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藺熠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職務:北京之文明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
人物經歷,主要貢獻,
人物經歷
2016年,93號院博物館與區趙登禹學校合作,共建“真趣園”校園非遺博物館,將非遺大師作品帶到學生身邊。“真趣園”校園非遺博物館成為豐臺區校園傳統文化教育的一張亮麗名片。
2018年,藺熠利用93號院博物館專業運營和社會服務經驗,將“真趣園”校園非遺博物館落戶豐臺區馬家堡街道“社區之家”,繼續以非遺為紐帶服務社區民眾,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成為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社會辦示範項目。
主導創新“一個課程體系”即非遺探究式課程體系。通過非遺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並通過跨學科內容設計激發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架構信息和團隊合作等綜合探究能力。
主要貢獻
2012年,代表民革在市政協作《關於進一步促進首都電子商務發展的建議》的專題發言;
2014年《關於進一步促進北京特色文化發展,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建設的幾點建議》,獲得市委統戰部全市調研成果三等獎,並被轉化為當年民革市委屆別提案;《關於規劃建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園區的建議》被轉化為當年民革市委黨派提案;
2016年,《關於充分利用歷史文化街區,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建設的建議》獲得市委統戰部全市調研成果二等獎,並被轉化為當年民革市委屆別提案。
2012年至2016年連續五年作為執筆人撰寫了民革豐臺區工委的政協大會發言和政協提案,包括《關於促進我區園博園後期利用的幾點建議》、《關注老年人精神需求,創新我區特色養老形式的建議》、《關於以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為契機,推動我區經濟、文化和社會大發展的建議》、《關於突出抗戰將領命名學校品牌作用的建議》、《關於培育康養產業,助推都市生活性服務業發展的建議》等。
藺熠多次獲得民革市委、民革豐臺區工委參政議政先進個人和豐臺政協優秀委員稱號。
2019年,代表民革北京市委建議,以共生模式引導騰退空間再利用,建議以共生模式引導騰退空間再利用,包括居民共生、文化共生和建築共生,其核心是“和諧與共、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