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春採茶戲是湖北省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中國戲曲藝術寶庫里,有一朵絢麗的小花,大別山麓的鄉村里生長、開放,散發著那獨具的泥土清香,就是鄂東地區頗有影響的蘄春採茶戲。蘄春採茶戲是湖北蘄春地區人民生長期的生產勞動過程中創造出來的。主要唱腔來源於“茶歌”和“畈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蘄春採茶戲
- 地理標誌:鄂東地區
起源和發展,傳統劇目,演唱特點,樂隊伴奏,舞台演出,青陽腔,
起源和發展
蘄春縣位於湖北東陲,大別南麓,長江中游北岸,東與廣濟、黃梅、安
徽宿松縣接壤,北界英山、安徽安徽太湖兩縣,西與浠水縣毗連,南懷陽新縣、黃石市隔江相望,境內有山有畈,故分“山區”、“畈區”,據《蘄州志》記載,早在唐代,蘄春便盛產茶葉,州官每年皆以香茗進獻朝廷。山區茶農每逢採茶之季,總愛“對山歌”或男友對歌,或這山採茶人與那坡採茶人對歌。山歌內容多為男友愛情和農村生活中的見聞。唱詞來源常是“見山唱山”,“見水唱水”,說張三就唱張三”,“道李四就唱李四”頗具口頭即興創作特點。長期以來,在“採茶對山歌”的活動中,逐漸形成許多特有的唱腔曲調,人們稱它為”蘄春採茶調。在畈區,老百姓則有這樣的傳統:每逢插秧委節,農民總要專門請人在田岸上為插者唱歌。所請者為四人,一人主唱兼擊鼓,其餘三人隨鼓鑼伴奏。主唱者先唱四句吉祥詞語開頭,稱為“開秧門”;接著便是唱山歌(這種山歌的曲調有別於採茶山歌),由主唱者領唱,敲鑼者及插身的鄉親們擔任“幫腔”。若遇兩姓家族或兩個垸子的人在一畈上插秧,便會出現“對山歌”的熱鬧場面。用於以上活動中的唱腔曲調,老百姓稱它為“蘄春畈腔”。由於插秧委節時間長,而所唱內容及歌詞又不能天天照舊重複,歌者便引來民間說唱本和戲文中的唱詞片段,藉以更新歌唱內,於是畈腔便不自覺地進入戲曲領域。隨著生活內容的豐富和文化的發展,採茶調和畈腔逐漸流傳開來,人們根據採伐茶調和畈腔進行填詞,由一個或兩個人按照不同的人稱演唱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後來,又由幾個或十幾個人,按照不同的人稱演唱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後來,又由幾個或十幾個人,按照不同的角色化裝後,穿上“服裝”,演唱一個情節比較完整的故,把它搬到台上,老百姓稱之為“蘄春採伐”或“蘄春采子戲”。或“蘄春采子戲”。由於演唱中常用“幫腔”,幫腔中又多有“喔嗬”之聲,因此,人們都稱蘄春採茶戲的唱腔為“蘄春喔嗬腔”。
