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太倉實驗國小

蘇州市太倉實驗國小

蘇州市太倉實驗國小創辦於1922年,1981年被定為江蘇省首批辦得好實驗國小。學校地處老城區中心,占地面積1389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9256平方米,目前有38個教學班,103位教職工,共1671名學生。學校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其中省特級教師1名,蘇州市學術學科帶頭人4人,太倉市學科帶頭人11人,太倉市教壇新秀20人,太倉市教學能手13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州市太倉實驗國小
  • 創辦時間:1922年
  • 占地面積:13890平方米
  • 文化核心:堅韌、質樸、靈動、舒展
  • 教職工:103位
學校簡介,學校校訓,辦學特色,辦學理念,文化核心,培養目標,師資狀況,學校沿革,學校地址,

學校簡介

學校堅持科研興校,是江蘇省教科院實驗基地,“十五”期間曾依託省級課題《小學生自主學習心理機制及品質的培養模式研究》帶動鄉鎮12所學校開展課題協作研究,隨著省“十五”重點課題《“草根化”校本研究》研究進一步深化與拓展,“草根化”的辦學特色得到進一步彰顯,“草根文化”的內涵也不斷豐富,學校在課程規劃、課程制度創新、課程資源的建設等方面走在省內學校前列。
在蘇州市、太倉市教育局“加強城區優質學校託管農村薄弱學校,促進區域教育高位均衡發展”的辦學策略下,學校於2007年9月起先後託管九曲國小、直塘國小,成為第一個“食螃蟹者”。學校對託管工作進行了理性的分析,以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教育部立項課題《文化融合視野中的學校共同體建設個案研究》為抓手,為託管工作奠定了理論基礎,確立了目標框架。文化融合視野中的託管共同體建設快速提升著農村學校的管理水平,提高著農村學校的辦學質量,有效縮小了區域城鄉教育的差距。
幾年來,學校在探索中實踐、在實踐中創新,走出了一條全新的託管之路,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共同體建設的一個樣本,為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在“草根文化”的引領下,太倉實驗國小這棵太倉教育界的“常青樹”,越發枝繁葉茂,越發生機盎然。
蘇州市太倉實驗國小

學校校訓

太倉實驗國小重視教育師生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教學觀、人才觀、質量觀,‘和諧’一直是學校的基本校訓理念。

辦學特色

“草根化”教學是太倉實驗國小的辦學特色,草根化的校本研究一直是學校最基本的教學方式。

辦學理念

建設草根文化,辦好優質教育,培養有教養的和諧發展的現代人。

文化核心

“堅韌、質樸、靈動、舒展”的草根精神是激勵全校師生的文化核心。

培養目標

塑造“有文化修養的兒童教育專業工作者”和培養“有教養的和諧發展的現代小公民”一直是學校遵循的師生培養目標。

師資狀況

蘇州市太倉實驗國小共有教職工103人,其中教師97人,工人6人,外聘象棋教師1人、校醫1人。
蘇州市太倉實驗國小
全校教師平均年齡為34.15歲。中青年教師(26-40歲)占全體教師人數的73.2%以上。他們思維活躍,相對成熟,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他們是學校的主力軍,也是學校打造塔尖人物的著力圈。工作五年內(包括五年)的青年教師16人,占全體教師人數的16.5%。其中6人被評為太倉市教壇新秀,發展情況良好。他們是學校未來的希望。
教師隊伍中具有本科學歷71人,研究生在讀4人,占總數的77.3%,大專學歷22人(其中本科在讀的10人)
中學高級教師1人,國小高級教師52人,占教師人數的54.6%;小一43人,占教師人數的44.3%。
蘇州市太倉實驗國小擁有江蘇省特級教師1人,蘇州市學科、學術帶頭人4人,太倉市學科帶頭人17人、市教壇新秀26人、教學能手11人,占教師人數的59.8%,涉及語文、數學、體育、信息技術、美術等多門學科。作為太倉國小教育界的人才孵化器,在現有的教學骨幹中,89%為2006年9月後新增的。

