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刀

藺刀

戰國中晚期(約前4—3世紀)趙國藺邑所鑄,地在今山西離石西,系趙之鑄幣重地,刀、布、環錢俱出。藺刀體直而小,刃略現弧形,圓首,細柄,世稱“小直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藺刀
  • 別稱:小直刀
  • 長度:10~11厘米
  • 重量:7~10克
簡介,爭論,

簡介

通長約10~11厘米,重7~10克。刀面下端銘一“藺”字,背平素無文。藺字刀因出土甚少,故迄今為刀幣之珍品。 戰國時期趙鑄幣。圁陽:古地名,地望在今陝北神木一帶,古水名有圁水,先秦至元均稱之,即今陝北禿尾河。圁陽刀有大小二種形制,大者又分“圁陽新刀”、“圁陽刀”、“圁刀”三種,小者惟見“圁半”一種。

爭論

對於圁陽刀幣的國別歸屬,歷來有魏鑄、趙鑄說之爭。魏鑄說者根據戰國早中期圁陽歸魏之上郡所轄,魏鑄橋足布中有圁陽二釿、一釿、半釿之分別;而圁陽刀的形制因其刀首、刀身更直,刀柄上無豎筋,且幣值亦分二等,與趙、中山等地所鑄刀幣形制不類,故應是魏入上郡於秦之前所鑄,是特為邊貿而鑄的貨幣。
藺刀藺刀
趙鑄說者則認為,戰國時邊城疆域時此時彼,趙國曾一度占領過上郡圁水一帶。《史記·趙世家》載:惠文王“三年(前296年),滅中山,遷其王於膚施。”膚施為上郡治所(在今榆林西南魚河堡附近),圁陽在膚施以北;而且在趙國通貨中一直有使用刀幣的習慣,魏國則無鑄行刀幣的先例。故圁陽刀應與趙鑄甘丹、白人、藺刀等同屬直刀類,殆為趙鑄幣無疑。是品“圁陽新刀”小直刀是刀幣系列中最為珍貴之品種,一般傾向於趙鑄幣,目前其存世極為罕見,昔被列為古泉五十名珍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