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選擇
(一)低碳發展的背景。
1.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良好基礎。
全球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多哈氣候大會結束後,京都議定書邁向第二承諾期。低碳發展作為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協調社會經濟發展,同時保障能源安全的綜合路徑,為人類社會通過合作方式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新的機遇。過去幾年,世界各地,如新加坡、東京、曼谷、倫敦、芝加哥、加州等,紛紛制定了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大力實施低碳行動計畫並取得進展,部分城市還對未來溫室氣體減排方案以及減排量做了定量評估,並以此為基礎制定了低碳目標與路線圖。整體上,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探索低碳發展戰略的實踐對蘇州市實現低碳發展、維護氣候安全這一人類社會的共同願景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2.建設低碳試點城市的重要機遇。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
開發中國家,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強度在2005年的基礎上削減40%~45%。與此同時,應對氣候變化將有效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已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寫入國家“十二五”規劃。
為落實國務院印發的“十二五”控制
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國發〔2011〕41號),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組織推薦申報第二批低碳試點省區和城市的通知》要求,蘇州市積極申報並已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准,成為國家第二批低碳試點城市,並在《蘇州市國家低碳試點城市工作初步實施方案》中提出了“碳排放總量在2020年達到峰值”的目標。同時,江蘇省也給蘇州下達了“‘十二五’期間碳排放強度下降20%”的減排目標。面對巨大的減排壓力,低碳發展工作將有利於蘇州抓住國家開展低碳試點城市工作的重要機遇,加快實現自身產業結構的轉變、能源結構的最佳化和技術水平的提升,完成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蘇州市經濟健康發展的內在需求。
改革開放以來,蘇州市社會經濟的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十二五”期間,蘇州將進入轉型發展的攻堅期,資源瓶頸的制約、競爭態勢的變化,都對轉型升級提出了迫切要求。與此同時,蘇州的轉型升級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國際產業分工的調整、新的科技革命的到來、環境最佳化的趨勢、區域率先轉型的實踐,都有利於轉型升級的進行。蘇州市在這一時期開展低碳城市建設工作,將有效解決其低碳發展目標不明、能源消耗與排放家底不清、發展路徑尚未細化等問題,保障蘇州順利完成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突破資源環境約束,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二)低碳發展的意義。
首先,建設低碳城市有利於蘇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我國“十二五”時期的發展主線,低碳綠色發展模式是轉型升級的重要支點。蘇州作為全國工業大市,正處在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走低能耗、低排放的新型工業化之路。試點城市工作的開展有利於進一步推動蘇州市產業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進一步提升區域競爭力和國際核心競爭力。同時,全面承擔社會環境責任,還有利於其在國內城市中樹立良好形象。
其次,建設
低碳城市有利於蘇州突破資源能源約束。隨著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對各類資源、能源的需求也不斷攀升。2010年,蘇州成為繼上海後全國第二個全社會用電量超過1000億千瓦時的城市。蘇州地域有限、人口密集、資源稀缺,能源供應已經成為制約未來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瓶頸。改善能源供應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設低碳城市,實現低碳化發展,是蘇州突破資源和能源約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
第三,建設低碳城市有利於蘇州打造人文宜居名城。蘇州是集世界物質和非物質“雙遺產”一身的歷史文化名城,遺存的文物古蹟眾多。建設低碳城市,減少能源消費等措施,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時也會帶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減少,降低酸雨對眾多的文物、古建、碑刻等古蹟的威脅,有效改善生活環境與質量,是保護歷史名城、利在千秋的大事。
(三)低碳發展的基礎條件。
1.自然環境現狀。
蘇州位於江蘇省東南部,市區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1°19’,東經120°37’,地處以太湖為中心的淺碟形平原的底部,土地肥沃;東臨上海,南連浙江省嘉興、湖州兩市,西抱太湖,與無錫相接,北依長江,是長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顯著的區位優勢為蘇州市實現低碳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然而,蘇州所處的中亞熱帶北緣向北亞熱帶南部過渡的季風氣候區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域。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蘇州城市熱島效應加劇、大氣灰霾增多、本地極端天氣事件頻發。此外,由於境內河道縱橫,湖泊眾多,有各級河道21454條,大小湖泊323個,氣候變暖為湖泊藍藻爆發提供了充足的外部條件,嚴重威脅著水資源安全。針對以上諸多問題,蘇州市低碳發展恰逢其時。
2.社會經濟發展現狀。
蘇州市行政區劃面積8488.42平方公里,下轄4個縣級市: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市、崑山市;6個區:吳江區、吳中區、相城區、姑蘇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虎丘區)。“十一五”期間,低生育水平保持穩定,出生人口素質穩步提高。2010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637.66萬人,比上年增加4.37萬人,其中市區戶籍人口242.48萬人,比上年增加2.27萬人。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為1046.6萬人。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29219元和14657元,“十一五”期間分別年均增長12.4%和11.8%。
“十一五”期間,蘇州市以
