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駕

世界衛生組織列出了7大類在服用後可能影響安全駕駛的藥品,並提出在服用上述藥品後應禁止駕車。這7大類藥品包括:對神經系統有影響的催眠藥物、有噁心嘔吐反應或變態反應的藥物、止痛類藥物、興奮劑、治療癲癇的藥物,以及抗高血壓藥物和降血糖藥物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藥駕
  • 外文名:Drug driving
  • 含義:嚴重影響駕駛人的駕車安全
  • 意義:教育
分類,危害,防範措施,

分類

世界衛生組織列出了7大類在服用後可能影響安全駕駛的藥品,並提出在服用上述藥品後應禁止駕車。這7大類藥品包括:對神經系統有影響的催眠藥物、有噁心嘔吐反應或變態反應的藥物、止痛類藥物、興奮劑、治療癲癇的藥物,以及抗高血壓藥物和降血糖藥物等。
感冒藥
常用感冒藥中多含有抗組胺成分,它是人體內的一種活性物質,在過敏原的刺激下,機體釋放出組(織)胺,造成種種過敏症狀。抗組胺藥,是用來抗過敏的。
因為感冒初期的主要症狀,就是變態反應(即過敏):感冒病毒刺激機體釋放出組(織)胺,造成流涕、咳嗽、痰多等症狀。
1.第一代抗組胺藥能夠通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 在抗感冒藥物中套用最多的是起效較快的撲爾敏,就是第一代抗組胺藥,其主要不良反應有嗜睡、睏倦、視力模糊、頭痛等,會影響駕駛。含抗組胺藥者,屬於中西結合類型藥物,如感冒清膠囊、感冒清片、鼻炎康片、維C銀翹片、速效感冒膠囊等。
2.第二代抗組胺藥,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不良反應較少,但起效慢,一般不用於感冒藥中,而用在其他慢性過敏性疾病中。 儘管第二代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不良反應較少,但這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由於患者存在個體差異,少數人仍可產生睏倦,因此駕車者仍應有所警惕。
過敏藥物除撲爾敏外,還有息斯敏、苯海拉明(苯那君、可他敏)等抑制中樞神經的藥物也可引起嗜睡、上腹部不適等反應;富馬酸酮替芬的嗜睡、反應遲鈍、頭暈、頭痛、目眩、倦怠等反應明顯;賽庚啶被不少人當做“助眠藥”套用;茶苯海明(乘暈寧、暈海寧)是苯海拉明與茶鹼複合物,可引起嗜睡、口乾、調節紊亂、淚腺分泌減少、心動過速等不良反應。
鎮咳鎮痛藥
1.可待因,是從罌粟屬植物中分離出來的一種天然阿片類生物鹼,易於通過血腦屏障,具有鎮咳、鎮痛和鎮靜作用。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藥會導致服用者視覺障礙和突然疲倦;有些止痛藥還會引起感覺功能紊亂。
2.其他鎮咳藥,如“咳必清”、 “咳快好”等,也是中樞性鎮咳藥,有致疲勞倦睡作用,可能影響到思維與操作的敏捷性。
3.其他鎮痛藥,有鴉片,嗎啡、鹽酸古鹼等,作用於中樞神經,會產生幻覺,精神松怠,平衡感喪失等。
鎮靜催眠藥物
對中樞神經系統有廣泛的抑制作用。如,安定、氯硝安定、佳靜安定等苯二氮藥物,該類藥物也常用於抗焦慮藥。
苯巴比妥,偶爾用於頑固性失眠,但醒後往往有疲倦和嗜睡等後遺效應,並且可持續多日,停藥後短時間內也不宜駕車。
中藥成分麻黃鹼具有中樞興奮作用,常見失眠、情緒不安、眩暈、頭痛和心悸等不良反應症狀,也應注意。
抗生素
長期使用鏈黴素,可出現頭痛、眩暈、耳鳴,感到周圍物體發生旋轉性或波浪性運動,致使平衡失調。
降壓藥
降壓藥造成的問題是降壓藥選用不當。如心得安、利血平、硝苯地平等,有引起嗜睡、頭痛、眩暈和低血壓反應等,不利於駕駛安全。而新型降壓藥物其安全性與有效性已有了革命性的變化。
再則,在服用降壓藥物的初期,機體處於適應調節階段,較易出現低血壓等不良反應,這時應慎重駕車。
降糖藥
如果降糖藥選用不當,或偶然因素引起的低血糖,也會影響駕車安全。因此,駕車時,要謹防出現藥物性低血糖反應,如心悸、頭暈、多汗、虛脫等。
各類降糖藥物都具有引起低血糖反應的潛力,但以胰島素和磺醯脲類多見。若在飢餓狀態下用藥更容易出現問題。
消渴丸中,含有西藥成分格列本脲(優降糖),雖然劑量不大,但格列本脲降糖作用很強,仍然具有誘發低血糖反應的潛力。
糖尿病患者服降糖藥期間,最好不要開車。如果必須開車,要在臨床醫生的指導下,採用降糖作用平穩、不易出現低血糖反應的品種。
保健品
保健品中的褪黑素(腦白金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對神經中樞有抑制作用,各國都規定駕車和機械操作者不可服用。在歐洲甚至不準作為保健品銷售。
中藥天麻也常作為保健品使用,其含有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的天麻素,該成分具有顯著的鎮靜催眠作用。
人參、西洋參製劑有明顯的抗疲勞作用,但大劑量長期使用時,容易出現欣快、煩躁不安、頭痛,甚至意識混亂等神經系統症狀。所以,駕駛人員在行車疲勞時應注意中途停車休息,而不要過分相信提神醒腦藥物的功效。

