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劉溢,出生於2000年,8歲時就是高中生了。人稱泰安“小神童”。10歲參加高考。玩電腦堪比專家、基於開源linux作業系統定製了一套自己的個性可視化界面,並用來運行編程軟體、QQ、Office、火狐等程式。南科大錄取的首批45名學生之一。2011年7月6日,對於蘇劉溢退學傳聞,南科大校長朱清時說,蘇劉溢是回家調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劉溢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山東泰安
- 出生年份:2000年
神童由來,成長曆程,破格錄取,如何培養,錯位競爭,嚴格複試,錄取南科大,錄取,聞名全國,入讀南科大,南科大生活,退學傳聞,退學澄清,
神童由來
蘇劉溢自稱,自己8歲時,就在Windows幫助檔案下了解了批處理檔案的編寫,在一年多時間裡,又漸漸學會了C語言、BASIC、Pascal、PHP(HypertextPreprocessor)、JAVA、 ASP(ActiveServerPage)等語言的基本語法。
2008年,蘇劉溢基於開源linux作業系統定製了一套自己的個性可視化界面,並用來運行編程軟體、QQ、Office、火狐等程式。
成長曆程
2008年10月的高中校園裡晃動著一個小小的身影,129cm。129cm的身高是因為——他只有8歲。
也許很難想像,這個8歲的小男孩可以和物理老師討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許很難想像,他在7歲時就已經讀完國中課程,獲得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山東省一等獎、希望英語大賽泰安賽區一等獎、“希望杯”數學競賽全國銅獎,給老師修電腦編課件……做到這一切的,正是山東泰安的小神童蘇劉溢。小神童蘇劉溢7歲上國中 8歲升高中
2007年,小溢的父母希望他一入學就上五年級,開始很多學校都不同意接收,最終三里國小同意讓小溢來試讀,結果這段小學生涯只持續了兩天半。7歲的孩子進入5年級,足以讓所有同學覺得新奇,玩耍中小溢摔倒把手跌破了,爸爸媽媽心疼不已,老師也說,小溢的功課都已經掌握,家長可以考慮讓他直接升國中。
7歲,很多國小都不接收,直接上國中能行嗎?當劉媽媽找到博文中學校長王沖時,這個顧慮被打消了。學校組織老師對蘇劉溢進行了測試,後來成為他班主任的數學老師封香,提問他一道考察空間想像能力的立體幾何題目,小溢像回答其他問題一樣對答如流,校長又讓他念一段生僻的古文,小溢也念得有模有樣,這個7歲的孩子讓所有在場的人驚嘆了。入學後的第二天,王校長在校園裡碰到小溢,即興考他一道題目:從1加到100等於多少?小溢不假思索答道:5050。並且詳細解釋了是怎樣得出這個答案的,告訴校長這個問題可以用等差數列的原理解答。而等差數列這個知識點是高中數學教材上才會出現的內容。
小溢在博文的試讀期是三個月,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學校就為他辦理了入學的所有手續,成為和其他同學一樣的正式學生,在“博文杯”三科競賽中,蘇劉溢在全年級300多人中考了第一名。後來,學校根據蘇劉溢的特殊情況,決定成立專家小組,挑選老師為小溢單獨授課,並專門建立檔案,記錄他的每一步成長和成績。小溢也不負眾望,一年內結束了國中全部課程,老師們也認為他達到了可以畢業的知識水平。
經過推薦,2008年9月蘇劉溢進入二中試讀,開學不久就和其他學生一起參加了學分認定考試,在單科總分100分的情況下,小溢物理96分,數學88分,生物95分,其他幾門課成績也都很不錯。考慮到他年齡小、比較好動和接受知識速度快等特點,在經過短期跟班學習之後,學校專門安排老師為小溢單獨授課,經過與家長溝通,把課程設計定為1年半左右,班主任劉芳也告訴記者,蘇劉溢完全有能力掌握高中知識。
破格錄取
成才先要成“人”不可拔苗助長
