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能源與材料創新研究院自成立之日起高度重視軟硬綜合實力的建設,貫徹以學者為中心的管理機制和體制,形成崇尚真理、自由民主的學術氛圍,研究院必將成為青年才俊成長的沃土,培養人才的搖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州大學能源與材料創新研究院
- 主管部門:蘇州大學
蘇州大學能源與材料創新研究院自成立之日起高度重視軟硬綜合實力的建設,貫徹以學者為中心的管理機制和體制,形成崇尚真理、自由民主的學術氛圍,研究院必將成為青年才俊成長的沃土,培養人才的搖籃。
蘇州大學能源與材料創新研究院自成立之日起高度重視軟硬綜合實力的建設,貫徹以學者為中心的管理機制和體制,形成崇尚真理、自由民主的學術氛圍,研究院必將成為青年才俊成長的沃土,培養人才的搖籃。研究方向聚焦具有重要發展前景和重大...
江蘇省先進碳材料與可穿戴能源技術重點實驗室依託蘇州大學能源與材料創新研究院,聚焦有重要發展前景和重大創新機遇的新能源與新材料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發,力爭在引導性和原創性能源材料和技術進步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著力發展具有“江蘇省標籤”的新能源科學與技術研發基地,形成在我省新能源與新材料研究領域具有特色明顯、...
石墨烯研究 發展歷史 蘇州大學——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產學研協同創新中心是為了堅持“四個面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依託蘇州大學能源學院、能源與材料創新研究院、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聯合組建的新型協同創新基地。科研條件 蘇州大學—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產學研協同創新中心於2019年11月23日揭牌成立,中心首席科學家由...
蘇州大學能源學院,位於蘇州市,是蘇州大學物理與光電·能源學部下設的一個學院,由蘇州大學原能源學院和原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的能源與動力工程和人工環境工程系組建而成。學院介紹 蘇州大學能源學院是蘇州大學物理與光電·能源學部下設的一個學院,由蘇州大學原能源學院和原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的能源與動力工程和人工...
蘇州大學物理與光電·能源學部坐落於蘇州大學天賜莊校區,由蘇州大學原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能源學院、現代光學技術研究所、信息光學工程研究所、化學電源研究所等學術機構組建而成。原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能源學院前身為東吳大學物理系,創建於1914年,是蘇州大學歷史最為悠久的院系之一。學術研究 物理與光電·能源學部已...
蘇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是蘇州大學材化部下設的一個學院,成立於2013年4月。由原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高分子科學與技術系及部分化學和化工系的教師組建而成。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現設有5個本科專業,分別為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與工程、材料化學、功能材料。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
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的前身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李述湯教授於2008年6月領銜組建的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材料)實驗室 (Functional Nano & Soft Materials Laboratory,Soochow University;FUNSOM),2010年4月,根據事業發展需要,更名為“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屬江蘇省重點實驗室,以功能納米...
該研究院集中了蘇州大學現有的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基地的資源和人才優勢,將為張家港主要支柱產業和企業提供綜合性服務的公共技術平台。重點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機電一體化、紡織和現代服務經濟六大產業的技術研發平台,為張家港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發展高價值經濟、信息化經濟、低碳型經濟等提供重要的技術及人才...
作為第二獲獎人和主要完成人,完成題為“高比能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開發和高性能電池體系構建”的課題,並獲得2015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人物經歷 2017年7月~蘇州大學能源學院 教授,劉忠范院士 助手,課題組長 2012年2年~2017年6月,蘇州大學能源學院 特聘副教授,蘇州大學-華盛能源研究院副院長 2011年1月~...
1982年改辦為蘇州大學物理系。1995年蘇州大學院系調整,物理系更名為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2009年12月,學校成立能源學院,掛靠在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截至2009年,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已經發展成為具有培養本科、碩士、博士和博士後等完整辦學體系,並且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良好辦學聲譽的...
通過試點學院建設使得蘇州大學納米科學技術學院成為納米科技領域高素質人才培養與聚集基地、高水平科研成果創新與孵化基地,國際學術合作與交流基地,成為以現代大學制度為特徵的內部治理結構改革的先行區、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示範區、政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樣板區。學科建設 【納米材料與技術專業】 學制:4年 授工學學士學位 ...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科技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有社會責任感、良好職業道德、綜合素質、創新精神和開闊的國際視野,具備無機非金屬工程專業知識與技能,能在新材料、機械汽車、航空航天、電力電子、新能源等行業從事技術與產品開發、工程設計與經營管理、科學研究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研究方向 光功能納米材料具有優異的光學及光電性能,是信息、能源、生物醫學等科技發展的材料基礎,是發展國家新技術產業的重大需求,也是材料科學的重要前沿。蘇州大學光功能納米材料創新引智基地將以開展原創性研究,力爭在光功能納米材料的基礎及套用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大幅度提升國際影響力為研究目標,圍繞光功能納米材料...