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市上下緊緊圍繞建設“三區三城”和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按照“建設宜居新蘇州、打造創業新天堂、共築幸福新家園”的總體要求,加快轉型升級,突出創新引領,著力改善民生,實現了社會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2010年蘇州市經濟總量躍過9000億元大關,全市生產總值達到9228.91億元,“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13.9%。財政收入實現跨越式增長,巨觀經濟效益發展良好。2010年,全市實現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00.6億元,比上年增長20.9%,其中稅收收入增長21.4%。公共服務能力不斷提高,財政支出進一步向民生傾斜,全市各級財政涉及民生方面的支出占財政支出的49%。經濟的快速穩步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為蘇州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3.產業發展現狀。
“十一五”期間,蘇州市完善“四沿”生產力布局,構建了“兩軸三帶”產業發展新格局。各產業軸和產業帶總體是按照地理特徵、交通幹線走向和城市區域位置布點的,有其較好的合理性。特別是經過近幾年的產業集聚和功能化建設,在各軸、帶上以國家級、省級開發區為核心又形成了起點高、重點突出、功能顯著、上下游銜接的產業恆星群,蘇州工業布局正日趨科學化,這有效地提升了集聚度、特色功能度、開發度、產出度、關聯融合度、錯位度、示範度,為城市空間布局的低碳化奠定了基礎。
“十一五”期間,蘇州市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一定成果,經濟結構逐步最佳化。三次產業比重從2005年的2.2∶64.8∶33.0最佳化為2010年的1.7∶56.9∶41.4。農業主導產業規模保持穩定,高效農業比重占55%。2010年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28483.7億元,位居全國第二,僅次於上海。現代服務業發展迅速,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比“十五”期末提高7.6個百分點。
蘇州市在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人才為根本,以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為依託、產學研緊密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的同時,全市科技投入力度不斷加大。R&D投入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1.34%提高到2010年的為2.3%,達到221.2億元,高於全國的平均水平1.76%。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近年來呈整體上升趨勢,從2005年的31.1%提高到2010年的36.6%。“十一五”期間,全市科技創新與技術進步對經濟成長的貢獻份額日增,“蘇州製造”到“蘇州創造”初顯端倪,為蘇州發展低碳經濟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
4.能源消費現狀。
(1)能源消費水平。
“十一五”期間,蘇州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呈現下降趨勢,從2005年的1.043噸標煤/萬元GDP下降到2010年的0.824噸標煤/萬元GDP,年均下降4.87%。蘇州市單位GDP能耗介於江蘇省平均水平與全國平均水平之間,比江蘇省(0.734噸標煤/萬元)高12%,比全國(1.034噸標煤/萬元)低20%。儘管單位GDP能耗有所下降,但是經濟總量的快速增長使得蘇州市綜合能源消費量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從2006年的4700萬噸標煤左右增長到2010年的6600萬噸標煤左右,年均增長率為9%。
(2)能源消費結構。
蘇州市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特徵明顯,煤炭消費量年均增長8.95%左右,原煤消費占到蘇州市主要能源消費總量的45%~50%。但該比例體現出一定的下降趨勢,由2006年的47.73%下降到2010年的45.07%。蘇州市對電力的需求僅次於原煤,占主要能源消費量的16%左右(按當量值計算),其消費量也保持逐年增長的趨勢,年均增長率達10.52%。可再生資源稟賦匱乏,無開展大規模非化石能源發電條件,導致非化石能源生產和消費量較小,且較為分散,主要為分散式太陽能發電、地熱系統和小型風能利用系統。2010年全市非化石能源生產量約15.5萬噸標煤,占全社會能源消費不足0.23%。
(3)分部門能源消費。
“十一五”期間,全市工業企業能源消費占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從89.42%下降至86.46%;交通能源消費占比上升約兩個百分點;公共建築和住宅能源消費占比略有上漲;農業和建築施工過程中的能源消費占比較小,約占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的0.56%。
規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年均增長8.37%,單位增加值能耗由2006年的1.09噸標煤/萬元下降為2010年的0.917噸標煤/萬元,年均降幅為4.23%,下降速度低於全社會單位GDP能耗下降速度。從主要能源消耗行業上看,電力、蒸汽、熱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扣除加工轉換產出的二次能源後的實際能源消費量)以及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是蘇州市絕對的能源消耗大戶,其能耗占比分別為總量的30%~34%和28%~30%;紡織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造紙及紙製品業,通訊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和非金屬礦物製品業的能源消費也較高,占蘇州市規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的26%~29%;其它行業能源消耗占比在10%左右。
5.低碳發展行動及成效。
“十一五”期間,蘇州市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大力倡導綠色循環低碳理念,積極推進產業結構的生態化重組和低碳產業體系建設,著力構建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人居、自然資源和能力保障五大體系。目前,蘇州的低碳城市建設工作已取得了較大成效。
(1)管理機制與政策保障初步建立。
蘇州市委、市政府以市主要領導為核心,市相關部門、各轄市(區)負責人為主要力量,堅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高度重視低碳發展工作,成立了蘇州市低碳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制定政策法規,引領地方經濟和社會不斷向低碳化方向轉變。編制《蘇州市低碳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報告》,相繼出台一系列地方性政策法規,為低碳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將“低碳發展”明確寫入《蘇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
(2)產業升級與節能減碳卓有成效。