以蘇劉溢眼下所表現出的能力,已然超越了同年齡段的許多人。但從現實角度考慮,破格錄取,實在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甚至提前進入大學,都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猶記得錢老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以分數論成敗,怕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多年前的少年班以其標誌性人物的出家而宣告失敗。早已說明單純的注重培養神童的知識儲備,不僅造不出傑出人才,甚至連“人”也很難培育出來。
撇開這些不談,即使是蘇劉溢真的破格錄取了。我們誰又能保證他不會“泯然眾人也”?錢老早已經點出眼下大學的要害——沒有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我們不由得想問,無法擺脫行政化宿命的大學,目前連眼下學生之夢想都無暇顧及,誰來保證10歲小神童的成長,保證他不會成為下一個仲永,下一個寧珀?況且單憑其分數的超常而進行破格錄取,看起來,給人的感覺更多的像是一個精緻的商業宣傳?誠然,在蘇劉溢之前,確實有不少偏才怪才被破格錄取,然而無論是蔣方舟還是潘立群,他們所憑藉的都不是高考分數本身。以高考分數的超常而破格錄取本就是對公眾期盼素質教育的嘲弄。因此,我想說,在我們的大學仍然充斥著商業化氣息,我們的教育仍然行走在應試的道路上,破格錄取“高分”英雄,實在是公眾與他個人無法承擔之重。由衷地希望,10歲小神童能夠擁有一個美好而健康的童年。以我之見,成才成大師都是次要的,而成長為一個人性化的“人”則是我們這個時代所應當首先考慮和共同期許的。
如何培養
對於天才少年的培養教育,從科學合理的教育理念出發,“最合適他的反而是最好的”,“因材施教”才是對人才的真正呵護。筆者不是否認山大的教學水平,但對於山大能否真正擔當得起對一名10歲“神童”的大學教育能力,卻心存懷疑。培養“低齡大學生”,是需要修訂修改適合於普通人群的教育方案的,也必須對特招進來的人才配置特殊性的教學人才,甚至還包括一些專門針對“神童”學生的教育規劃、目標設計等。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無從得到山大究竟為接納“小神童”擬準備了那些前期工作,但至少從目前來看,上述準備工作未必充分。
特招天才少年進大學,國內部分院校走在了前列,中科大走得最遠。迄今為止,招收少年班的經歷已達31個年頭,按理說經驗可謂豐厚,也應該有了驕傲和自詡的資本。然而,少年班黨總支書記楊義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聲稱:“對待早慧少年,國內外沒有一套定型的成功模式,這么多年,我們一直在不斷探索,當然,探索中也可能出現一些不足或失誤。”已有三十餘年經驗,竟然還在一直探索,足以說明教育和引導“天才少年”任務之艱巨、教育難度之大、責任之重大。那么,山大作為僅有一次“特招”一名14歲考生的經歷,將打算去“特招”一名才10歲的“神童”,從心理上和“硬體”上恐怕也難言充分。
適合人才成長的教育機制才是最好的教育機制,能不能給予“神童”學生一個最優良的成長和教育環境,不能靠“賭博”心態去蒙,作為教育學生的大學,更不能僅僅為了“面子”和名聲去搞不太符合實際的“勉強特招”。如果山大已經具備了教育和引導好10歲小“神童”蘇劉溢的外在和內在條件,不妨就大膽特招之,以成就一段“不拘一格選人才”的人間佳話,如果條件不太具備就千萬別勉強。“勉強”的特招,也只會“誤人子弟”。
錯位競爭
我們對神童一向崇拜,但歷來只關心“神童”,卻從不在意告別“童年”之後,這群人是否依舊“神奇”。
一個神童輩出的民族,固然可以自詡民智優良;一個神童得到明星般熱捧的國度,誠然可說尊才惜才、不拘一格。但是,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短視而焦躁的心態。若國民教育體系運作良好,各層次人才接連湧現。很難想像,所謂神童還有多少市場。時下,神童之論甚囂塵上,恰反證了常態教育之失敗。現實是,不僅大師無存,即便服務產經的高端人也極度匱乏。
有鑒於此,神童被賦予了更多期待。宛若今日之神童,必是明日之良才。基於此邏輯,具備超常稟賦的兒童,理應得到破格深造機會。但是,請不要忽略一個尷尬現實——神童多是常態教育體制外的產物——蘇劉溢概莫能外。那么,讓體制之外培養的神童,回歸體制之內是否明智?誠可三思!一條或可稱成功的蹊徑,最終通向一條已被證明失敗的路口,難道不荒謬?