清代乾、嘉年間,蘄春採伐盛行鄉里。當地民間每逢節日、廟會、迎親嫁娶、生日做壽,都愛請戲班唱採茶戲。據蘄春縣《文化志》主編錢雁賓講,他曾在陳詩的故鄉檀林河見到一冊光緒版的線裝書——《?余碎金》(因年久蟲蛀,該書封面僅剩“余碎金”三字),書中載有陳詩與蘄春採茶戲的故事。陳詩,清代著名學者,蘄春縣檀河人,乾隆年間,任工部虞衡司主事,廣有著述。有一年正月十五,檀林河朱、劉河姓族人請來戲班唱採伐。朱姓人說朱家出了個朱元璋,要唱朱元璋的戲;劉姓人說劉家有個漢劉邦,要唱劉邦的戲。觀眾早已去集戲場,兩姓族人卻爭執不下,互相械鬥起來。為了戲早點開鑼,他們備酒請陳詩評理。當時陳詩正告老在家閒居,於是應請前往排解糾紛。一番勸解之後,陳詩當即提筆為朱,劉兩姓寫了副對聯,貼在草台兩柱上(可惜《?余碎金》一書於十年浩動中焚毀,此對聯錢雁賓已記不起來),兩姓爭鬥終休,重歸於好,共請紅班演唱蘄春採茶戲,一同歡慶新春。
據《蘄春縣文化志》資料記載,被譽為鄂東“滑稽之雄”、湖北民間文學中著名的機智人物代表者、太平天國約士(相發於清朝舉人)陳仰瞻《綽號陳細怪),曾為家鄉株林河上演蘄春采茯戲贈與對聯,並讓人貼在戲台兩邊的柱子上。其上聯是“喜看戲台前張二女趕會”,下聯是“恐怕家庭里於老四拜年》這類劇目早在鹹豐年間就是蘄春採茶戲的常演劇目,還說明上述二劇的劇情在當時巳是家喻戶曉,盡人皆知。
民國年間,國民黨當局曾把采戲列為“花鼓淫戲”明令禁演。許多藝人因唱採茶戲被打被抓。然崦,老百姓卻非常喜愛採茶戲。至民國十六年,蘄春縣張旁榜、檀林河、童畈、高新鋪、桐梓河、獅子口、鼓思橋、橫車、清水河、漕家河、竹瓦等地,都有採茶戲班。蘄春採茶戲因此廣為流行,鄉間農民我會哼唱幾句喔嗬腔。
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視采戲這一傳統的民間戲曲藝術。1957年,蘄春縣文化館把縣內各地的採茶藝人請到縣城,又從當時的湖北藝術學院請來王民基等專業音樂工作者,他們共同整理出《方卿拜壽》、《蕎麥粑趕生》《白扇記》、《牌環記》、《吐絨記》、《砂子崗》等80多出蘄春採茶戲的傳統劇目,記錄了蘄春採茶戲的各類唱腔,並稱植了一些反映現代生活的新劇目,讓採茶戲這一傳統藝術為新社會新生活服務,使她煥發出新的藝術光彩。同的,由著名蘄春採茶戲藝人徐德清、彭義賓等人組成蘄春採茶戲劇組,參加黃岡地區代表隊赴省會演,他們在漢演出了反映擁軍優屬的小戲《三換肩》,受到了與會代表發好評。
1960年,蘄春縣黃梅劇團曾挖掘整理蘄春採茶戲傳統劇目《樓台會》將喔嗬腔配上民族管弦伴奏,參加湖北省專業劇團教學會演。該戲在漢上演後,一度引起省、地領導和專業音樂工作者的極大興趣。
1962年,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王少舫率安徽省黃梅戲劇團來蘄春演出。他們利用演出間隙,觀看了蘄春縣建築工程隊業餘採茶劇協和演出的(魚網會母)。觀後,王少舫對劇中胡金蓬為母親扇扇子這一傳統表演程式很感興趣。座談時,王少舫讚不絕口地說:“胡金蓬替母親打扇這一表演程式,技巧不多,表演樸實,用在劇中,動作優美,很有生活氣息,給人看了感到自然,貼切。