大名園之一的留園以舉世聞名的漏窗和假山石而著稱,小巧別致,是古代造園藝術家的全部智慧和結晶,難怪人們要把留園稱為中國園林的典範代表,古往今來的遊客無不對她表示由衷的驚嘆。西園是寺廟藝術和園林藝術的完美結合,多少年來,不僅香火旺盛,還引來了中外無數遊人的目光,碧波蕩漾的湖心亭、神態各異的五百羅漢,無不讓人流連忘返。七里山塘的古韻今風,讓世人看到了吳文化的深厚底蘊。通貴橋、新民橋、普濟橋、玉涵堂、許宅、消防會館、五人墓無一不承載著悠悠燦爛的輝煌。為切實保護和利用好山塘街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提供給中外遊人一個新的旅遊勝地,金閶區政府於2002年提出了山塘保護性修復計畫,建立“山塘歷史文化保護區”。周炳中是一位蘇州商人,他除了投資辦廠搞實業外,有一個最大的愛好就是喜歡古老的文化,2001年他出資200萬元購買了許宅,又投次1000多萬元興建了山塘雕花樓,雕花樓勝景打造了山塘旅遊全新的風景線。
金閶區還具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南浩街每年都要舉辦傳統的“軌神仙”廟會,廟會聚集了蘇州的傳統文化特色,舞龍燈、民俗表演、夜市是每個蘇州人必看的項目。繁華的石路商貿區還擁有蘇州市演藝中心、人民影劇院、金閶區文化館、梅竹書院等一批文化娛樂場所,給市民們帶來了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蘇州市體育中心、蘇州市會展中心等大型綜合展館也位於金閶,每年都要舉辦大型的比賽和展出。隨著山塘歷史文化保護區的修復,玉涵堂、古戲台、汀洲會館等一大批文化遺址又恢復了往日的神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