事實上,中國所謂神童普遍成色不夠。非有驚天稟賦、耀眼成就,而只是徒有高考高分。甚至,有時連高分都不盡然。蘇劉溢雖離一本線尚遠,卻無妨貼上“神童”之標籤。拼的就是低齡!在固有語境中,“10歲與566分”的組合已然夠格鼓吹。然而,這又有什麼呢?無非是“錯位競爭”的小小伎倆。
嚴格複試
要論培養神童,中國科技大學從1978年就開辦少年班,應該說有相當經驗了。而學校對少年天才的學習、生活進行研究後得出一個重要結論:只有在自然學習負荷下成長起來的“小大學生”,才有可能正常發展。
據悉,在“快樂的童年決定成功的大學生活”的信條下,每一個進入中國科大少年班學習的學生,都要經過複試,以便判斷孩子的童年時代是否屬於自由發展。即便如此,也不能說該種天才培養模式就取得成功,按照該校領導所說,依舊在“探索階段”。所以,山大如果有錄取意向,必須進行嚴格複試,一起讓“神童”擁有一個“成功的大學生活”。
錄取南科大
錄取
在2010年高考中,蘇劉溢是高考最小的考生,566分成績的他,沒有選擇其他大學,而是南下深圳參與了單獨面試,走進了南科大。
雖然這個成績距離山東省理科重點線還差14分,但這個唯讀了兩天半國小、一年國中、一年高中,複習一個月便參加高考的孩子,還是成為人們眼中的“傳奇”。
國內多所高校曾向蘇劉溢拋出橄欖枝,但他的家長看中南方科技大學的辦學理念,毅然帶著孩子來深面試。由南科大創校校長朱清時本人和香港大學教授等專家組成的專家組發現,雖然蘇劉溢在文化基礎知識方面有所欠缺,但數學天賦極高,想像力、記憶力、創造力遠超同齡人。
聞名全國
南科大高校教育探索之路、錄取“神童”蘇劉溢幾乎成為深圳大學城,乃至整箇中國的爆炸式新聞。伴隨南科大教育改革步伐的推進,隨之而來的是響噹噹的“南方科技大學”名字與“神童蘇劉溢”在全國各大報紙頭刊頭條位置出現。蘇劉溢已經成為南科大教育改革的一個“符號”,甚至是“代名詞”。
入讀南科大
經過4年多的孕育籌備,南方科技大學終於獲得“準生證”,並迎來了首批教改實驗班的新生。3月1日,該校正式開學,並迎來了首批教改實驗班的46名學生,其中就包括來自山東泰安的“神童”蘇劉溢。
被這所大學錄取的首批46名學生,分別來自全國十餘個省份。他們中有不少已經是小有知名度的小神童,比如蘇劉溢,這位全國最小的考生去年參加高考獲得566分,第一個被南科大錄取。
據了解,2007年9月,7歲的蘇劉溢被泰山博文中學破格錄取為國中一年級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在2008年暑假統考中,蘇劉溢以優異的成績國中畢業,並順利進入泰安二中高一學習。其間,獲得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山東省一等獎、希望英語大賽泰安賽區一等獎、“希望杯”數學競賽全國銅獎;他還能給老師修電腦、編課件……2010年6月7日,年僅10歲的他參加當年高考。
另據介紹,因為該校辦學目標是一流的研究型大學,不求規模的龐大,今秋招生規模仍控制在150名。教改實驗班學生前兩年不分專業,由學校安排統一的理工科基礎課教學,以及教育部要求的其他課程,包括數學、化學、生物、英語、計算機基礎、政治等。從大三開始,再根據學生興趣和能力來選擇專業,每位學生都會依託一個研究所,在研究所里完成他們的專業和研究。給這些學生上課的是從全球遴選出的一流師資,如中科院院士張景中、陳國良等。
南科大生活
在管理中,南科大不僅為學生提供住宿,更重要的功能在於以學生公寓為生活社區,承擔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與行為養成等方面的教育任務。教學科研一線人員和專家作為學生的輔導員、導師等,也可能與學生們住在一起,共用餐廳、公寓等。首屆學生在減免學費外,每人每年還將獲得社會捐助的1萬元生活補助。
“我很高興,朱校長真好”、“高老師送給我一個2011年檯曆本,還能當筆”、“今天真是很高興,咿呀咿呀呦”……“神童”蘇劉溢在自己的QQ空間內,曬起了在南科大的生活。