從這個戲裡,我們撲克到了蘄春采戲傳統表演藝人的特地結合起來,是一個很好的啟示……”27年後,在湖北省首屆黃梅戲藝術節中,安徽省黃梅戲劇協和民演孫懷仁,興致勃勃地和筆 才一起回憶當年在蘄春觀看採茶戲的事。她談笑風生,邊“做”邊說:當時我看到劇中小姐下樓時,怎么老是雙手高舉過頭,間隔一尺多遠,同時屁股翹起,向後一步一步地退著。對這樣的‘下樓’,我當時很不理解。後來下鄉演出,發現農村用的樓梯都是可以搬動的‘架子梯’,農民下樓時,確實是退著下的。我這才大悟——原來你們蘄春採茶戲橄人的表演都是有生活依據。……”
1965年,蘄春縣黃梅劇團又用喔嗬排演創作居目——現代小戲《鳳凰橋》,在青石區上演之後,把它定為赴黃岡地區會演劇目。
1973年,蘄春縣文工圖(蘄春縣黃梅戲劇團於1966改為文工團,1978年又改為黃梅戲劇團)排演了蘄春採茶戲《金鳳山》,並以此參加黃岡地區專業劇團他作劇目調演。1974年,該團還用喔嗬腔移植京劇《平原作戰》選場,錄音後,在中央廣播電台二台的《對台灣同胞廣播。”但是,在整體“文化在革命 ”的十年中,大批的古裝對劇目被誣衊為“封、資、修黑貨”而遭到批判和禁演,一大批傳統採茶戲的劇本被查抄焚毀,一些演唱過古裝採茶戲的藝人也遭到不同程度的迫害。蘄春赤東區童畈村採茶藝人童天星,因在田間隔口哼唱幾句傳統戲唱腔,就被大隊革委會的幹部批頭號了好幾天。當時,農村中可謂“‘茶花’凋零,鑼鼓匿聲”。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文藝政策又回來了。一時間,業餘採茶劇團如雨後春筍般地冒了出來。新演員紛紛出外求師;老藝人有拿出收藏多年的劇本,有的趁自己健在,口授筆傳,將“肚子”里的台詞、唱腔和盤托出。老藝人徐德清、鼓義賓、黃來順等一時應接不暇,連廣濟縣梅川鎮業餘採茶劇團的演員也來拜師學藝。一批又一批蘄春採茶戲新秀湧上舞台,一大批傳統劇目又恢復上演了,蘄春採茶伐又興旺起來。
自1981年以來,蘄春縣張榜、大公、蔡受、蓬花、獅子、官河、上五松、石馬、黃廠、清水河、橫車、赤東、童畈、金牛洞、高新鋪等地,先後都有了業餘採茶戲傳統劇目重新活躍在舞台上。有些採茶劇團,不僅在節日裡為民眾演出,而且在農閒時闖縣城,跨進縣文化館的大門,登上“大雅之堂”,引骯高歌,舒袖曼舞,甚至還應邀到外縣演出。
1984年,湖北省戲劇工作室光誠、王俊二位老師專程來蘄春為採茶戲錄音。翌年,蘄春縣文化志辦公室派筆 才下鄉採風調訪。1987年,筆者與蘄春縣廣播站(現為廣播電台)文藝編輯童鳴一起,將調方材料及採茶戲的唱腔錄音地編製成五個專輯的錄音帶,在春節期間各地播放。
奇怪的是,正當電視、電影、流行歌舞等對戲劇猛烈衝擊之時,農村中,許多是男女老少卻酷愛這土生土長的蘄春採茶戲。烈日下,寒風裡,稻場邊,土台前,老婆婆,老爺爺,搖蒲扇,提烘籠,睜著眼睛,豎著耳朵,張著嘴巴,看採茶看得是這樣的入神,聽喔嗬聽得那般津津有味。穿著西裝的小伙子們卻手提以卡錄音機,坐在台邊專門來錄音。姑娘們回到家裡,還常常打開錄音機,跟著錄音帶哼上幾句喔嗬腔哩!更為人感人的是,一位大學畢業分配在遠洋輪上工作的海員,為了錄下一盒蘄春採茶戲的唱腔磁帶,竟步行三十餘里,一連看了三場採茶戲,他告訴演員們,他要把錄音帶帶到遠洋輪上,隨他飄洋過海,到處播放。這是對鄉音的偏愛,是對李時珍故鄉民間文化藝術的眷戀,是蘄春採伐戲這各古老質樸的鄉土術昧力遺愛於她的子孫後代。