“十一五”期間累計關停小火電機組21台(套)110萬千瓦、關停並轉污染重、工藝(設備)落後企業1650家。淘汰燃煤設施750多台,所有電廠全面建成脫硫設施;淘汰落後水泥產能600多萬噸、印染產能2.45億米,淘汰年產80萬噸鋼鐵能力的10台(套)落後裝置,淘汰高污染排放黃標汽車8000多輛。同時,重點節能技改項目完成後將形成節能能力350萬噸標準煤/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70萬噸。完成年耗能5000噸以上重點用能企業能源審計497家,挖掘節能潛力288.5萬噸標煤/年,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719.2萬噸。已經實施電力需求側管理的近100家企業據測算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0萬噸以上。自願參與的126家“能效之星”實施單位,實現年節能超過103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約257萬噸,並逐步推向服務業。同時,已經研發蘇州市能源管理數字地圖系統,全面反映各種能耗、能效、餘熱等情況的地域分布,為低碳城市建設提供科學管理依據。完成了全市233家重點企業清潔審核任務,節電6.5億度、節煤4000萬噸。
(3)新興產業與循環產業蓬勃發展。
近年來,蘇州市致力於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等低碳型戰略新興產業發展。2010年,戰略新興產業實現產值7100.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28.8%;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9022.67億元,占全部規上工業產值的比重從2005年末的31.1%提高到2010年的36.6%。與此同時,三大產業領域中處於國內領先的各項節能減碳新技術不斷湧現。此外,在與低碳經濟緊密結合的循環經濟領域,蘇州已基本形成了城市生活垃圾綜合利用、電廠廢棄物綜合利用、電子廢棄物綜合利用、化工產品廢棄物綜合利用(如廢舊塑膠、輪胎)、冶金電廠的餘熱余壓的循環利用、廢液的處理與綜合利用等循環產業鏈。低碳城市建設擁有良好的經濟與產業基礎。
(4)可再生能源套用水平顯著提高。
為緩解資源環境壓力,積極規劃和發展太陽能、風能和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十一五”期間,蘇州市累計上報光伏發電項目83個,總裝機容量達256兆瓦,共建有100萬平方米太陽能熱水器,相當於裝機8.5萬千瓦,年節約標煤15.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7.6萬噸;建設中的陽澄湖風電場總裝機容量達49.5兆瓦;2011年,蘇州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電產出效率為41.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垃圾焚燒發電處理垃圾92.7萬噸,累計發電4.8億千瓦時,相當於年節約標煤14.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5.4萬噸;全市秸稈多種形式利用量為26.2萬噸,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6%;累計處置餐廚廢棄物11萬噸和地溝油1.8萬噸,生產出生物柴油9000多噸,沼氣250萬立方米。
(5)低碳節能建築穩步推廣。
率先出台《蘇州市民用建築節能管理辦法》和《蘇州市建築節能引導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在蘇州工業園區、崑山等多地區開展綠色建築示範區建設,示範區內所有新建建築均符合綠色建築標準。“十一五”期間,累計建成節能型住宅建築面積約9016萬平方米,節能型公共建築約2776萬平方米,累積節能折合標煤233萬噸,超額完成江蘇省下達蘇州市的建築節能217.3萬噸標準煤的任務。建成民用建築能耗監測監管平台,對45個政府機關辦公樓和大型公共建築項目建築能耗動態實時監測。低碳建築新材料不斷湧現,蘇州多樂彩塗料有限公司成為僅有的3家“全國高科技低碳建築塗料指定生產供貨單位”之一。同時,蘇州市在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築一體化套用,推進綠色建築發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努力,為建築節能工作的後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6)低碳交通體系初步形成。
蘇州市針對外來人口和流動人口眾多、交通碳排放總量控制壓力大的實際情況,科學編制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高效分配城市道路資源,優先大力發展低碳公共運輸,2010年市區公交日均客流突破148萬人次,市區公交出行分擔率達22.6%。推進軌道交通建設,1號線已經開通,有效提升市民公交出行比例。推廣套用LNG(液化天然氣)等新能源公車。至2012年底,市區公車共3826輛,空調車比例79.0%,國Ⅲ及以上排放標準車輛比例達91.7%,新能源車比例達6.45%。公共腳踏車系統基本建立,全市共設立683個站點、14410輛車,基本形成了覆蓋居民區、公交站、商業街、酒店賓館、旅遊景點的公共腳踏車網路;公共腳踏車使用時間、換乘率、完好率等各項數據均優於省內其他城市。
(7)啟動先行先試和試點示範。
蘇州工業園區、崑山高新區和江蘇沙鋼集團成功入選江蘇省首批低碳試點園區和企業,占了全省試點單位總數的八分之一,以先行先試和試點示範推動低碳城市建設的全面開展。
(8)碳匯能力有所增強。
森林碳匯。“十一五”以來,堅持“生態、景觀、長效”定位和“四沿兩點一區”發展思路,大力實施了河湖林網構建、綠色通道提檔等重點工程建設,至2010年末,全市森林資源總量達到173.4萬畝,覆蓋率由2005年的15.5%上升到2010年的23.7%。濕地碳匯。2012年2月2日起,頒布實施全省首個濕地保護的地方性法規《蘇州市濕地保護條例》。“十一五”期間,全市共實施太湖流域濕地恢復項目9個,恢復濕地面積893.3公頃,新增林地、綠地59.7萬畝,相當於2000年前全市林地、綠地的總和。
(四)低碳發展的挑戰。
蘇州市在“十一五”期間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為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順利推進奠定良好基礎,但低碳城市建設工作仍面臨諸多挑戰,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低碳發展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低碳城市建設的保障體系尚未完善。儘管蘇州市已經成立了低碳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但是縣區級政府對低碳發展的現實性、影響的深遠性、任務的緊迫性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地區間的認識程度也不均衡,導致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重視程度不夠。由於思想認識不深入導致低碳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有待健全,低碳城市建設的政策保障體系尚未完善。目前低碳發展的資金來源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融資渠道較窄,社會資本在低碳城市建設中的投入比例偏低,低碳項目建設的投資格局過於單一。
2.經濟高速增長、快速城鎮化進程帶來能源需求與溫室氣體排放的快速增長。高速的經濟成長必然需要充足的能源供給的支持,然而社會大環境中的資源有限性對蘇州市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提出了挑戰。為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國家將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在經濟與能源的夾縫中尋求持續發展的模式將是一個不能逃避的階段。此外,在快速城鎮化的過程中,經濟成長粗放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變,粗放的、落後的能源利用方式仍在延續,導致能源資源約束繼續加劇,使蘇州市節能減排的形勢依然嚴峻。