蘇劉溢的QQ空間是2010年12月14日開通的,他在空間內添加了很多內容。其中一條是:25日(2010年11月25日),星期四下午,我正在學習,突然發現一個人走到我跟前,抬頭一看,竟然是朱校長。我都沒發現,我學習真認真啊。我很高興,朱校長真好,竟然能在百忙之中來關心我的學習情況。
“7日(2010年12月7日),星期二上午,幾個教授來南科大,在五樓宴請賓客,老師們也邀請了我。西餐雖然不如西紅柿炒雞蛋好吃,但是也不錯。我就成了唯一一個不談話,但是卻吃得很多的人……”
據蘇劉溢的爸爸介紹,蘇劉溢和母親到達南科大以後,父子兩人經常網上視頻聊天。
2月28日下午,記者撥通了蘇劉溢爸爸的電話。蘇爸爸說,春節前,蘇劉溢和媽媽回到泰安。在與父親聊天中,蘇劉溢一直在說南科大很好,自己對學校很滿意,環境很好,老師對他也很關心。
一直關心蘇劉溢的還有泰安二中的封老師,她是蘇劉溢的高中老師。封老師告訴記者,半年來,她心裡總感覺蘇劉溢一個人在學校太孤單,沒有同學,沒有正常的上課、下課、休息。現在,教育部同意南科大招生,她為蘇劉溢感到高興,因為他有新同學了,“畢竟蘇劉溢是去上大學的,而不是自學。”封老師表示,她相信蘇劉溢能很快適應大學生活。
退學傳聞
前段時間南科大山東籍的一名學生退學鬧得沸沸揚揚,這廂事件未平,另外一邊,6日南科大邀請教授、學生及家長討論學校發展規劃的座談會上,又少了一名學生的身影,他就是11歲來自山東泰安的小神童蘇劉溢。對此,校長朱清時說,蘇劉溢確實回家了,但絕不是退學。
神童上課不走尋常路
3月21日,南方科技大學終於正式開課,有個記者混進教室,去聽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唐淑賢給南科大學生上的第一講。當時,在教學樓303室中,記者就發現和哥哥姐姐們上課時的認真勁不一樣,年僅11歲的大一新生蘇劉溢還是顯示出了小孩子的好動。上課時,他不時地用筆在腦袋上摩擦靜電,然後把筆放在隔壁的女生頭髮上,看她的頭髮直立起來,或者自娛自樂地用手彈小姐姐的頭髮。不過,任小神童怎么弄,人家就是“巋然不動”地聽課,不理他。接著蘇劉溢又開始玩手機,還不時把人家書包的傘抽出來又放回去。而他的眼鏡,也被他取下來再戴回去,一副很難消停的樣子。
南科大的學生(小仁)告訴記者:“有很多傳聞說我們排斥蘇劉溢,其實並沒有,我們都是儘自己的努力去愛護和照顧他的。”但小仁也告訴記者,這個小朋友上課經常會有一些詭異的行為,像愛走動,不專心,總是會做出很多常人無法理解的舉動。
幾名學生都說,蘇劉溢其實也和那名退學的學生一樣,很少來上課,並也在前一段時間就不在學校了。學生反映說,蘇劉溢都是在他自己的公寓裡自學。大家普遍反映小朋友難融入他們的生活,並沒有人排斥他。
特殊的孩子特殊對待
對於小神童的離開,朱清時極力否認,蘇劉溢不是退學,是暫時回家了。朱清時說,根據他的了解,蘇劉溢確實在和哥哥姐姐們一起上大課的時候,比較不適應。
“他才11歲,也沒在國小和中學上過學,都是靠自學,確實是比較特殊的。”朱清時語重心長地說,不難看出他對小神童的疼愛。他說,蘇劉溢是一個很有天賦的小孩,他確實在生活和學習上都有不太適應的地方,所以學校決定對他採取特殊的照顧和特殊的培養方式。
學校會固定派老師對他進行教學,並把學習情況進行反饋和總結,再繼續制定下一步的教學目標。“對於所有的孩子,特別是他,不能一刀切。”朱清時說,對於蘇劉溢就是要用特殊的辦法,目前,先讓他回家調整一下,然後學校會針對他的情況,對他採取特殊的培養方案,會尊重他自學的方法,不能強制他。
退學澄清
退還是留,對於被譽為“神童”的南科大學生蘇劉溢及其家長來說,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繼一名山東籍學生退學之後,南科大的第一位學生蘇劉溢最近也離開了學校。無論是南科大校長朱清時,還是蘇劉溢的家人都表示,蘇劉溢還沒有正式退學。只是對於未來,一切都是未知數。
南科大新聞辦公室發言人藍海老師已經看到了很多有關蘇劉溢回家的報導,對此他覺得非常奇怪,“孩子只不過是想家了,回趟家,之前也好久沒有和父親團聚,就這么點事情而已。”藍海覺得,不少人都把此事放大化了。而對於蘇劉溢,藍海告訴記者,學校採取了很多特殊、有益有針對性的教育方式,盡最大的努力在培養他,更不會拋棄這個孩子。
