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植物地黃疫病症狀:病株初期只是近地面的根莖處開始腐爛,病部組織由黃色變褐色,逐漸向地上部擴展,在其外緣葉片的葉柄上出現水浸狀褐斑,並迅速向心葉蔓延,葉柄腐爛,葉片萎蔫。濕度大時,在病部產生白色棉絮狀的菌絲體,後期離地面較遠的根莖幹腐;嚴重時只爛剩褐色表皮和木質部,細根也乾腐脫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藥用植物地黃疫病
- 類別:植物病
- 學名: Rehmannia glutinosa
- 病因原理:Phytophthora cactorμm
疾病名稱,基本概況,病因原理,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疾病名稱
藥用植物地黃疫病
基本概況
地黃 學名 Rehmannia glutinosa (Gaertn.)Libosch 為玄參科多年生草本,以根莖入藥。具滋陰補腎、清熱涼血、通血脈、消瘀血等功能。藥材因加工方法不同而有鮮地黃、生地黃(生地)、熟地黃(熟地)的不同名稱。我國許多省都有栽培。
病因原理
Phytophthora cactorμm 稱惡疫霉,屬鞭毛菌亞門真菌。在V8 汁培養基上,菌絲體灰白色,棉絮狀,邊緣整齊,中等茂盛。菌絲無隔,無色透明,分枝較少,無結節現象,菌絲粗細隨菌絲老幼變化較大,幼嫩菌絲較纖細,寬為2.3—3.0μm;老齡菌絲較粗,略呈淺黃色,寬為5—6μm;一般菌絲寬2.5~4μm,分枝近直角狀。孢囊梗與菌絲無區別,合軸分枝,孢子囊頂生,數量大,無層出現象。孢子囊洋梨形,大小為24—40×19—25(μm),長寬比值1.0一1.5(1.2),孢子囊具明顯乳突,乳突高2.3—3.3μm,寬4—5μm。孢子囊易脫落,基部近圓形,大部分有一明顯小柄,柄長3—6μm。孢子囊在水中易萌發,釋放遊動孢子,囊的出孔寬4—7μm,遊動孢子腎形,休止時近球形。本病原菌為同宗配合菌,藏卵器數量多,球形,淡黃色,表面光滑,直徑29—36(33)μm。雄器扁球形大都同絲生,異絲生少,較小,一般為8一17μm;卵孢子球形,淡黃色,直徑19—25μm,近滿器,壁厚2.5—4.0μm。生長最適溫度為23—28℃。不形成厚壁孢子,在PDA上一般很少生孢子囊,藏卵器和卵孢子的數量也很少。
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體和卵孢子隨病殘體組織遺留在土中越冬,翌年菌絲或卵孢子遇水產生孢子囊和遊動孢子,通過灌溉水和雨水傳播到丹參上萌發芽管,產生附著器和侵入絲穿透表皮進入寄主體內,遇高溫高濕條件2—3天出現病斑,其上產生大量孢子囊,借風雨或灌溉水傳播蔓延,進行多次重複侵染。病菌以兩種方式產生孢子囊:一是從氣孔抽出較短的菌絲狀孢子囊梗,頂端形成孢子囊。二是由氣孔抽出菌絲,菌絲分枝,在分枝上長出菌絲狀孢子囊梗,頂端形成孢子囊。孢子囊釋放出遊動孢子在葉面上靜止2小時後萌發或孢子囊直接萌髮長出芽管,開始從氣孔保衛細胞間隙侵入,菌絲在葉片細胞間和細胞內擴散,也有從氣孔伸出菌絲,再從氣孔侵入或在葉面上擴展蔓延,經幾天潛育即顯症。該病發生輕重與當年雨季到來遲早、氣溫高低、雨量大小有關。發病早氣溫高的年份,病害重。一般進入雨季開始發病,遇有大暴雨迅速擴展蔓延或造成流行。生產上連作或採用平畦栽培易發病,長期大水漫灌、澆水次數多、水量大發病重。
防治方法
(1)實行3年以上輪作。(2)採用高畦栽培,可減少與病菌接觸,如能採用地膜覆蓋,效果更好。(3)加強水肥管理,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增施磷鉀肥,適當控制氮肥,有條件的採用配方施肥技術。發現病株立即拔除,並撒生石灰消毒。(4)中心病株出現後及時噴灑72%霜脲錳鋅(克抗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或72%克霜氰可濕性粉劑800一1000倍液、56%靠山水分散微顆粒劑800倍液、18%甲霜胺·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667m2 噴對好的藥液50L,隔10天左右1次,視病情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