3.產業結構偏重,外向型經濟導致溫室氣體排放問題突出,結構減碳壓力大。“十一五”期間,儘管蘇州市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但工業比重仍然偏高,產業結構重型化的態勢難以在“十二五”期間得到扭轉。此外,蘇州市大量企業出口仍處於代工和國際產業分工體系的價值鏈中低端層次,能源消耗偏高。在國際經濟和貿易環境複雜的當前形勢下,轉型升級的需要尤為迫切。總體來看,蘇州市未來結構減碳壓力仍舊較大。
4.能源結構以煤為主,調整空間不大。蘇州市對煤的消費尤為突出,以煤為主的結構性特徵明顯。儘管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但由於資源稟賦限制,非化石能源比例仍然偏低。水能資源開發利用條件差,風能、太陽能的大規模發展受到政策、資金、技術、資源等多方面因素制約。能源結構發生較大變化的空間較小。
5.行業技術水平已接近國內外先進水平,技術減碳空間小。從典型單品能耗水平來看,蘇州一些高耗能行業的技術水平如鋼鐵冶煉技術、水泥生產技術等已達到國內甚至國際先進水平。此外,“十一五”期間,主要能耗企業的節能改造工作也已經基本完成,未來通過技術水平提升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的空間較小。
6.低碳消費意識有待提升。近年來蘇州市民的消費意識已經開始轉變,然而能夠自覺接受可持續消費價值觀指導,做到低碳消費的市民並不多;“粗放式消費”、“面子消費”、“奢侈消費”等不可持續的消費習慣很難在短時期內完全轉變。此外,低碳消費品不足也制約了低碳消費的踐行。
7.適應氣候變化能力較弱。適應氣候變化是低碳發展的重要內容,但是過去幾年蘇州市在城鄉建設與基礎設施、重大項目規劃設計和建設中,並未能充分考慮氣候變化因素,適應氣候變化的有效機制尚未完全建立,農業和林業、水資源、衛生健康等領域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弱,針對氣候災害新特徵的防災減災能力建設有待加強。
排放現狀趨勢
蘇州市二氧化碳排放現狀及趨勢分析
二氧化碳排放的核算是碳排放管理和減排的重要基礎,也是低碳發展規劃的基礎。摸清二氧化碳排放現狀對於分析不同部門對全市碳排放的貢獻,並根據不同部門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措施以及未來可能採納的技術,結合能源利用情況、經濟產業結構、社會經濟發展等,預測不同情景下二氧化碳排放水平,進而在此基礎上合理制定低碳經濟建設的目標與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一)二氧化碳排放現狀。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蘇州市二氧化碳排放近年來呈現出較快的增長趨勢。據初步測算,二氧化碳排放量從2005年的0.81億噸增加到2010年的1.39億噸,年均增長11.4%。縱向比較來看,蘇州市以年均11.4%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長,支撐了地區生產總值13.9%的快速增長。橫向比較來看,2010年蘇州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省總量的21.86%,約占全國總量的1.81%。
此外,分析各部門對二氧化碳排放的貢獻,進一步計算得到的2005~2010年各個部門在總量中所占的比例顯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是工業部門,占90%以上;交通運輸部門次之,占4.98%~6.45%,總體呈逐年上升趨勢。2005到2010年,能源活動二氧化碳排放量從0.75億噸增加到1.27億噸。到2010年,能源活動二氧化碳排放量約占全市二氧化碳總排放的91%,其中,能源工業二氧化碳排放約占全市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43%,其他工業占40%。
表1區域間各部門碳排放比重(%)
城市 | 蘇州 | 北京 | 上海 | 廣州 | 倫敦 | 紐約 | 東京 |
年份 | 2005 | 2010 | 2005 | 2005 | 2005 | 2006 | 2006 | 2006 |
工業 | 93.65 | 90.52 | 50.65 | 61.42 | 60.88 | 5.66 | 3.11 | 10.9 |
服務業 | 0.29 | 3.95 | 31.81 | 27.96 | 26.19 | 88.93 | 93.5 | 82.7 |
交通 | 4.98 | 6.45 |
居民生活 | 0.22 | 0.50 | 14.13 | 7.21 | 10.72 | — | — | — |
數據來源:劉新宇,論產業結構低碳化及國際城市比較[J],產業論壇,2010(4):199~202,
蘇州市數據是由統計數據計算得到。
相較於
倫敦、
紐約等國際城市服務業、交通和居民生活碳排放占據主導地位的排放格局,蘇州市工業行業二氧化碳排放比重過大。但是從2005到2010年蘇州市各個部門的發展出現逐漸向國內一線城市和國際城市的相應比例靠攏的趨勢,工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比例有所下降,服務業、交通、居民生活的溫室氣體排放比例持續上升。儘管如此,蘇州市與其它國內一線城市和國際城市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應該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最佳化能源結構,加快由傳統的工業化城市向低碳城市邁進。
近幾年,隨著蘇州市產業結構的改善以及技術水平的進步,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在總體上已經處於下降趨勢,從2005年的2.02噸/萬元降為2010年的1.75噸/萬元,年均降幅達到2.77%。然而,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則呈總體緩慢增長趨勢,從2005年的10.72噸/人上升至2010年的13.32噸/人,已接近歐美已開發國家的水平。
以2008年為例,將蘇州市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碳排放強度做比較(圖1),可以看出世界各國的碳排放強度有隨著人均GDP的增加而降低的趨勢。蘇州的人均GDP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遠低於已開發國家水平,其碳排放強度也低於中國平均水平,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有不少的差距,但仍具備一定競爭力。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蘇州市的碳排放還存在較大的削減空間。
(二)蘇州市二氧化碳排放趨勢。
未來十年,蘇州市經濟將保持平穩較快發展,人口還將繼續增長,城鎮化水平將進一步提升。預計“十二五”期間,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為10.42%,常住人口將控制在1100萬左右。2016~202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為7.40%,2020年末常住人口達到1175萬左右。隨著經濟總量的增加、人口規模的擴大和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升,一方面,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將繼續消耗大量的鋼鐵和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產品;另一方面,居民家電、汽車等耐用品消費量將迅速攀升,對於能源資源的需求壓力將進一步加劇。因此,未來十年全市的能源消費和二氧化碳排放總體上還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
