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藝術形上學可以用兩個相互關聯的命題表述:
“只有作為一種審美現象,人生和世界才顯得是有充足理由的。”、“藝術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來的形而上活動。”
形上學是要探本溯源,追問本體;僅僅停留在外觀,未免有悖形上學的本義。所以藝術形上學更重要的一個方面是酒神精神。
藝術拯救世界
《
悲劇的誕生》是尼采一生中最著名的美學論著,在其前期世界觀中,認為通過“酒神精神”和藝術形上學,達到生命的極度張揚,可以拯救我們的人生。
生命為什麼需要拯救
一、 生命為什麼需要拯救
哲學首要的問題是要解決“人為什麼而活著”或者說“人的意義是什麼”。對於這樣的問題,如果得到的回答是人生就是沒有意義,等待的只有痛苦與苦難。生命是虛無的,而人活著是需要理由的,所以生命需要拯救。為什麼說生命是虛無的:第一,人都要面對死亡,不論你生前多少成就,事業多么輝煌都逃脫不了死亡的命運。在宇宙的空間中,人只不過是一粒沙子。在歷史的長河中,人的一生不過是白駒過隙。第二,人生充滿著不確定性,今天你好好地活著,明天將會是怎樣,你無從知道,存在太多的可能性。克爾凱郭爾在他那本《致死的疾病》中對一問題有過深刻的論述。
生命為什麼得靠藝術拯救
二、生命為什麼得靠藝術拯救
除藝術以外,我們知道能夠賦予生命意義的有宗教與知識(理性)。
第一,為什麼宗教不能拯救生命。我們知道因為宗教能夠提供一個彼岸,通過這個彼岸給予世人以慰藉,只要行善,人就可以獲得幸福,死後可以上天堂。人們不是已經獲得了“意義”嗎?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們必須回到生命的本質這個問題上來。生命的本質就是“權力意志”,它不是消極地求生存,而是積極地力求生命的擴展。而道德是不存在的,只要隨從我們的意志它就是善的,違背我們的意志就是惡。對生命本質的論述在後來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學上得到了進一步驗證,他認為人的本質是性。而宗教卻相反,它奉勸世人行善,收斂欲望,這樣死後就可以上天堂;如果你縱慾即使只是起一個念頭,那也是罪惡,即是犯罪,死後必定下地獄。一般的宗教都是以這個為教義。所以說宗教不是在拯救生命,恰恰相反,它是在扼殺生命意志,像鴉片一樣腐蝕著生命,它將人退化成綿羊般順從和毫無生氣。在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對這一退化的群體有過生動而又形象的描述。我沒這樣的文筆。
第二,為什麼知識(理性)不能拯救生命。蘇格拉底認為萬物的本性皆可認識,認為知識和認識擁有包治百病的力量,而錯誤本身即是災禍。深入事物的根本,辨別真知灼見與假象,是人類高尚的甚至是唯一的使命。對於這個問題,我引述文中一段話予以回答:現在,科學受它(蘇格拉底的知識論)的強烈妄想的鼓舞,毫不停留地奔赴它的界限,它的掩藏在邏輯本質中的樂觀主義在這界限傷觸礁崩潰了。因為科學領域的周圍有無數的點,既然無法構想有一天能夠徹底測量這個領域,那么,賢智之士未到人生的中途,就必然遇到周圍邊緣的點,在那裡悵然凝視一片迷茫。當他驚恐地看到,邏輯如何在這界限上繞著自己兜圈子,終於咬住自己的尾巴,這時便有一種新型的認識脫穎而出,即悲劇的認識,僅僅為了能夠忍受,它也需要藝術的保護和治療。
現在回復到藝術是如何拯救人生的這個重要的問題。在回答這個問題以前,我想先對什麼是悲劇做一個定義。
通觀全文,我找不到一個悲劇的完整定義,按照自己的理解我對它作了如下定義,悲劇:認識到生存的痛苦和無意義,但是強大的生命意志不甘心這種命運,靠者藝術的幻覺來反抗這種無意義和痛苦。這就呈現出一幅悲劇畫像來了。然而悲劇思想是積極的,它的積極在於肯定人世,堅信自己。
尼采認為藝術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來的形而上活動。這與弗洛伊德認為藝術是性的升華有本質的相同。那么藝術是如何拯救生命的呢?尼采借用古希臘的日神與酒神這對概念論述了藝術拯救生命的機理。日神美化了一個世界,在其快樂的和諧中,恐怖的世界形象都神奇地消失了,靠著美的外觀的幻覺,它們在每一瞬間使人生值得一過,推動人去經歷這每一個瞬間。而酒神的精神要義是肯定生命,連同它必然包含的痛苦和毀滅,與痛苦相嬉戲,從人生的悲劇中獲得審美快感。我將之歸納為:靠著審美的視角,美的幻覺(藝術的作用)來肯定人生,以強大的生命意志與人生中的痛苦和無常的命運相抗爭,即使終歸於毀滅,然而你已是悲劇式的英雄,這一悲壯之美已讓你有足夠的理由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