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性熱力學觀及實踐

藥性熱力學觀及實踐

《藥性熱力學觀及實踐》是201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肖小河、趙艷玲。

基本介紹

  • 書名:藥性熱力學觀及實踐
  • 作者:肖小河、趙艷玲
  • ISBN:9787030432629
  • 類別:344
  • 定價:¥188.00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3-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寒熱辨證是中醫首要辨證,寒熱藥性是中藥的首要藥性,但是究竟寒熱藥性是否客觀存在?能否/如何建立一套客觀可行的寒熱藥性評價方法體系?如何以寒熱藥性理論及其研究成果指導中醫藥實踐?近年來課題組獨闢蹊徑,主要從熱力學角度對中藥寒熱藥性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首次提出並論證了"中醫藥(藥性)熱力學觀",創建了一套可用於中藥寒熱藥性評價的方法體系(包括冷熱板示差法、微量量熱法和藥性循證醫學分析法),從體外到體內、從實驗到臨床,較系統地考察了機體新陳代謝過程中的能量(熱)變化即熱活性及其不同寒熱藥性中藥的干預效果,初步揭示了中藥寒熱藥性差異的客觀性以及"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科學性,為審視和研究中藥藥性理論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為中醫藥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新的科技支持。

目錄

目 錄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前言
第一篇 總 論
第一章 中藥藥性的基本涵義及研究意義 3
第一節 中藥藥性基本涵義概述 3
第二節 中藥藥性研究的關鍵科學問題 4
第二章 中藥寒熱藥性的研究進展 6
第一節 中藥藥性文獻的信息挖掘 6
第二節 中藥寒熱藥性的實驗研究概況 7
第三節 中藥藥性的臨床研究概況 9
第四節 近年來藥性研究的新觀點新學說 11
第五節 中藥藥性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 14
第三章 中醫藥熱力學觀的提出及要義 21
第一節 中醫藥學與熱力學的關聯分析 21
第二節 中醫藥熱力學觀的基本涵義 24
第四章 基於熱力學思想的中藥寒熱藥性研究思路和方法 26
第一節 基於熱力學思想的中藥寒熱藥性研究的基本模式 26
第二節 基於熱力學思想的中藥寒熱藥性研究的基本策略 27
第三節 基於熱力學思想的中藥寒熱藥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29
第二篇 基於冷熱板示差法的中藥寒熱藥性評價
第五章 冷熱板示差系統的研製 37
第一節 冷熱板示差法原理與儀器設計 37
第二節 冷熱板示差系統的方法學考察 41
第六章 基於冷熱板示差法的不同“寒熱” 模型的寒熱屬性考察 47
第一節 基於冷熱板示差法的寒熱“體質” 模型的寒熱屬性考察 47
第二節 基於冷熱板示差法的腎陽虛和腎陰虛模型寒熱屬性考察 53
第三節 基於冷熱板示差法的胃寒證和胃熱證模型寒熱屬性考察 59
第七章 不同寒熱中藥對正常動物溫度趨向性的干預作用 67
第一節 基於正常動物的大黃和附子溫度趨向性差異考察 67
第二節 基於正常動物的麻黃湯和麻杏石甘湯溫度趨向性差異考察 72
第三節 基於冷熱板示差法的“附子無乾薑不熱” 的溫度趨向性差異考察 76
第四節 基於正常動物附子不同炮製品與乾薑配伍的寒熱屬性差異考察 82
第八章 不同寒熱中藥對模型動物溫度趨向性的干預作用 91
第一節 基於體質動物模型的紅參和西洋參寒熱藥性差異考察 91
第二節 基於體質模型動物的生曬參和參花葯性寒熱差異考察 95
第三節 基於體質模型動物的黃連不同炮製品寒熱藥性差異考察 100
第四節 基於體質模型動物的麻黃湯和麻杏石甘湯寒熱屬性差異考察 106
第五節 基於體質模型動物的左金丸及其類方寒熱屬性差異評價 114
第六節 基於體質模型動物附子與乾薑不同比例配伍的寒熱屬性評價 120
第七節 基於體質模型動物的附子與姜不同炮製品配伍寒熱屬性評價 127
第八節 基於體質模型動物附子與乾薑不同層次配伍寒熱屬性研究 132
第九節 基於胃寒/胃熱模型的左金丸及類方寒熱屬性差異評價 142
第九章 基於冷熱板示差法的中藥藥性寒熱差異研究小結 152
附: 冷熱飲示差法 155
第三篇 基於微量量熱法的中藥藥性寒熱差異表征
第十章 微量量熱法簡介 159
第一節 微量量熱法檢測原理 159
第二節 微量量熱法的方法學考察 162
第十一章 基於微量量熱法的不同中藥藥性寒熱差異考察 165
第一節 基於微量量熱法的人參葉和人參花寒熱藥性差異考察 165
第二節 基於微量量熱法的人參和西洋參寒熱藥性差異考察 169
第三節 基於微量量熱法的角甲類動物藥寒熱藥性差異考察 173
第四節 基於微量量熱法的黃連不同炮製品寒熱藥性差異考察 177
第五節 基於微量量熱法的麻黃湯和麻杏石甘湯寒熱屬性差異考察 180
第六節 基於微量量熱法的黃連及其主要組分配伍研究 183
第七節 基於微量量熱法附子與乾薑不同比例配伍的寒熱差異考察 189
第八節 基於微量量熱法附子與姜不同炮製品配伍的寒熱差異評價 193
第九節 基於微量量熱法附子、乾薑不同配伍層次組合的寒熱考察 198
第十節 基於微量量熱法的左金丸及其類方寒熱屬性差異考察 201
第十二章 基於微量量熱法的中藥藥性寒熱差異研究小結 215
第十三章 微量量熱法與冷熱板示差法的生物表征比較分析 217
第四篇 基於循證醫學分析的中藥寒熱藥性研究
第十四章 基於慢性B型肝炎和循證醫學分析的中醫方藥寒熱屬性研究 223
第一節 基於循證醫學分析的中藥藥性研究簡介 223
第二節 慢性B型肝炎患者的中醫寒熱辨證分型研究 225
第三節 基於慢性B型肝炎的中醫治則“熱者寒之” 科學基礎研究 232
第四節 慢性B型肝炎現代檢測指標與中醫臨床用藥寒熱屬性的相關分析 239
第五節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中藥寒熱藥性前瞻性臨床試驗研究 246
第十五章 中藥寒熱藥性臨床評價指標的篩選 274
第一節 寒熱方藥與免疫和電化學法檢測指標的相關性研究 274
第二節 基於貝葉斯和決策樹分析的中藥寒熱藥性評價指標篩選 280
第十六章 基於循證醫學的中藥藥性寒熱差異研究小結 288
第五篇 基於熱力學觀的中藥寒熱藥性研究探討
第十七章 中藥寒熱藥性研究的主要結果與結論 295
第一節 在不同生物水平的寒熱藥性研究結果 295
第二節 在不同物質水平的寒熱藥性研究結果 297
第三節 炮製對中藥寒熱藥性的影響規律 298
第四節 配伍對方藥寒熱屬性的影響規律 299
第五節 基於臨床醫學證據的中藥藥性寒熱差異的初步表征 300
第十八章 基於熱力學觀的中藥寒熱藥性實驗操作規程 302
第一節 冷熱板示差法實驗操作規程 302
第二節 微量量熱法實驗操作規程 305
第十九章 中藥藥性現代研究進展與展望 310
第一節 中藥藥性研究的進展回顧 310
第二節 中藥藥性研究的新思維新方法 312
附錄 本課題組發表的有關藥性研究的論文及申請專利情況 32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