隨著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不斷深化,蘇州將致力於形成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內需與外需“兩需並重”的發展格局。預計到2015年末,全市第三產業比重達到48%,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50%,傳統行業和重工業的比重將不斷降低;到2020年末,全市第三產業比重達到60%,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55%,傳統行業和重工業的比重進一步降低。產業結構的轉型在特定的時期可能會出現革命性的變革(如出口導向、代工結構的轉變,總部經濟的騰飛等),這種變化極難預測,本規劃中只考慮產業結構均勻性變化。
未來十年蘇州市在貫徹落實當前節能減排措施的前提下,將積極推動重大節能減排技術以及關鍵低碳技術的廣泛套用,全市能源利用效率將進一步提高,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進一步下降。此外,全市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煤炭比重穩步下降,油氣比重不斷提升,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將得到合理適度發展。到2015年煤炭、石油、天然氣、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量的比重為75.61∶13.16∶10.73∶0.5,2020年該比重為74.31∶13.03∶12.06∶0.6,能源結構進一步最佳化。
綜合考慮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技術水平情景顯示:從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上看,到2015年,蘇州市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為1.66億噸;2020年全市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達到峰值,約為1.72億噸,並經過5年的平滑期後自2025年開始穩步下降。從排放強度上看,到2015年蘇州市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將比2005年的2.02噸/萬元下降約37%;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54%,能夠較好地落實《蘇州市國家低碳試點城市工作初步實施方案》中的減排目標。“十一五”期間蘇州市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比例不大,約為13%,這給“十二五”末完成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較2005年下降37%的目標帶來了嚴峻挑戰。為保證目標的實現,2015年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需比2010年的1.75噸/萬元下降約27%,2020年較2010年需下降約47%。從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上看,蘇州市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7年達到峰值,約為14.86噸/人,與歐美已開發國家目前的水平接近。2017年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將穩步下降。
此外,根據測算得到,在2011~2030年的二十年中,工業相關的排放始終占據主導地位,交通部門的碳排放占比上升較快,即將成為未來碳排放的另一大戶。建築運行部門的排放占比較小,但從生命周期的角度上看,控制建築運行部門的電力消費量雖然不能直接減少建築運行部門的排放,但是卻能夠減少電力的消費量從而降低電力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排放,這對於蘇州市排放總量的削減十分重要。
總之,為保障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的實現,必須綜合實施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和行動計畫,加大對工業、建築、交通“三大重點減排領域”的排放控制。此外,農業和廢棄物部門可以作為蘇州市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助推力量,因而在未來也需要採取適當的控制措施。
未來全市通過選擇加快產業低碳化發展,最佳化能源結構,引導綠色低碳消費可取得明顯的減排效果。到2015年,全市二氧化碳減排潛力約0.45億噸,其中:加快產業低碳化發展對減排的貢獻程度最大,達77.24%,消費方式轉變帶來減排貢獻率約為9.2%左右,能源結構調整的貢獻程度約為13.56%;到2020年,全市二氧化碳減排潛力可達到1.24億噸,其中:加快產業低碳化發展對減排的貢獻程度達83.41%,消費方式轉變帶來減排貢獻率約為7.25%左右,能源結構調整的貢獻程度約為9.33%。
(三)碳匯現狀及趨勢。
蘇州市的碳匯量由2005年的94.72萬噸增長到2010年的187.50萬噸。根據《蘇州市“十二五”林業發展規劃》,蘇州市到2015年碳匯增加到285.14萬噸。從2005年開始,蘇州市碳匯與碳源的比重以每五年增加0.2個百分點的趨勢增長。假定在2015年後,碳匯與碳源的比重維持該趨勢發展,到2020年,碳匯總量為345.75萬噸。儘管碳匯顯著增加,但由於碳排放量的逐年遞增,碳匯與碳源的比重變化並不是很大。從碳匯與碳源的比重數據可以看出,蘇州市碳匯作用不大(1%~2%),同時由於自然條件有限,增加碳匯只能成為蘇州市今後降低碳排放的助推力量,降低碳排放的工作重心應放在減少碳源方面。
規劃體系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密結合蘇州所處的“轉型升級攻堅期”,把低碳城市建設作為在能源總量控制的約束下綠色發展先行先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基本現代化的戰略重點和重要舉措。立足經濟合理增長的目標導向,以加快產業低碳化發展為主線,最佳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引導低碳消費,合理適度增加碳匯,堅持減緩與適應同舉並重,推進低碳試點城市建設工作,全面提升區域碳生產力和低碳競爭力。創建發達地區在後工業化時代低碳轉型發展的“蘇州之路”,在國家和區域層面上為其它同類城市提供借鑑和示範。
(二)基本原則。
政府推動與市場引領相結合原則。低碳發展涉及領域廣泛,需要政府建立健全低碳發展的工作機制,推動社會經濟各領域全面開展低碳建設。同時在產業轉型升級中遵循市場規律,按照低碳技術成本曲線,積極開展市場開發和引導,充分發揮市場引領作用。
減緩與適應氣候變化相統籌原則。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兩個有機組成部分。要發揮協同效應,既要通過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化的速度和強度,也要採取針對性的適應措施,減輕氣候變化已經存在的和即將帶來的不利影響。
制度
創新與技術進步相配套原則。在國家政策方針指導下,圍繞蘇州市相關規劃,制定和完善蘇州市低碳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制度和政策設計。推動各領域的低碳技術開發、套用和推廣,保障各領域低碳目標實現。