危害

臨床上服用後會影響駕車的藥物多達十幾類,多是用於治療一些常見疾病的,其中最常見的是感冒藥。由於這些藥物中含有抑制中樞神經的成分,人在服用後會產生嗜睡、頭暈、反應遲鈍等不良反應,這些因素將嚴重影響駕駛人的駕車安全。
藥物都具有確定的劑量和用藥的對象,從藥理學角度看某些藥物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強度超過了酒精,甚至一些中藥乃至保健品也可能影響到交通安全。一份致命性交通事故中用藥情況的《調查》表明:吃撲爾敏等抗組胺藥(感冒常用藥)的事故率,達72%;而吃抗抑鬱和鎮靜劑的人,事故率達97%。
奧地利科學家柯·瓦格涅爾在研究了9000起交通事故後查明,其中16%是因駕駛員服了某種藥物所引起的;美國加州也有巡警指出,大約30%的“受影響下駕駛”案件由於服用藥物不當造成;波蘭的研究也發現,20%的交通事故是由於司機服用了一些日常藥物造成嗜睡引起的,而肇事司機對此卻全然不知。

防範措施

在生病服藥期間最好不要駕車。如果生病了必須服藥請注意以下幾點:
1.看病時,主動表明身份:“我是司機”,或“我開車上班”。請醫生儘量避免使用會對駕駛員產生不良影響的藥物。對於普通常見感冒,最好選用中成藥。或選擇不含抗組胺藥成分的,如日夜百服寧中的“日片”;白加黑中的“白片”等。
2.仔細閱讀藥品的說明書或是商品標籤,特別是“用量、禁忌症和副作用”等。
在法國,根據藥品對司機駕駛能力影響的程度,將其分為4個等級,並要求藥廠在藥盒上以不同顏色標識,警示藥物對駕駛能力的影響。
3.不可超劑量用藥。
引起藥品不良反應的原因主要有三個:用藥劑量不當、重複用藥和藥物相互作用。因此,若自己買藥吃,種類要越少越好。
4.對已知有不良反應,但不得不吃的藥,開車前要減半量服用,等休息時再補足全量。
5.等藥效消除得差不多後,再開車上路。
6.法律監管。
在美國,酒後駕駛的法律同樣適用於藥後駕駛。2010年時,美國已有37個州通過了禁止藥後駕駛的法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