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變嫦,女,山西省忻州市解原鄉解原村人,國家一級演員,晉劇名家牛桂英高徒。專攻青衣,其唱腔沉穩質樸、溫和委婉、細膩和潤、韻味清純,表演情真意切、端莊大方、雍容華貴。是唯一一位在職的牛派聲腔藝術的繼承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蘆變嫦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忻州
- 職業:晉劇演員
- 畢業院校:山西省戲曲學校
- 代表作品:《打金枝》《算糧》《教子》
- 主要成就:晉劇牛派藝術繼承人
個人簡介,藝術經歷,藝術風格,藝術傳承,代表劇目,
個人簡介
蘆變嫦(國家一級演員),山西忻州人,1972年考入山西省戲曲學校(山西省戲劇職業學院)主攻青衣花衫。在校期間受到了牛桂英與田桂英等老師的親歷傳授,七年坐科,三年實習,為她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先後主演了《打金技》《箅糧》》《教子》《蘆花》《走山》《祭樁》等傳統劇目,由蘆變嫦主演的《紅娘子》在劉元彤先師的執導下,1979年赴北京參加了國慶三十周年獻禮匯演,獲得了從藝以來的第一個表演獎項,同年加入了山西省戲劇家協會,1982年,蘆變嫦以優異的成績榮凋到山西省晉劇院,從此步入了一個人才濟濟,名家薈萃的藝術殿堂。蘆變嫦憑著自己對藝術的執著與謙和親善的品德深受長輩、老師、同行們的厚愛,在省晉劇院長達29年的時間裡,她以端莊大氣的扮相,雍容穩重的表演和頗具韻味的演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為了提高演唱水平,使自己的藝術風格更加鮮明,歸入名門流派,於是在2006年正實拜在牛桂英門下,當人們看到牛派藝術薪火相傳,一個素有“雲遮月”之雅寓的牛派聲腔又添一位弟子的時候,梨園界無不稱喜道賀,從而蘆變嫦的藝術成就也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蘆變嫦在從藝的三十多年裡,先後主演了大小劇目幾十齣。1982年榮獲全省中青年演員調演一等獎,1984年榮獲振興晉劇調演二等獎,同年被省文化廳推薦為第六屆中華全國青聯委員。,蘆變嫦很少言談,從不張揚,為人親和,紮實勤奮的藝術品德,在同行中,有著很好的人緣。被人們稱為是德藝雙馨的表演藝術家。近年來蘆變嫦精心專研牛派藝術,她的演唱越來越受戲迷觀眾的喜歡和愛待,同時也得到了師傅的肯定,牛桂英老師在眾多第子中把蘆變嫦列為首選傳承人,如今她雖以人到中年,但為了牛派藝術的傳承她以然做著堅持不泄的努力。
藝術經歷
1972年,12歲的蘆變嫦從忻州考入山西省戲曲學校(今山西戲劇職業學院)表演班。主攻青衣閨門旦。牛桂英時任山西省戲曲學校校長併兼任老師,蘆變嫦的傳統戲劇《打金枝》從吐字、發聲,到眼神、指法、身段,就是牛桂英的口傳身授。並為蘆變嫦編排了晉劇《蘆花》《走山》等戲。她在戲校7年坐科,3年實習打下了良好的演藝基礎。1982年,蘆變嫦以優異的成績調到山西省晉劇院。
1984年,山西省晉劇院組建中路梆子青年培訓班,蘆變嫦以青衣主演入編。但由於工作需要,她被留在老團。這期間,蘆變嫦大部分時間都是為王愛愛、田桂蘭、馬玉樓、冀萍、劉漢艮等老藝術家配戲,但她從來都是一絲不苟。同年四省振興晉劇調演,田桂蘭、王寶釵主演《杏花仙子》,變嫦扮演菊嫂一角。儘管參賽名單沒有她,可評審一致通過給變嫦評了二等獎。之後在田桂蘭主演的晉劇《審冦珠》中,蘆變嫦扮演了李妃。當時演李妃的小旦演員生病沒人能上台,田老師就親點了變嫦。因為從沒演過小旦,蘆變嫦有點擔憂,但田老師卻說“我知道,你能演”,這充分表明了田桂蘭對變嫦的信任與肯定。蘆變嫦並沒有因一次次錯過了得獎機會而出現心理累贅,而是始終按照人民藝術家的標準,堅持在一線演出。蘆變嫦曾說過:“我不後悔,在老團能和更多老藝術家們同台演出學習,讓我終身受益,同時也學到了別人沒有機會學到的藝術精髓。”
藝術風格
蘆變嫦經過潛心向牛桂英老師問藝,加上自己從藝以來的積澱,在繼承牛派聲腔上突飛猛進,許多唱段已習練到“亂真”的程度,受到了諸多專家的好評和眾多戲迷的熱捧。
蘆變嫦扮相端莊,身段規範,唱腔從容,除演出過許多傳統劇目外,還在從藝早期(22歲)移植演出過京劇張派(張君秋)名劇《望江亭》。《失子驚風》(飾胡氏)是蘆變嫦的代表劇目,為表現胡氏“得子”、“失子”、“尋子”時的那種“喜而急”、“急而驚”、“驚而瘋”的神情與心緒,她運用了大量瘋步功、眼神功和水袖功,達到了“看過一次,半月誇口”的藝術高度。她不爭角色、不搶戲,無論遇到什麼角色都會認真琢磨,被老藝術家們評價為“演戲得體大方,吐字清晰,刻畫人物準確”。
藝術傳承
蘆變嫦在其愛人山西省晉劇院資深鼓師田晉平的支持和鼓勵下,一直追隨著牛桂英老前輩精湛的表演藝術,她根據自身條件,悉心學習、苦心鑽研,虛心求教,經過多年的演出實踐,蘆變嫦對“牛派”藝術的理解日深,在《打金枝》《算糧》《教子》等戲中,觀眾都能明顯體味到“牛派”藝術的風韻。被譽為與栗桂蓮、楊愛蓮、陳轉英齊名的戲曲明星。
2006年初冬,蘆變嫦在原山西省文化廳副廳長、戲劇理論家郭士星的支持和協助下,在山西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山西省戲劇家協會、山西省戲劇研究會、山西省晉劇院等部門和單位的關心下,於2006年12月正式拜在了晉劇前輩表演藝術家牛桂英的門下,開始成為晉劇牛派藝術的正宗傳人。年近半百歸正途,這是蘆變嫦本人和梨園界的一件盛事。蘆變嫦對待晉劇藝術的態度一貫是堅持不懈、孜孜以求、精藝求精。新專輯的出版發行不僅是她個人的殊榮同時也是牛派青衣行旦中的榮耀。而此次拜師,也讓蘆變嫦有了對“牛派”藝術傳承的責任感 ,她表示“一定要苦學苦練,絕不能讓‘牛派’藝術失傳”。
晉劇於2006年5月20日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牛桂英,於2007年12月29日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青衣牛派藝術是與鬚生丁派藝術(丁果仙)同時代產生的晉劇流派之一,影響十分廣泛。牛派藝術在蘆變嫦的努力下一定能夠得到很好的繼承和繁衍發展。
代表劇目
《太子劍》中飾武則天
《狸貓換太子》中飾李娘娘
《杏花仙子》中飾菊嫂
《蘆花》中飾李氏
《打金枝》中飾沈後
《走山》中飾曹玉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