生產生活與消費方式轉變相促進原則。要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就必須轉變落後、粗放、浪費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提倡合理消費、理性消費,反對奢侈消費、劣質消費,節約資源,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推動經濟社會全面轉入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融合創新與因地制宜原則。在融合國內外低碳城市建設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蘇州市本地實際,分區規劃,重點推進,開展思路創新、政策創新和管理創新,形成具有蘇州特色的低碳發展路線圖。
公眾參與原則。推動全社會共同參與低碳城市建設,踐行低碳生活,形成良好的低碳氛圍。
(三)規劃範圍與時限。
蘇州市行政區劃面積8488.42平方公里,包括吳江區、吳中區、相城區、姑蘇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虎丘區)等6個市轄區以及下轄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市、崑山市4個縣級市。
規劃基準年:2010年
近期行動計畫:2011~2015年
中期低碳發展規劃:2015~2020年
遠期低碳發展規劃:2020~2030年
(四)規劃目標。
根據蘇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低碳城市建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與《蘇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目標緊密銜接,綜合考慮應對氣候變化的總體要求,提出蘇州市低碳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
通過低碳城市的建設,形成“城市發展貫徹低碳理念、經濟轉型依靠低碳產業、社會公眾營造低碳氛圍”的可持續發展局面,在全國率先實現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強度和人均三大指標的突破,減緩二氧化碳排放取得明顯成效,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顯著提高,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機制與體制建設完善,公眾應對氣候變化意識普遍提升,全面提升區域碳生產力和低碳競爭力。創建發達地區在後工業化時代低碳轉型發展的“蘇州之路”,在國家和區域層面上為其它同類城市提供借鑑和示範。
在具體指標上:
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力爭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達到峰值,峰值約為1.72億噸,並經過較短時期(2020~2025)的波動後穩步下降。
二氧化碳排放強度:2015年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約37%,2015年溫室氣體排放強度比2010年下降約27%,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達到54%。
二氧化碳人均排放:到2017年,蘇州市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峰值,並控制峰值在15噸/人以下。
(五)規劃思路與體系。
1.規劃思路。
改革開放以來,蘇州市經濟經過多年的穩步發展,資源環境和碳減排壓力不斷增加。蘇州市經濟成長和溫室氣體排放的脫鉤曲線可鮮明地反映出其經濟發展與溫室氣體減排壓力的變化。
在經濟發展初期,產業結構和技術水平較落後,經濟成長高度依賴物質消耗,曲線呈現強關聯;隨著蘇州市經濟發展逐漸走上正軌以及“十一五”期間節能減排工作的全面開展,碳減排壓力得到緩解,曲線呈現相對脫鉤態勢。2010年——本規劃的基準年,蘇州市已進入經濟發展與溫室氣體排放相對脫鉤的加速期,即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增長速度較經濟成長速度慢,表現為溫室氣體排放強度逐年降低,但人均溫室氣體排放和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還將持續增長,減排壓力不容忽視。通過低碳發展,蘇州市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排放強度和人均溫室氣體排放情況將依次從圖2的曲線A、C、E過渡為B、D、F。按照一般規律,三個拐點出現的順序應該是溫室氣體排放強度、人均溫室氣體排放、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人口的不斷增長導致在人均排放的拐點出現之後往往會有一段時間滯後期才能到達總量的拐點。
蘇州市選擇在這一重要的歷史時期開展低碳試點城市建設工作,有助於加速實現經濟發展與溫室氣體排放的絕對脫鉤,落實國務院提出的溫室氣體控制目標,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為保障低碳試點城市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未來蘇州市需實施“12345”低碳發展整體思路,即:一項約束——以碳強度下降率為約束;兩大體系——構建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和適應氣候變化兩大體系;三個主體——政府、企業、公眾三大主體同時發力;四大重點——以加快產業低碳化發展、引導綠色低碳消費、轉變能源利用方式、增強城市碳匯能力為重點;以及五項支撐——以體制機制改革、低碳制度創新、低碳能力建設、低碳技術套用、低碳試點示範為支撐,全面推進低碳城市建設工作,提升全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2.規劃體系。
根據蘇州市低碳發展的整體思路,制定蘇州市低碳發展的規劃體系如下(圖3):
蘇州市低碳發展規劃包括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和適應氣候變化兩大版塊。
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版塊中包括加快產業低碳化發展、轉變能源發展方式、引導低碳綠色消費、增強城市碳匯能力四個重點領域。
產業低碳化發展方面,在空間層面開展低碳空間布局最佳化工作;在行業層面開展產業結構最佳化和技術提升工作;同時在企業層面推廣企業低碳化管理。
轉變能源發展方式方面,通過最佳化傳統能源、合理開發可再生能源、改善用能方式、加強能效管理,實現能源低碳化發展。
引導低碳綠色消費方面,大力打造低碳交通體系,加快推廣綠色建築,提升公眾低碳意識、完善生活基礎設施,在硬體與軟體層面同步建設低碳社區。
增強城市碳匯能力方面,包括加強林業生態建設,保護農業和濕地碳匯,推進城市綠化建設三個方面的內容。
適應氣候變化版塊包括城鄉建設與基礎設施、農林業、公共衛生、防災減災救災四個方面的內容。
為保障以上工作的順利開展,本規劃明確了以低碳發展理念為核心,政府、企業、公眾三大主體共同參與的低碳發展的保障與支撐體系,包括體制機制改革、低碳制度創新、低碳能力建設、低碳技術套用、低碳試點示範五個方面的內容。
3.指標體系。
低碳發展指標體系是一個複雜的體系,涉及到能源、環境、資源、社會、經濟、政策等多個方面,需要選取相應的指標,並形成評價指標體系來指導蘇州市的低碳發展。在構建蘇州市低碳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時,遵循了科學性、實用性、系統性、整體性、層次性、獨立性、可比性等原則。
根據蘇州市低碳發展的總體思路,衡量蘇州市是否達到了低碳發展目標,除了考察經濟發展與碳排放的脫鉤情況外,還應考察產業發展水平、能源發展方式、消費層面低碳化水平以及碳匯能力四個方面是否具備低碳發展的潛力,同時還要考察地方政府在經濟轉型中的政策導向是否能夠為低碳城市建設提供有力的支撐。為衡量蘇州市低碳發展水平,本規劃將低碳發展指標分為兩大類:約束性指標和非約束性指標,其中約束性指標是衡量蘇州市低碳發展最直接、且必須完成的指標,即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和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非約束性指標用於支撐約束性指標的實現,分別從與低碳發展密切相關的產業發展水平、能源發展方式、消費層面低碳化水平、碳匯能力及保障體系五方面提出,指標體系如表2所示。