傳統劇目
蘄春縣採茶戲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的傳統劇目。據老藝人徐德清、鼓義賓等人講,蘄春採茶戲年上演的傳統劇目,亦有“三十六大回,七十二小回”之說。
三十六大回是:
《牌環記》、《金釵記》、《羅帕記》、《羅裙記》、《白扇記》、《玉帶記》、《菜刀記》、《吐絨記》、《槐蔭記》、《雞血記》、《毛洪記》、《烏金記》、(上、下本)、《雙趕子》、《雙插柳》、《青風嶺》、《青龍山》、《白市樓》、《葵花井》、《嚴月燈》、《清官冊》、《血掌印》、《胭脂血》、《秀水橋》(上、下本)、《告經承》(共三本)、《方卿拜壽》、《月牆破境》、《李益賣女》、《竇氏賣身》、《梁祝姻緣》、《蕎麥粑趕生》、《李廣大過門》、《范易佑打官房》、《儲學富告堤霸》。
以上劇目,有的藝人把“上、下”本算作兩回,而把《告經承》三本算作一回;有的藝人則把《告經承》三本算作三回,而把“上、下本”算作一回。總之,兩種算法指皆使大戲劇目成為“三十六”之數。
七十二小回是:
《遊春》、《觀燈》、《採桑》、《辭店》、《瞧相》、《辭年》、《拜年》、《吃醋》、《反順想》、《打瓦》、《上竹山》、《反情》、《單過界嶺》、《雙過界嶺》、《打豆腐》、《打豬草》、《補背褡》、《十不清》、《種麥子》、《釣蛤蟆》、《滾竹兒》、《打哈巴》、《拷春紅》、《滾露水》、《雲樓會》、《桃花洞》、《逃水荒》、《游蘇州》、《送香茶》、《上河洲》、《賣綿紗》、《賣雜貨》、《秧大麥》、《爭茶園》、《三字經》、《鄉荷包》、《染羅裙》、《砂子崗》、《苦媳婦》、《撇芥菜》、《糍粑案》、《臭肉兒》、《龍袍記》、《打花魁》、《站花牆》、《織綾羅》、《螺絲鬏》、《張三打連》、《葛麻寫退》、《汪氏勸夫》、《藍橋汲水》、《機房教子》、《平貴回窯》、《春香鬧學》、《十月懷胎》、《細姑勸嫁》、《姑嫂打賭》、《細和尚挖茶》、《張古董借妻》、《海螺墩揀子》、《王瞎子捉姦》、《孫瞎子鬧店》、《裴瞎子算命》、《張三下南京》、《葉春發辭院》、《毛子才背凳》、《毛師娘吃醋》、《鐵板橋點藥》、《二百五過年》、《張德和辭店》、《青龍山玩會》、《張先生討學俸》、《懶婆娘懶燒鍋》。
以上小戲劇目實際上為76回。超出之數,是誤傳,是“稱值品”,還是後來採茶戲藝人們的“新作”,現今尚不得知。
演唱特點
唱腔:蘄春採茶戲的唱腔分男腔和女腔。男女腔又各分〔三眼〕、〔二眼〕、〔對詞〕、〔二行〕、〔火工〕、〔嚎啕〕、〔倒板〕、〔四平調〕、〔回魂腔〕以及小調等。
〔三限〕:4/4拍子,一板三眼。演唱時,速度較緩慢,長於抒情敘事。常用在戲中。
〔二眼〕:又稱〔跨門板〕,2/4拍子,一板一眼。演唱時,速度比三眼稍快。節奏上。第一句第二小節的第一拍都要休止一整拍或半拍。二拍常於敘事。多用在大戲中。