學校沿革

學校創辦於民國11年(公元1922年)9月,初名為“江蘇省立第四中學師範科實習國小”。1924年更名為“江蘇省立第四中學師範科附屬國小”。1927年和1932年先後易名為“江蘇省立太倉中學實驗國小”、“江蘇省立太倉師範學校附屬國小”。
學校初建於省立第四中學東操場西首。民國18年(公元1929年),中央大學派龔家駰任實驗國小主事,在縣府街東首(今校址)籌建新校舍,民國22年(公元1933年)遷入新校。日偽統治時期,學校停辦。抗戰勝利後,於1946年2月復校。
1949年5月,太倉解放,學校進入新的歷史時期。1951年1月,學校改名為“蘇南太倉師範附屬國小”,建立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支部,成立了中國少年兒童隊隊部。1953年,因撤消蘇南蘇北兩個行政公署,校名恢復為“江蘇省太倉師範附屬國小”。1954年被定為太倉縣重點國小。1964年3月奉太倉縣政府令改為“太倉縣實驗國小”,直屬縣文教局領導,被列為江蘇省示範學校之一。
“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受到衝擊。1969年1月,學校下放給城郊公社向陽大隊管理,改名為“城郊公社向陽五·七學校”。1971年9月,城廂鎮革委會收回學校領導權,改名為“城廂鎮東方紅國小”,學校成為一所普通完小,業務上屬城廂中心國小領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學校迎來了教育的春天。1981年1月,太倉縣委為了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建立了東方紅國小黨支部。1982年8月,根據縣人民代表大會的提案,縣委恢復了“太倉縣實驗國小”校名。1993年,太倉撤縣建市,學校更名為“太倉實驗國小”。學校原有附屬幼稚園一所,2003年8月與國小部分離,成為獨立幼稚園。
學校創校至今,歷時八十五年。由於歷史原因,學校多次易名,體制也有數次變動,從實小到附小,又從附小變完小,再從完小恢復為實小。儘管歷經滄桑,但其“實驗新教育法,探索提高教育質量之路,為國培養各種人才”的辦學宗旨,卻並未迭經變故而偏離。學校向有“科研促教、科研興校、科研強校”的特色,從建校之初實施的“整個教育法”、解放初期的“八步學習法”、八十年代的“磨好課”、九十年代的“課題聯動推動區域發展”策略,到今天學校大力倡導的“草根化”校本研究,歷史的傳承、一脈相連。
學校辦學條件完善,辦學理念先進。由於積極從事教育科研,辦學質量不斷提高,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還為師範生之見習、實習,提供了比較理想的環境,在社會上素享盛譽。1981年,學校被定為江蘇省首批辦好的實驗國小。1999年,再次以優異的成績通過省級實驗國小的驗收。乘著課改的東風,學校揚起“草根文化”的大旗,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目前,學校是一所實行六年制義務教育的公立學校,其主要職能為全日制國小學歷教育,為太倉市教育局直屬單位。學校設有校長室、德育辦、教務處、教科室、總務處、人事檔案室 6個部門,設6個年級組和11個教科研組(語文、數學、英語、體育、音樂、美術、科學、信息),群團組織有工會、共青團、少先隊、婦委會。
在嚴謹治學理念的引領下,蘇州市太倉實驗國小這棵太倉教育界的“常青樹”,越發枝繁葉茂,越發生機盎然 作為一所老牌省級實驗國小,學校以深厚的文化底蘊、蓬勃的創新精神,唱響了基礎教育改革的“春之歌”,成為太倉市新課改的示範學校、江蘇省教科院的教科研實驗基地,在省內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近年來,學校先後獲全國信息技術道德教育示範學校、全國中國小信息技術創新套用示範學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標準》套用示範學校、江蘇省綠色學校、江蘇省電化教育實驗學校、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活動四星級先進集體、江蘇省少先隊紅旗大隊、江蘇省國小數學課程教材改革實驗先進集體、江蘇省國小英語課程教材改革實驗先進集體、江蘇省體育工作先進學校、江蘇省健康促進學校、蘇州市教育現代化國小、蘇州市德育先進學校蘇州市優秀家長學校、蘇州市教科研先進單位、蘇州市教育信息化示範學校、蘇州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蘇州市特色體育項目學校、太倉市五好黨支部、太倉市勤廉文化建設示範點等榮譽稱號。
2010年9月16日,江蘇省首屆教育博覽會在南京展覽中心隆重開幕,江蘇省副省長曹衛星、江蘇教育廳廳長沈健等領導同志出席開幕式。實驗國小代表太倉基礎教育列席此次盛會,向全省教育界同行及南京市民介紹“草根化”校本研究成果。2010年12月19日,學校拍攝的學生夢想展示節目經審核在中國教育電視台(CETV-1)“我的夢·中國夢”全國名校師生夢想電視展播活動中播出,影響廣泛。

學校地址

江蘇省蘇州市縣府街8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