表2蘇州市低碳經濟發展指標體系
一級指標 | 編號 | 二級指標 | 單位 | 2010年值 | 目標值 |
2015 | 2020 | 2025 | 2030 |
約束性指標 | 1 | 萬元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較2010年) | % | - | 27 | 47 | 61 | 70 |
2 |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 | 噸/人 | 13.3 | 14.8 | 14.7 | 14.1 | 13.8 |
產業低碳化 | 3 | GDP年均增長率 | % | 13.9 | 10.0 | 7.4 | 6 | 5 |
4 | 第三產業比重 | % | 41.38 | 48 | 60 | 62 | 64 |
5 | 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 | 噸/萬元 | 2.65 | 2.30 | 2.18 | 1.67 | 1.35 |
6 | 戰略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 | % | 28.8 | 50 | 55 | 56 | 57 |
能源發展 | 7 | 能源產出率(萬元GDP/噸標煤) | 萬元GDP/噸標煤 | 1.43 | 1.77 | 2.4 | 2.9 | 3.2 |
8 | 清潔能源比例 | % | 23.4 | 29.7 | 31.2 | 32.1 | 32.8 |
9 | 重點企業能源審計進度 | - | 628家 | ≥5000t | ≥3000t | ≥3000t | ≥3000t |
低碳消費 | 10 | 新建建築中節能65%設計標準的執行情況 | - | - | 部分執行 | 全面執行 | 全面執行 | 全面執行 |
11 | 公交分擔率 | % | 22.6 | 26 | 32 | 37 | 41 |
12 | 市級低碳試點示範社區個數 | 個 | 0 | 15 | 30 | 45 | 60 |
碳匯能力 | 13 | 建成區綠化覆蓋率 | % | 42.7 | 43 | 44 | 44.5 | 45 |
保障體系 | 14 | 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管理平台 | - | / | 建成 | 全面推廣 | 全面推廣 | 全面推廣 |
15 | 低碳產品認證制度 | - | / | 示範 | 推廣 | 全面推廣 | 全面推廣 |
16 | 重點企業碳排放報告制度 | | / | 示範 | 推廣 | 全面推廣 | 全面推廣 |
17 | 碳排放交易平台 | - | / | 試點 | 初步建成 | 完善 | 完善 |
18 | 公眾對低碳發展的認知度 | % | / | 85 | 90 | >95 | >95 |
19 | 低碳發展績效評估機制 | - | / | 試行 | 全面實施 | 完善 | 完善 |
20 | 適應氣候變化機制 | - | / | 初步建立 | 全面建成 | 完善 | 完善 |
*全市新建甲類公建全面執行節能65%標準;市區新建公建全面執行節能65%標準。居住建築開展節能65%以上試點工作。
發展路線圖
在保持經濟穩步增長的基礎上,通過最佳化低碳發展的空間布局、加快產業低碳化發展、轉變能源發展方式、引導綠色低碳消費和增加碳匯等措施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加快構建由政府引導、企業為主、全民參與的溫室氣體減排新格局,實現到2015年全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較2005年下降37%;到2020年全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較2005年下降達到54%。
(一)最佳化低碳發展空間布局。
以“低碳”目標為導向,合理規劃利用土地,實現從道路交通導向的、基於隨機交通聯繫的、鬆散的、趨於均質的空間形態向軌道公共運輸導向的、基於有規律的密集交通聯繫的、緊湊的、強度非均衡的空間形態的轉變,大力推動節地緊湊的城市發展模式。
1.合理開發利用土地。
嚴格按照蘇州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劃定的“三界四區”(城鄉建設用地規模邊界、擴展邊界和禁止建設邊界,允許建設區、有條件建設區、限制建設區和禁止建設區),將城鎮建設用地管制邊界和用途管制區域落到實地,防止城鎮建設無序蔓延擴張。以主體功能區劃以及減少碳排放影響的雙重約束來確定不同強度的土地利用組合方式,在新一輪城鎮化進程中全面融入綠色、低碳的要素。此外,堅決落實江蘇省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使全市受保護地區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例達到37.77%,其中一級管控區面積達到141.76平方公里,二級管控區面積達到3063.76平方公里。通過實施生態紅線區域保護,形成滿足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基本需求,符合蘇州實際的生態紅線區域空間分布格局,確保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區域、重要生態系統以及主要物種得到有效保護,提高生態產品供給能力,為全市生態保護與建設、自然資源有序開發和產業合理布局提供重要支撐。
突出多樣化混合利用與彈性土地利用方式。鼓勵和推進辦公、研發、商業、住宅等用地的多樣化與相互混合布置的開發模式,通過用地功能的混合布置,縮短交通行程,減輕交通基礎設施負擔,減少私家車出行量,引導城市緊湊發展;在土地利用功能的安排與分期開發時序控制中引入彈性發展原則,根據周邊環境的變化,在保持和增加開發總量不便的前提下,靈活調整各地塊的功能,達到生態、經濟與可操作性的平衡。
2.構建“一核四城、兩軸三環五楔”總體結構。
以主城為依託,以軌道交通、城際鐵路為引領,構建快速複合型交通走廊延伸至新城組群,全面支撐新城區新型產業的實施,並加快新城中心體系建設,不斷提升新城組群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促進人口和功能逐步向外疏解,形成“一核四城、兩軸三環五楔”的總體結構,以實現土地資源的最最佳化配置與集約利用,促進村鎮重建、要素重組,工業向高新區和工業園區集中,居住向社區集中,釋放發展空間,為推進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鄉創造有利條件,最終形成低碳發展的空間格局。
“一核”:將姑蘇區建設成為歷史文化保護示範區、高端服務經濟集聚區、文旅融合發展創新區、和諧社會建設樣板區,使該區成為文化、旅遊、科教和商貿商務高地。
“兩軸”:十字形城市發展軸,串聯高新區、姑蘇區、工業園區、吳中區、相城區的中心及外圍四大新城。
“三環”:圍繞中心城區的三層同心圓狀綠化帶。其中內環為“古城護城河綠化景觀帶”;中環為“大運河綠帶—獨墅湖—金雞湖—
陽澄湖—滬寧高速綠化隔離帶—虎丘濕地公園”;外環為“太陽路綠化隔離帶—陽山—靈岩山—木瀆南部綠化隔離帶—七子山—繞城高速南段綠化隔離帶—星華街綠帶—陽澄湖”。
“四城”:在做優做靚蘇州老城的同時,加快提升東部綜合商務城、西部生態科技城建設水平,重點推進南部太湖新城和北部高鐵新城建設,全面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增強城市輻射帶動能力。
“五楔”:伸入中心城區的5條生態綠楔,包括西南角“七子山—石湖—東太湖”綠楔,東南角“澄湖—吳淞江—獨墅湖”綠楔,東北角陽澄湖綠楔,西北角虎丘綠楔,西部“陽山—天平山—靈岩山”綠楔。
張家港等四個縣級市應嚴格按照蘇州市低碳發展規劃的思路和要求構建有利於低碳發展的空間格局。
(二)加快產業低碳化發展。
