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春縣李時珍紀念館

蘄春縣李時珍紀念館

蘄春縣李時珍紀念館,位於蘄州城東南面風景秀麗的雨湖之濱,占地80畝,由李時珍紀念館、李時珍墓地、李時珍醫史文獻館和藥物園四部分組成,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館由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館名,為仿古(明代)建築群,氣勢恢弘,錯落有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蘄春縣李時珍紀念館
  • 地理位置蘄州城東南面風景秀麗的雨湖之濱
  • 占地面積:80畝
  • 景點級別: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景點,歷史意義,地圖,

簡介

館內陳列大量珍貴的醫學資料、藥物標本和郭沫若、鄧穎超、方毅等同志的題詞,並珍藏中外《本草綱目》版本十餘種,以及古今中外介紹李時珍的醫藥書籍、文獻資料和報刊雜誌等等。紀念館自1981年4月對外開放以來,平均每年接待中外遊客40餘萬人次。
李時珍紀館位於風景幽美的文化古城蘄州,孕育了無數文壇才俊。中國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就出生在這裡,被達爾文稱之為:“東方的醫藥巨典”、“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的醫學巨著《本草綱目》,從這裡誕生並傳向世界各地。
李時珍熱愛雨湖,他瀕湖而居,瀕湖而葬。占地面積近80畝的李時珍陵園位於雨湖岸邊,與李時珍的誕生地瓦硝壩隔湖相望。遠在元代,“雨湖漁舫”就是“蘄陽八景”之一。1982年,國務院將李時珍墓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又對李時珍陵園進行了精心修葺、裝點,使之成為一個亭台錯落有致,藥園碑廊交相輝映,占地面積約80畝的仿明建築群。

景點

紀念館仿古大門上鑲嵌著鄧小平於1987年7月8日親筆題寫的館名。進入館內,本草碑廊是第一重院落,兩旁白色牆壁上嵌著96塊黑色大理石。石上刻有著名畫家蔣兆和1983年所畫的李時珍像、明末清初著名文學家顧景星撰寫的《李時珍傳》、明代文壇泰斗王世貞的《本草綱目序》以及從《本草綱目》上選下來的128種本藥圖。在碑廊的最後,還刻有李時珍次子李建元的《進〈本草綱目〉疏》和配詩的“蘄陽八景”古圖,細細品來,韻味無窮。
大理石紀念碑上高高矗著李時珍半身大理石像。在最高一屋平台上,李時珍夫婦合墓及其父母合墓皆用青石徹成橢圓形封上堆,平台兩側建有瀕湖亭、東壁亭、回春閣,緬懷醫聖。

歷史意義

紀念館的展覽形式以封閉通櫃為主,配以室內採光設備,展品主要有歷史文物、文獻、藥物標本、圖表、照片、畫像、雕塑等1000餘件,形象系統地介紹了李時珍的生平和《本草綱目》的偉大成就。藏品中有諸多古籍善本,尤以《本草綱目》自明清以來的各種版本彌足珍貴。此外尚有多幅古字畫和近現代名人字畫,這充分體現了歷史名人紀念館的收藏特色,融紀念性、專業性、科學性於一體

地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