雖然蘇劉溢退學的言論被闢謠,但還是受到了廣泛關注。在藍海那裡,記者感覺到,也許蘇劉溢是南科大的第一個學生,還是個十一歲的可愛“小神童”,所以他對蘇劉溢感情特別深。而當他面對社會上對蘇劉溢的過分關注時,他又覺得非常不理解。據藍海說,對於蘇劉溢的培養,校方下了很大功夫。而且朱清時原本也在中科大,中科大又培養過很多優秀少年班學生,所以有足夠的經驗和能力來培養蘇劉溢。“考慮到之前蘇劉溢基本上都是自學,所以對他的管理也就相對更自由些。”但同時,藍海也表示這並不等於對蘇劉溢進行“放養”,“別看他小,這孩子自學能力很強,而且也很努力。你想想,一個十來歲大的孩子,誰能坐在那裡半天,看一本有機化學?而且孩子的知識面也很廣,很多時候連我們這些大人都覺得自愧不如。”
對於蘇劉溢的教學,藍海也向記者介紹了一些情況。“現在很多國內外知名教授專家都想要蘇劉溢做自己的門生。”但考慮到蘇劉溢年紀還小,目前包括他母親在內都在慎重考慮,“我們現在能給他的就是儘可能好的環境和機會,現在只要有知名教授來,都會給他機會和那些教授交流,培養他的興趣,蘇劉溢還小,可塑性強,這么做也是以便讓他更好的選擇發展方向。”
同時,藍海也表示,目前媒體對於蘇劉溢過度關注,甚至有點放大化了,其實對蘇劉溢並沒什麼好處。藍海覺得,蘇劉溢才十一歲,雖然有母親陪讀,但作為一個正常的孩子來說,光是母親的關愛,滿足不了孩子對於親情的需求,因而想家、想父親、想親友的情況下,回家也很正常。但當此事被擴大化後,肯定會影響到蘇劉溢一家的正常生活。“我們想培養的是一個完整的人。”
蘇母:他在南科大上課不是很高興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蘇劉溢的媽媽劉欣欣不斷強調,南科大校長朱清時以及老師們很器重蘇劉溢,也對他很好。
“我們暫時離開,主要還是小孩不適應。”劉欣欣強調,蘇劉溢的年齡太小,還不是很適應長達數小時的大學課堂,但她也指出,這不是因為蘇劉溢不懂,反倒是因為他學得比較快,覺得老師教得比較淺,“只聽了一下子就覺得無聊,想先離開。”
劉欣欣一直強調,這次離開並不意味著退學,只是回家調整調整,目前還和校方保持聯繫。雖然她一再表示主要的原因還是小孩無法適應。她說,因為年齡的差距,蘇劉溢在課堂上有些舉動並不為其他學生所理解,而她一直以來的觀點就是,孩子應該在快樂中學習。
“現在他覺得在南科大上課不是很高興,如果他年齡稍大,我會要求他堅持下去。但現在他還是一個小孩子,可能確實不適應這種模式。為了保持他學習的樂趣,我認為還是應該回來調整一下。”劉欣欣說。
中學老師:他的學習是跳躍式的
“蘇劉溢這樣的天才並不多得,是我們國家的財富。我們都有責任把他培養好。”封香是泰山博文中學的數學老師。2007年,學校領導帶著一個小孩來到她面前,讓她出幾道題測試一下。結果出乎意料,這個不到10歲的小孩竟然連很多高中的知識都懂。於是,7歲的蘇劉溢成為博文中學初一年級的學生。
“我們這裡的老師、學生跟他關係都非常好,把他當小弟弟看待。”封香說,蘇劉溢有點調皮,還曾經做過惡作劇,有一次他提前下課,在門外把門鎖住了,讓全班同學哭笑不得。“教這樣一個小孩,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他的學習是跳躍式的。”封香說,為了讓蘇劉溢學得更好,學校還專門成立了教師團隊。一年之後,蘇劉溢就離開了博文中學,到泰安二中讀高中了。
離職老教授:
心在流血
臉在流淚
昨日,一名曾參與南科大籌辦,但目前已經離開南科大的老教授告訴記者,關於蘇劉溢離開的事情,他很早就知道了,“最終聽到他離開的時候,我的心在流血,臉在流淚。”這名教授自稱一直與蘇劉溢家長保持著聯繫,並說蘇家從一開始就覺得學校教學方面有些不足,比如師資的變動等。
這名教授認為,“沒有真正好的教授,你休想忽悠蘇劉溢。對於他那樣一個神童,你講得不行,他十分鐘都坐不住。”
該教授進一步尖銳指出,在南科大籌辦初期,因為一些辦學理念和具體做法的不同,導致一些教授的離開,很多工作沒有很好開展,現在又以非常快的速度招聘人才,“很可能會使這支教師隊伍質量參差不齊,找不到高質量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