蘇州市通過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水平提高來加快產業低碳化發展,其所帶來的減排貢獻達83%左右。產業低碳化發展已成為蘇州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切實做好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工作、探索東部經濟發達地區低碳城市建設模式的優先選擇。
蘇州市必須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契機,重點依託以“三二一”產業結構調整為核心的結構性減碳,以產業結構調整作為減碳的最大驅動力。以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為先導、以先進制造業和基礎產業為支撐,提升工業行業技術水平,深入推進工業體系轉型升級;著力提升現代服務業,加快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現代產業體系;切實轉變發展理念、拓展農業功能,控制農業領域溫室氣體排放,加快建設高效農業;全面倡導企業發展低碳管理模式。
1.深入推進工業體系轉型升級。
以新型工業化為發展方向,依託“6+4”產業振興計畫,立足現有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加快工業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保持工業規模優勢,扭轉工業經濟成長過度依賴能源消費的局面。到2015年,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較2010年下降13%,較基準年情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849萬噸;到2020年,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較2015年下降18%,較基準年情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1164萬噸。
(1)繼續推進傳統耗能行業升級改造。
擴大傳統產業升級計畫實施範圍,對電力、冶金、紡織、造紙、化學、建材等高耗能行業嚴控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從立項審批源頭上杜絕違規項目的產生,切實根據行政許可要求,嚴格按規範執行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的項目管理,提高項目準入門檻;嚴格對“兩高”企業落實國家相應的產業政策,如執行差別電價政策、政策性關停及納入有序用電方案的規定,同時發改、金融、土地等政府相關部門應有效合作,定期對在辦和已投運的高耗能行業項目進行清理。通過組建能效服務網路,宣傳和促進企業進行節能技改,以《蘇州市燃煤鍋爐煙塵治理實施方案》為依據,加快落實除塵設施改造、清潔能源替代、集中供熱、淘汰落後小鍋爐等76個治理項目,降低能源消耗水平;依託現代信息技術、高新技術,在加快組織實施江蘇省“百項千億”重點技術改造工程基礎上,進一步更高要求提出蘇州市需要重點淘汰的鋼鐵、建材、石化、造紙、紡織等行業落後工藝技術和裝備,提高淘汰落後產能標準;加快產品升級換代,提高產品附加值,不斷提升產業層次和水平。
①電力行業。
加快電源結構調整,加強電力行業溫室氣體排放統計和監測,大力發展智慧型電網。加快現役機組和電網技術改造,發展大型聯合循環機組,將衝動式汽輪機改為反動式汽輪機技術,提高發電效率。推進節能發電調度,鼓勵熱電聯產和綜合利用機組發電,鼓勵套用熱、電、冷、氣聯供技術。推廣火電廠系統最佳化控制軟體技術。推進發供電企業在煤粉鍋爐中推廣微油點火、稀濃相燃燒器等節油點火穩燃節能技術,推進發電企業在鍋爐中套用激波清灰、超音波清灰技術,實施高壓變頻技術、汽輪機布萊登、蜂窩式汽封改造,降低廠用電率和供電煤耗。推進熱電廠回熱系統完善技術、遠距離(20公里以上)保溫供熱管網技術的套用。重點支持國家特高壓輸電工程在蘇州境內的規劃項目開發、審批和建設,“十二五”期間,全力建設1000千伏蘇州特高壓交流、±800千伏錦蘇特高壓直流,以及6項500千伏、56項220千伏等一批重點輸變電工程,形成以特高壓為支撐,500千伏電網為核心,220千伏電網為基礎的靈活可靠的堅強電力網架,降低輸配電線損。
到2015年,實現全市火電行業單位供電煤耗288克/kWh,到2020年,全市火電行業單位供電煤耗基本維持在2015年的水平,規劃期內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7300萬噸以下。
②鋼鐵工業。
通過最佳化布局、兼併重組、淘汰落後、最佳化產品結構、延伸產業鏈、技術進步、以及鋼廠搬遷等方式,嚴格控制產能,力爭全市範圍內粗鋼產量零增長,降低噸鋼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到2015年,全行業粗鋼產量控制在2800萬噸以下;到2020年,全行業粗鋼產量較2015年下降3.4%,規劃期內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6200萬噸以下。
培育自主創新能力較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大型企業集團,並支持部分中小企業轉換主營業務,有序退出鋼鐵產業。鼓勵沙鋼等大型鋼鐵企業率先壓縮產能過剩、低附加值的產品產量,對已有的熱軋卷、寬厚板、線材低端產品進行產品深加工,加強高性能、高質量及升級換代鋼材產品技術開發與套用,重點發展高附加值、高效益的核心戰略產品,通過提高產品附加值,稀釋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
最佳化高爐煉鐵爐料結構,降低鐵鋼比。鼓勵採用大型高爐、轉爐和超高功率電爐、連鑄、連軋、控軋、控冷等先進工藝和裝備,加快新一代鋼鐵可循環流程工藝技術開發與套用。推廣連鑄坯熱送熱裝和直接軋制技術。推動乾熄焦、高爐煤氣、轉爐煤氣和焦爐煤氣等二次能源高效回收利用,鼓勵燒結機餘熱發電,進一步加大中低溫餘熱資源的回收利用,支持大中型鋼鐵企業建立能源管理中心。
此外,鼓勵各鋼鐵企業,特別是沙鋼圍繞鋼鐵主業延伸拓展產業鏈,搞好配套企業建設,發展現代鋼鐵大物流,探索資本動作,進一步做優做強鋼鐵主業,加速企業轉型升級,各鋼鐵企業在蘇州本地不再通過增加能耗增加鋼鐵產量。
③造紙工業。
立足市場需求,最佳化原料結構,提升產品檔次,推動技術創新,實現造紙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規劃期內造紙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600萬噸以下。
造紙工業的產品質量及能源消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原料,調整原料結構、推進“林漿紙一體化”產業鏈是蘇州造紙工業低碳發展的根本。一是降低原生纖維原料用量的比例,加大再生纖維原料用量的比例;二是增加闊葉樹原料用量的比例,儘量減少針葉樹原料用量;三是提高原料利用率(即原料在製漿造紙過程中的得率);四是充分利用省內的蘆葦資源優勢和豐富的草漿資源優勢,最佳化草木原料比例。
適應市場多元化消費結構的要求,發展中高檔產品和名牌產品,向“薄型化、優質量、高檔化、多品種”方向發展,通過最佳化產品結構降低單產能耗。一是發展高檔文化用紙,包括高檔銅版紙、膠印新聞紙、書刊紙、辦公用紙、信息用紙等;二是發展包裝用紙和紙板,包括牛皮箱板紙、高強度低克重瓦楞原紙、包裝裝潢用紙、食品飲料包裝用紙等;三是發展生活用紙,包括高級生活用紙系列和中檔衛生紙系列;四是發展特種用紙和紙板類,包括各種複合紙和紙板、特殊用途的加工紙和紙板。
技術創新要向促進節能減碳的方向發展。鼓勵企業採用先進節能技術,改造、淘汰能耗高、污染嚴重的裝備,關停能耗大、污染嚴重的草漿廠;充分發揮製漿造紙適宜熱電聯產的有利條件,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提高行業準入門檻,生產線的技術裝備均須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噸紙能源消耗須低於國外行業企業標準;推進靴形壓乾機技術、紙機烘乾蒸汽閃蒸梯級利用技術、紙機排氣餘熱回收利用技術和自備電廠高壓冷凝、循環水熱利用技術,推動造紙工業節能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