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劇派研究》是中山大學教授康保成所著的一本研究蘇州地方戲歷史的學術著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州劇派研究》
- 作者:康保成
- 價格:5.2元
- 語種:中文
- ISBN:7536015062
-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 頁數:255頁
- 開本:19cm
- 出版時間:1993年
- 裝幀:平裝
- 其他:叢編項:中國古代戲曲新論叢書
《蘇州劇派研究》是中山大學教授康保成所著的一本研究蘇州地方戲歷史的學術著作。
《蘇州劇派研究》是中山大學教授康保成所著的一本研究蘇州地方戲歷史的學術著作。書目信息書名:《蘇州劇派研究》作者:康保成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內容簡介《蘇州劇派研究》是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教授所撰寫的一...
《晚明蘇州劇壇研究》是2007年齊魯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召明。內容提要 中國戲劇最繁榮的時期在晚明,晚明戲劇最繁榮的地區在江南,江南戲劇最繁榮的中心在蘇州。劇壇的研究,難免要做斷代的考察和地域的觀照。而地域的切割和歷史的截流,又容易帶來整體性的喪失。這就需要我們更好地把共時性研究和歷史性研究結合...
現任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 主要著作有《中國近代戲劇形式論》(1991)、《蘇州劇派研究》(1993)、《儺戲藝術源流》(1999)、《長生殿箋注》(合著,1999)、《中國古代戲劇形態與佛教》(2004)、《中國古代戲劇形態研究》(合著,2008)等,另發表論文數十篇。
蘇州作家群:明清時期以李玉、朱素臣為代表的一批聚集在崑曲盛行的都市蘇州劇作家的稱謂,是從事傳奇創作的一個鬆散群體,也有叫作“蘇州派”,在我國戲曲歷史上,他們占有特殊的地位。名詞釋義 他們的劇作以關注現實社會、富於現實批判精神,風格趨向本色,適於場上演出而顯出特點。這個作家群體出現在傳奇藝術的成熟時期...
《蘇州傳統劇裝藝術》是2020年蘇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蘇州傳統劇裝藝術》主要從以下五個模組展開論述:(1)蘇州劇裝的歷史發展概況。劇裝應戲劇的需求而生,通過以時間為軸的方式對文獻史料、實物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結合崑劇的產生與發展,追溯蘇州劇裝的起源,研究其歷史沿革,並通過地理條件、人文...
蘇州評彈是蘇州評話和蘇州彈詞的總稱,是採用吳語徒口講說表演的傳統曲藝說書戲劇形式。它產生並流行於蘇州,以及江、浙、滬一帶,用蘇州方言演唱。評彈的歷史悠久,清乾隆時期已頗流行。最著名的藝人有王周士,他曾為乾隆皇帝演唱過。嘉慶、道光年間有陳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陸瑞廷四大名家。鹹豐、同治年間又有...
第一節 蘇州派作家及其作品節烈總覽 第二節 殉烈之廣泛及與時代之聯繫 第三節 節烈之強化與增益 第四節 主可不仁,我無不義:以李玉“一人永占”為中心 第四章 遺臣作家:以陳軾《續牡丹亭》為中心 第一節 陳軾生平與《續牡丹亭》書寫 第二節 從“以情反禮”到“皈依於理”...
蘇州評彈是蘇州評話和蘇州彈詞的總稱,是採用吳語徒口講說表演的傳統曲藝說書戲劇形式。評話俗稱“大書”,彈詞俗稱“小書”。它發源並流行於以蘇州為中心的江蘇東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吳語方言使用區,大約形成於明末清初。蘇州評話淵源於宋說話中之講史。彈詞淵源於宋代之小說及元明的詞話、陶真等詩讚體說唱。關於...
蘇州評話源於宋代說話伎藝。清代劇作家李玉的《清忠譜》第 2折《書鬧》中,描述了明末清初蘇州說書中演說《岳傳》的情景,有表,有白,有類似賦贊的韻文,和如今的蘇州評話相同。明末清初的著名評話藝人柳敬亭,曾在蘇州及其附近一帶說書,與蘇州評話有密切的淵源關係。清代中葉,蘇州評話進入鼎盛時期,成立了蘇州...