又有較強的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能在金屬材料及其複合材料製備、成型、熱處理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生產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蘇州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河海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江蘇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江蘇師範大學 常州大學 鹽城工學院 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 金陵科技學院...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培養具有堅實的自然科學基礎、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基礎和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具有較強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實踐能力、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創新素質、創業精神、國際視野、溝通和組織管理能力的高素質專門人才。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畢業的學生,應當能夠從事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理論研究,新材料、新工藝和...
材料化學專業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具備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及職業道德,具有紮實的材料化學的專業知識與工程技能,具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創新意識、...蘇州大學 常州大學 南京郵電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 --- 安徽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師範大學 安慶師範大學 淮北師範大學 阜陽師範大學 淮南師範學院 池州學...
“微納柔性製造研究中心”是蘇州納米科技協同創新中心(國家首批2011計畫)的六個分中心之一。總體思路:按照“需求牽引、世界一流”的總要求,圍繞光電、能源、減排等新型產業,充分發揮高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和政府的資源優勢,以產業發展中的重大技術瓶頸、共性問題為研究導向,以人才隊伍建設為根本,以體制機制創新...
研究方向:微波毫米波積體電路、固態太赫茲技術 科研概況:IEEE高級會員,型譜項目首席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為微波與毫米波積體電路,固態太赫茲技術等。研究課題和項目: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了包括型譜項目,基礎加強項目、創新特區項目、”863”項目等重點重大項目以及重點實驗室基金項目、預研基金、新品項目等十餘項科研項目...
基於學生創新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 由於磁性材料在電子信息、通訊技術、裝備製造等產業領域套用廣泛,太陽能電池、儲能電池等新能源材料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相較傳統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功能材料專業具有多學科交叉性強的特點,對學生理論基礎要求較高需要在課程設定上合理安排,緊密結合產業需求,交叉融合,重點突出。高校在...
到大學四年級,則要求這部分學生全面掌握專業產品的設計和一般性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法。在非卓越班的學生中,在不影響專業知識學習和專業能力培養的前提下,鼓勵有研究潛質的學生報考研究生。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通過3種途徑提高這一部分學生的研究能力:一是設立本科生助研崗位,讓承擔科研項目的教師指導本科生開展科研創新...
晏成林,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重大領軍人才項目入選者,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現任常州大學副校長,曾任蘇州大學能源學院院長、蘇州大學張家港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德國萊布尼茨固態和材料研究所課題組長/博士生導師等。晏成林教授是國家“萬人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青年“千人計畫”入選者,國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
2009年加入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被聘為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 計算化學,材料模擬與設計。主要成就 長期從事能源材料的模擬工作。近年來,以創新的理論方法為核心技術,發展出多尺度的模擬方法,套用於催化材料、光伏材料等能源材料。結合不同尺度的模擬方法對能源材料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將密度泛函理論、...
李永舫,1948年8月10日出生於重慶市,高分子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永舫於1977年考入華東化工學院抗菌素專業;1979年經學校推薦提前考取該校物理化學專業研究生;1982年獲得華東化工學院碩士學位;1986年獲得復旦大學博士學位,之後進入...
實驗室建設旨在圍繞江蘇經濟、科技、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以套用基礎研究和高技術研究為重點,針對學科前沿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開展創新性研究,獲取原始創新成果和自主智慧財產權,培育產業技術源,聚集和培養重點學科領域學術帶頭人和創新團隊。實驗室-簡介 江蘇省重點實驗室是江蘇省區域性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科技...
智慧型製造工程(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是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 本專業培養掌握機械工程、電氣控制、人工智慧、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等智慧型製造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具備智慧型化產品設計開發、加工製造及生產組織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自主學習、實踐套用等能力的高素質套用型技術人才。 [1] ...
李偉 李偉,現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所工作人員(省地方病預防控制所柔性引進)。2021年11月,經評審委員會評審,擬入選2021年度青海省“崑崙英才·高端創新創業人才”公示名單(領軍人才)。
2016年10月,深圳大學光電協同創新中心張晗教授與美國凱斯西儲大學戴立明教授、湖南大學王雙印教授等合作,成功開發出一種新型、簡易的熱蒸發法(Thermal-vaporization transition, TVT),用於製備鈦或碳納米管支撐的黑磷材料,並首次發現了所製備材料在析氧反應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OER) 中的電催化活性。研究成果...
2011-至今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 社會任職 2021年到2025年,任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畫“智慧型電網與儲能裝備”重點專項總體組專家一職 2023年10月起,任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會士 2023年6月起,任電化學儲能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2023年4月起,任中國汽車研發軟體產業創新聯盟副理事長 202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