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報國寺
- 地址:州人民路
- 地位:蘇州市控制保護建築
- 時間:宋代鹹淳年間
寺院概況,歷史沿革,
寺院概況
報國寺, 坐落在古城蘇州人民路(舊名馬龍街)穿心街三號。空間位置十分優越,北鄰著名的怡園,東有雙塔,南有滄浪亭,處於鬧市僻靜處,頗有鬧中取靜,靜中取禪的意境。蘇州報國寺內現設有蘇州佛教博物館、蘇州弘化社、蘇州佛博弘化藝術院、蘇州弘化社義診所等佛教文化、慈善機構。現為蘇州市控制保護建築。
蘇州報國寺大門
![蘇州報國寺大門 蘇州報國寺大門](/img/f/19e/nBnauM2NkZGMzYWM4MDOygDM3AzMhFDM0UTM1YDZ3gjY4ETYxAzN4MWMyI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歷史沿革
報國寺始建於宋代鹹淳年間,原在文廟西,名“報國禪院”。
蘇州報國寺大院
![蘇州報國寺大院 蘇州報國寺大院](/img/3/a0c/nBnauY2N4IDMxcDNihjM3ETMkNGZyUjMmJjMmNGZ4YGZzYWO3MmYzY2Yxc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元代至元二十二年由湖道肅政廉訪使捐贈重建,普照任住持,一時禪風甚盛。
明初禪院錄開元寺,景泰天順年間僧志學請於朝廷改院為寺,遂成叢林。
成化年間住侍成釗大擴規模,殿宇、客寮、齋堂、庫房等計有數百間,占地四十七畝,成為巨剎。
嘉靖萬曆年間東南擾亂,佛法逐衰,報國寺亦漸頹廢。萬曆末僧慧如苦行重興,茂林繼之,以慈悲心接物利人,以智慧力敷教弘化,專持阿彌陀佛名號,受法三千餘人,受戒萬餘人,飯僧數十萬人,是為報國寺最盛時期。
清鹹豐後,佛教復衰,至光緒末,僧楚泉見寺日趨衰敗,發心重興,特赴京請頒藏經。楚泉離寺後江蘇巡撫程德全聽信幕僚謊話,言報國寺有寺無僧,遂將全寺沒收改建植園。楚泉請經回蘇,寺已易主,只得借地安藏以待機緣。
民國二年程德全罷官閒居,始研佛學而生信心,深悔當初毀寺之舉,乃於民國十年出資購穿心街原中軍衙署,重建報國寺,但規模較小,僅四畝有餘,延請楚泉住持。楚泉辭世,其徒明道繼任。
民國十九年(1930年)二月,迎請高僧印光來寺掩關。印光法師居報國寺後,弘法利生聲名遠播,皈依者不下百萬,故昔日穿心街上人接不暇,頗具盛況。
1950年後寺廟被醫院和工廠借用。
1958年成為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