蘇州派 明末清初,在蘇州這個戲劇創作和演出的中心城市,出現了一群平民專業劇作家。當時以李玉為核心聚集了一大批戲曲作家,其中有朱佐朝、畢魏、葉時章、張大復等,他們大多是比較接近下層百姓的知識分子。有時合作創作劇本,有時共同切磋曲律,在市民生活的土壤和文化氛圍中,形成了創作傾向和藝術風格大致相近的戲曲...
顧聆森,1943年生,江蘇蘇州人。研究員,蘇州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蘇州中國崑劇博物館副館長,江蘇省昆劇研究會副秘書長,江蘇省崑劇院藝術顧問,《中國崑劇大辭典》副主編,《崑劇藝譚》執行主編,《中國崑劇志》“音樂部類”編審及撰稿人。先後發表崑劇論文300餘萬言,多次在全國、省、市論文比賽中獲獎。著有《...
我於上世紀70年開始服務於江蘇省蘇崑劇團(現為蘇州崑劇院),80年代初一度在江蘇省戲劇學校崑劇科任教,開講曲學。稍後至蘇州市戲曲藝術研究所(現為中國崑劇博物館)擔任研究員。退休後應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之聘出任藝術顧問,就在這近40年中,於全國各專業期刊上發表崑劇文論數百篇。今蒙台灣著名教授、劇作家...
9、《論蘇州派戲曲家李玉》,北方論叢,No.5 1981 10、《試論李玉的代表作〈清忠譜〉》 文學遺產 No.4 1982 11、《蘇州織造府與曹寅李煦》,紅樓夢學刊,第四輯,1982 12、《〈綴白裘〉的來龍去脈》 南京大學學報 No.3 1983 13、《南菁書院的學術研究及其對文化界的貢獻》,南京大學學報,No.2 1985 ...
併兼任教師,除自身向“繼”、“承”字輩學生說戲外,還不辭辛勞,往返於蘇、浙、滬間,邀請崑劇名師來蘇授藝,為培養崑劇新人發揮了積極作用。人物作品 1961年,蘇州市戲曲研究室派專人維奇口述的《崑劇穿戴》(一、二集)整理印行後,在崑劇界影響很大。
復於1988年中秋蘇州虎丘曲會以《聞鈴》【武陵花】第二支和《辭朝》【入破第一】兩曲奪魁。工崑曲老生則師從“京朝派”曲家葉仰曦(1902-1983),隨其精研《長生殿·彈詞》唱法,得悟紅豆館主“京朝派”唱法遺風三味。又承葉師傳授《望鄉》、《寄子》等劇,體會到標準南派唱法與“京朝派”同源同理。中央人民...
1951年11月9日,蘇州評彈研究會上海分會在上海大眾戲院舉行捐獻飛機大炮義演,徐雲志參加了書戲《林沖》的演出。1956年1月21日加入蘇州市人民評彈團。1956年8月14日,參加蘇州市先進生產代表會議。1957年12月12日-17日,參加江蘇省第一屆曲藝匯演,演出《三笑-大鬧明倫堂》,匯演結束後獲得了文化局給予的榮譽獎狀...
蘇州素稱歌舞之鄉,吳江縣也是如此,這裡的戲曲演出活動十分頻繁,有家庭演出,有民間演出,前者如顧大典家,“家有清商一部”,“或自造新聲,被之管弦”(潘檉章《松陵文獻》卷九);民間演出更多,或者是職業班社商業性演劇,或者是迎神賽會及節日期間的戲劇活動,蘇州城內更是日日演劇,夜夜笙歌。在這個“...
其中“馬調”對後世影響最大,多有繼承並自成一派者,如薛(筱卿)調、沈(儉安)調、“琴調”(朱雪琴在“薛調”基礎上的發展)。周(玉泉)調是在“馬調”基礎上的發展,而蔣(月泉)調又出自“周調”,如此發展繁衍形成了蘇州評彈流派唱腔千姿百態的興旺景象。其它曲藝之雙檔 揚州彈詞 揚州彈詞,原名弦詞,流行...
這個時期, 資產階級革命派已無力清除這些詩派的垃圾,責任不得不落到無產階級領導下的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肩上來了。歷史影響 南社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大規模革命文化團體,1909年,同盟會會員陳去病﹑高旭和柳亞子在蘇州虎丘張公祠發起成立。南社以研究文學、提倡氣節為宗旨,弘揚愛國熱情,光大中華民族傳統...