〔對詞〕:蘄春採茶戲中的〔三眼〕、〔二眼〕、統稱〔眼腔〕。〔眼腔〕中男女對唱時的一種唱腔形式稱為〔對詞〕記譜時為2/4拍子,演唱時,速度為中速偏慢。多用於劇中男女雙方抒情性或問答性的對唱。
〔二行〕:有的藝人稱它為〔二琴〕。記譜時為2/2或2/4拍子。是劇中人激動訴說時經常採用的唱腔。
〔火工〕:又名〔快板〕。1/4拍子,有板無眼,有時隨劇情唱詞內容變化的需要,突轉為快速的1/8拍子。常用於劇中人惱怒、驚慌、緊張等情緒時的演唱。
〔嚎啕〕:前部分為4/4拍子或2/4拍子,後部分為散板形式。多用於劇中人悲傷哭泣時的演唱。
〔四平調〕:又名〔花鼓腔〕、〔四馬回堂〕。記譜為2/4拍子,一板一眼。在劇中常用來描景抒情,表現劇中人愉快、喜悅的心情和歡樂的情緒。
〔回魂腔〕:又名〔落魂腔〕。2/4拍子,一板一眼。傳統劇目中鬼魂出場時唱它。演唱中,鑼鼓伴奏時去掉小鑼,改用馬鑼,與大鑼、拔一起演奏。
小調:分兩種。一種是小戲中所唱的小調。這種小調的曲名多以戲名來稱呼。如小戲《討學俸》、《打豆腐》、中所唱的調,曲名就叫〔討學俸〕、〔打豆腐〕;一種是大戲中所唱的小調,如《槐蔭記》中仙女們織絹時所唱的《五更鼓兒》,曲名就叫〔五更鼓兒〕。
演唱特點:
(一)“真”、“假”嗓音結合。由於蘄春採茶戲唱腔的音域很寬,加之演了歷史中有女角男扮的傳統,所以演員我運用“真”、“假”嗓結合的方法進行演唱,其效果既然似傳統京劇小生的唱法。它在真、假聲區的轉換和換聲點的過渡方面,比京懦 小生傳統唱法來得自然流暢,且音色的亮度和氣質的粗獷都優於京劇小生的傳統唱法;但又不及何氏的發聲科學,氣息充沛,音色優美,透明圓潤。可謂優於前而遜於後,其實際音響效果介乎兩者之間。
(二)咬字採用鄉音。藝人們(包括其他縣藝人)在演唱蘄春採茶戲時,咬字吐字皆採用蘄春鄉音,其唱腔曲調與語音調值十分吻合,加上腔中裝飾音和上、下滑音的運用,韻味別具一格。聽來圓潤流暢,質樸親切,地方風格濃郁,而且通俗易懂。
(三)幫腔加襯詞的演唱形式。[三眼]和[四平調]等腔的首、尾句以及“甩腔”、“邁調”的句末,演唱時出現幫腔形式(早期的幫腔由鑼鼓伴奏者擔任。後來,在演員較多的戲班裡,常由三、五名演員在幕後演唱)。幫腔中常增添“喔嗬”,“呃”、“哎”和“衣喲”之類的襯詞 。這樣的演唱形式,既然突出了“正詞”與“襯詞”抑揚對比的特點,又形成一唱眾和,此起伏的音響效果。
(四)鑼鼓伴奏過門。傳統的蘄春採茶戲演唱無管弦伴奏,只用鑼鼓過門。這種過門伴奏往往在唱腔的幫腔的幫腔部分進入。這樣,便使從人歌唱之聲與鑼鼓音響相互交織,形成一種由中國戲曲音樂特有的“復調”,和獨具民族風格的“和聲織體”。它既起到了中國戲曲唱腔中赤字門的一般作用,使演員在大段的演唱中得以趁隙換氣,稍事休息或做一些表演動作,又以其特別的音響效果烘托著戲曲舞台的表演氣氛。
樂隊伴奏
傳統的蘄春採茶戲樂隊由三個組成。一個掌鼓板。用碗口粗的竹畿鋸成三寸左可的短筒,上端留著竹節,便是土製的“板鼓”。掌鼓板者械手擊牙板,右手執竹籤或筷子敲打“板鼓”上的竹節,以作音響指揮;一人“打夾手”。所謂“打夾手”,是指擊大鑼者同時兼擊鈸,一人同時操打兩種樂器,故稱“打夾手”。打夾手的人座前放一張小木桌,桌可邊橫釘一枚,掛上大鑼;再敲擊大鑼,兩手同時捏住另一面鈸,用它打擊放在圈上的那一面鈸;還有一人專打小鑼或馬鑼。演出時,掌鼓板者挨舞台底幕居中而坐,打夾手和打小鑼者分坐兩邊。
早先,蘄春採茶戲的伴奏不用管弦,後來受京、漢劇的影響,有條件的班子乾於“點狀元”、“升堂”、“拜堂”等演出場面,也用嗩吶、鑼鼓一起吹打,以助氣氛。解放後,蘄春縣黃梅戲劇團在排演蘄春採茶戲時,樂隊伴奏加進了笛子、二胡等民族管弦樂器,效果較好。
舞台演出
(一)化妝。據老藝人徐德清]、黃來順等人講,上輩條件好的採茶班子,小生,小旦一般用紅品桃顏料、胭脂紅和香粉化妝。條件差的班子無錢買化妝品,他們多用紅紙蘸水,貼在臉上,等到紙上的叛顏色印在臉上後,將紙撕下,就算是“化妝”小丑的化妝是先用粉“打底子”,再用墨分別塗抹,滿臉黑白相間。末角、正旦全都用白粉淡抹,只是根據角色的年齡,在眉毛上再稍稍加塗點黑墨或白粉。直到1957年,蘄春縣文化館組織蘄春採茶戲劇組赴黃岡地區及武漢會演,才開始有上專業演員的化妝油彩。到了60年代,蘄春縣大部分業餘採茶劇團用上了正規的化妝油彩。
(二)服裝。傳統的採茶戲班多屬“鄉班”,經濟條件差加上歷來演出多由男性扮演女角(這個傳統至今猶仿),因此,蘄春採茶戲的演出服裝大都比較簡陋。民國時期,生角的服裝多是身穿蘭士林長褂,腰系白布帶,足履青布鞋。旦角上身穿蘭士林短褂,下身穿紅裙,腳上穿鄉花布鞋。有是上演的雖然是歷史劇目,也可以穿現實生活中的便裝上台(如《葉春發辭院》)。後來,受京、漢劇影響,行當逐漸齊全,劇目逐漸豐富,戲酬有所積余,在服裝上也有所發展,根據角色地需要,也穿蟒戴盔。
(三)道具。早期的道具非常簡單。舞台上放一張桌子、兩把椅子以及劇情所需要的懷碗之類,這就是蘄春採茶戲的常規道具;用一尺半長的樹條,纏上一些彩布條,樹條上端繫上兩尺余長的小繩,就算是“馬鞭”;刀、槍、劍、戟之類都是用木棍、竹片削制而成。直到解放後,才逐漸改用一些正規的戲曲道具。
(四)舞台裝置。蘄春採茶戲的舞台裝置有自己的格式。採茶戲多在鄉村演出,舞台常設在山坡、稻場上,或挖平坡地築成“土台”,或在稻場上用門板之類搭台。舞台要求呈正方形,四角立四根木柱,木柱上端扎松枝,表示“四季平安”。然後在台前的兩根木柱上貼上對聯,內容多是些吉祥話兒或與戲文相關之辭。再在後面兩根柱子上橫系一根繩子,扯起底幕。最後在四根立柱上橫扎兩根長木,搭上正月十五舞龍時包紮龍身用的黃布,作為頂棚。這就是蘄春採茶戲傳統的舞台裝置。蘄春未通電之間,夜晚演出,倘屬富戶人家戲東,則可借來汽燈、馬燈或玻璃燈籠照明;若遇窮鄉僻壤,便用夜壺(男人用的尿壺)灌上桐油或煤油,在壺口上塞一把棉紗或破絮,點燃之後,吊在台前,作為照明“燈光”。