張文涓,女,京劇老生。蘇州人。1923年【農曆癸亥年】出生。9歲學戲,工老生,得張榮奎、陳秀華等傳授,曾拜師楊寶忠和王瑞芝,習余派,11歲即登台,在北京,天津等地演出,由張榮奎,侯喜瑞等配演,甚受觀眾歡迎。人物簡介 張文涓是一位造詣很深的余派老生表演藝術家。她曾得到許多名師親授,加上數十年專心...
王鐘陵,蘇州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中國中古詩歌史》、《中國前期文化—心理研究》、《文學史新方法論》,《二十世紀中西文論史》。在《中國社會科學》中英文版發表論文十二篇,在其它中央級及省級以上刊物上刊出論文一百七八十篇,約近三百萬字。曾擔任台灣東吳大學客座教授,曾在香港中文大學以及...
王珮瑜從國小習蘇州評彈。1987年,演奏的《木蘭辭》獲得蘇州評彈藝術節一等獎,並代表江蘇、浙江、福建三省赴北京參加故事大賽。1989年,開始接觸京劇,學唱老旦。同年,在 范石人的建議下改學余派 。1991年,以業餘京劇愛好者身份,憑藉表演《釣金龜》獲得江蘇省“五一杯”老旦獎。1992年,考入上海市戲曲學校,專攻...
植根於實踐。全面、系統而深入地研究蘇州文化資源開發與現代化建設之間的關係,這是我們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歷史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一項任務,就是要認真總結、研究與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充分挖掘蘇州文化的豐富寶藏,博採八方精華,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原載《魯迅研究月刊》1996年第4期 22.魯迅雜文觀念的形成演進與日本文學 原載《魯迅研究月刊》1996年第2期 23.“新感覺派”的名與實 原載《文藝報》1996年5月31日 24.中國傳統戲劇的現代轉型與日本新派劇 原載《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7年第2期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戲曲戲劇》1997年第7期轉載 《新華文摘...
陳雲與蘇州評彈演員及領導幹部在一起 陳雲題詞 年月江浙滬兩省一市蘇州評彈工作領導小組在北京成立 年春陳雲接見蘇州評彈學校師生代表 揚州出土的西漢說唱俑 泰伯廟 無錫三皇廟 早期蘇灘小擺設 民國初年光裕社社員 光裕社全圖 裕社同人建立紀念幢序 姚士章 趙湘舟 王石泉 馬如飛畫像 無錫泥塑清客串 清末女書場 清末...
陶琪不僅在舞台上展示著自己的藝術追求,而且還在南京大學中文系編導碩士研究生班學習導演來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質和藝術修養,為越劇事業的傳承與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人生軼事 拜個好老師 1963年生於蘇州的陶琪有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一口姑蘇女兒特有的柔軟腔調。15歲開始學戲,她嘗試過各種流派的表演。後來在別人的...
《大祭樁》中黃桂英面對丫環春紅被殺害,未婚夫遭誣陷,父親黃璋施高壓,她憤怒、焦急、哀痛、絕望:“俺今死,死不明,李郎怪俺負誓盟”、“俺今死,死不明,李郎怎知我心情”···在迂迴與生死間的情感“障礙”中,黃桂英勃發出慷慨的激情:黃桂英我主意定,拼上命也要上蘇州中!”這是弱女子以整個身心發出...
時青山,祖籍江蘇蘇州,出生於中國北京,中國京劇男演員。出身梨園世家,祖父時小福為清同光年間名旦,“同光名伶十三絕”中飾《桑園會》之羅敷者;伯父時炳奎,工老生後改文場;父親時玉奎,工文淨;叔父時慧寶是著名孫派老生,兼工書法,在昆仲中藝事造詣最高。曾授《徐母罵曹》等諸劇。青山自幼習藝,工...
解放後,一邊寫作,一邊以相當大的精力從事園藝工作。他在自己的庭園裡栽花培草,種植盆景,開闢了蘇州有名的“周家花園”。周恩來、葉劍英、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多次前往參觀,許多外國朋友也不斷登門觀賞。1952年出任蘇州市園林管理處副主任。1953年入江蘇省文史研究館任館員。春,江蘇省人民政府主席到蘇州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