(五)演出程式與戲鄉習俗。蘄春採茶戲有自己的傳統演出程式。戲鄉亦有本地的習俗。每到一地演出,先是鑼鼓齊秦,叫做“打鬧台”。鬧台中,堂鼓獨奏三遍,名曰“三通鼓”,它是催觀眾到場的信號。觀眾聽見“三通鼓”,知道戲將開演,便紛紛趕往戲場。觀眾到齊,鑼鼓停,打鬧台結束。開演前,鑼鼓再次齊鳴,台上,飾丑角的演員自幕後出,開始唱“正戲”。戲演到中途,台下突然爆竹喧天(有時還夾著放銃聲)。與此同時,村里每家選派一人,每人雙手托著木製的“托盤”。托盤朝外的一邊披“彩虹”(紅稠或紅布),朝內的一邊放著盛滿魚肉、糕點之類的碗盤,魚肉、糕點上插著點燃的泥香。捧托盤的人在台下排隊依次將托盤送到台上,以表示對戲班的慰勞。台上,演員聽到爆竹聲,暫停演戲,敲鑼打鼓,由小生、小日跪接台下送來禮品。這些,人們稱之為“送邀台”。演員接過“邀台”,送入後台,台上接著演出。若演“苦戲”。劇情發展到“苦”處,劇中的“受苦人”或“遇難人”便改唱專用的曲調向台下觀眾討錢,人們稱之為“討彩”。這種專用的曲調,藝人們稱它為〔討彩調〕。如《雙插柳》演至孫文不認前妻,其子女波男、九女沿街乞討時,波男、九女便一邊哭訴,一邊唱著〔討彩調〕向台下觀從討彩時,觀眾聞聲見狀,便向台上拋錢。一地的演出資地要結束,必須遵照鄉風,由戲班表演“圓台”儀式—讓一名演員扮作太白金星,一手持去帚,一手托木盤,盤中混放茶葉、炒米(稱作“花米”)。太白金星在鑼鼓伴奏中舞動去帚,分別走過舞台的四角,邊舞邊撒花米。上述表演,人們稱之為“踩四方”與此同時,邀請戲班來村唱戲的承頭人,站在台前,燃響鞭炮。鞭炮聲、鑼鼓聲配合著演員“踩四方”的表演,既蘊含“驅趕邪氣,祈保平安”之意,又告訴人們,此地的演出已經圓結束。
青陽腔
從上文及手邊的音響資料、譜例來看,蘄春採茶戲的主要唱腔雖有別於黃梅採茶戲,但它很可能與黃梅戲有著潛在的淵源。具體表現在:
(一)蘄春採茶戲的起源說近似黃梅戲的起源說。
(二)蘄春採茶戲的傳統劇目“大戲三十六回,小戲七十二回”之稱,與黃梅戲傳統劇目“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之謂完全相同,且兩者的劇目名稱和內容大同小異。
(三)蘄春採茶戲的唱腔除〔三眼〕、〔二眼〕的腔名與黃梅戲不同之外,其餘的唱腔如〔二行〕、〔火工〕、〔對詞〕(黃梅戲有〔對板〕、〔嚎啕〕(黃梅戲有〔哭板〕)、〔四平調〕又名〔四馬回堂〕、〔花鼓腔〕,黃梅戲亦有〔花鼓腔〕之謂)、〔回魂腔〕(黃梅戲有〔陰司腔〕,又稱〔還魂腔〕)以及以戲名命名的小調等,在腔名或音樂結構上皆與黃梅戲相同或類似,而且各腔之功能和表現作用諸多相同。即使是〔三眼〕,記譜也是4/4拍子,其男、女腔的調式亦與黃梅戲男、女〔平詞〕的調式相同。只是二者旋律在旋法上各異。其“甩腔”、”邁調”更與黃梅戲唱腔中的“行腔”“邁腔”的意義和作用相同。
(四)蘄春採茶戲的幫腔演唱形式腔中添加襯詞,以及鑼鼓伴奏過門等方面,與早期的黃梅戲完全相同。
(五)在舞台裝置、化妝、服裝、道具等方面的歷史傳統幾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