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們(馮驥才著長篇小說)

藝術家們(馮驥才著長篇小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藝術家們》是作家馮驥才創作的長篇小說,於2020年10月出版。

《藝術家們》以20世紀60年代幾位青年藝術家的生活和事業為軸,講述了國內半個多世紀以來藝術家們的生活故事和創作歷程。作者在故事中融入了其對於繪畫、文學、音樂等多種藝術門類的獨特體悟與思索,用鋼筆和畫筆“兩支筆”描繪出激盪動人的藝術人生。也呈現了同時期國內藝術事業、社會環境的發展與變遷。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藝術家們
  • 作者馮驥才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出版時間:2020年10月
  • 正文字數:23 萬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評價,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小說以三位畫家楚雲天、羅潛和洛夫從心靈交匯到逐漸離散的過程,折射了近五十年來的時代變遷。
楚雲天、洛夫、羅潛都是年輕畫家,號稱“三劍客”。他們在壓抑灰暗的年代默默守護著共同的藝術沙龍,在唐山大地震中倖存下來,又一起迎來了改革開放。但當精神解禁,生活漸好,三人卻在不經意間從志同道合走向了分道揚鑣:洛夫被商業化浪潮吞噬,失去自我,最後自殺;羅潛苦苦掙扎於社會底層,耗盡了繪畫才能;只有楚雲天,在繪畫界守住了對藝術的赤子之心。

作品目錄

寫在前面
序文 : 關於藝術家
前 卷
中 卷
後 卷

創作背景

馮驥才年輕時就展露了繪畫天資,早年曾在一家書畫社裡從事古畫臨摹,並在1978年寫作前,一直作為畫家活躍。在投入文學後,馮驥才依舊關注畫壇,關注世界的繪畫潮流,關注當代繪畫的各式各樣的思想,關注畫家在不同的時代裡面的命運。
隨著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畫家與改革開放時代的相互交融,他開始萌生出想法去寫曾經七十年代草根畫家們的生活。隨著對於繪畫的關切及思考,這種想法逐漸萌芽,特別隨著中國進入商品消費時代後,畫家的世界觀、思想觀開始受商品文化的衝擊後,這種寫作衝動開始日趨成熟。如其在《藝術家們》的自序中寫道:“我一直想用兩支筆寫這本小說,我的話並非故弄玄虛。這兩支筆,一支是鋼筆,一支是畫筆。我想用鋼筆來寫一群畫家非凡的追求與迥然不同的命運;我想用畫筆來寫唯畫家們才具有的感知。”以藝術家為主題的小說,一直是馮驥才盤旋在心頭的念想。
《藝術家們》的故事發生於20世紀60年代,一直延續到當下。在此期間,中國當代小說、繪畫、文化等各個藝術領域的美學追求也幾經變化。而馮驥才亦將自身的部分真實經歷及思考融入到主人公楚雲天的經歷中,例如小說中楚雲天與日本畫家平山郁夫的對話,便是20世紀90年代初馮驥才在日本舉辦畫展時,其與平山郁夫交談的生活經歷。馮驥才是整個歷程的親歷者,也是美學發展歷程的見證者、參與者。

人物介紹

楚雲天
畫家“三劍客”之一,國畫出身,其作畫以水墨山水見長。父親曾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心內科名醫,家境殷實。文化大革命後,與新婚妻子隋意被趕到舊租界小樓頂層的小屋中。為人為藝一絲不苟地堅守著自己的良知與追求,視同道為知音,視友情為珍寶,視財富為草芥,不斷地朝著藝術的新高峰攀登,並最終成就了自己寓人文情懷于山水之中的現代文人畫的獨特風格。
洛夫
畫家“三劍客”之一,學院派油畫家。曾經創作出了《五千年》《深耕》和《呼喊》等力作,但隨後則為名為財所累,看似求新求變,實則從一味地模仿西方現代抽象畫派到所謂行為藝術,一步步地走向迷途,到最終墜入抑鬱症的陷阱而難以自拔。
羅潛
畫家“三劍客”之一,他的作畫帶有很強的主觀主義,其筆觸運用靈動詭異,但同時被主流藝術所排斥。他為人孤獨,天性緘默,僅知曉有雲天與洛夫兩位好友。隨著改革開放時代後,慢慢與兩位好友減少聯繫。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在馮驥才看來,由於藝術家是“非同常人的一群異類”,因此,必需“用另一套筆墨寫另一群人物和另一種生活”。於是,在這部《藝術家們》的長篇小說中,有名有姓的人物雖有三十餘位,但所展開的生活場景總體上卻比較單一,作家似乎更在意透過這些比較單一的場景集中聚焦時代的變遷以及時代大潮的涌動,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一點也不掩飾作家的主觀立場及態度。因為作者自信地深知藝術家們“在哪裡攀向崇山峻岭,在哪裡跌入時代的黑洞,在哪裡陷入迷茫”。
開篇出場的楚雲天、羅潛和洛夫這“三劍客”雖不全都是作品的主角兒,但卻絕對是三類藝術家的代表。他們登台亮相之時尚處於思想禁錮和文化荒蕪之際,因此,一冊殘缺的畫集、一張陳舊的唱片、一架缺腿的鋼琴、一本破損的經典文學作品都會令他們興奮不已。每一次躲在某個隱秘角落的集體欣賞對他們而言無異於就是一頓饕餮大餐。共同的藝術志向讓他們緊緊地抱團取暖,即便是1976年那場毀滅性的唐山大地震也沒有將他們分開,在巨大的自然災害以及接踵而至的各種麻煩面前,他們依舊能夠彼此守望相助。然而,隨著思想的禁錮逐漸被打破,當荒蕪的藝術田野上開始生髮出綠草百花,三個男性間的純真友情開始出現縫隙,且越來越大直至發展到不可彌合,正如同作品中所描述的那樣:“三劍客並駕齊驅,終於來到荒原上一個許多條道交叉的岔口,雖然從無夙怨,也未了結,無緣無故地散開,相互也未作別,卻各縱一騎,分道揚鑣了”。
隨著新時代大幕的徐徐開啟,因個人境遇及性格原因,羅潛雖在重要節點時會偶爾閃現一下,但總體上則是淡出了藝術圈。而楚雲天和洛夫則成為在堅守藝術初心和追求財富名利這兩條不同道路上奔跑的代表,至於作品中先後登場的不同人等也大體可歸入或近乎這截然不同的兩大陣營,一場撕裂、撕裂、再撕裂的“大戲”就此拉開了帷幕。
通過以“三劍客”從心靈交匯到逐漸離散的過程,折射了近五十年來的時代變遷,同時也映射出作者馮驥才對親歷歷史的回顧與反思。

藝術特色

不難看出,馮驥才這部《藝術家們》所呈現出的幾個明顯特徵:一是作品所呈現的生活面比較聚焦,繞來繞去無非就是“藝術家們”其實更是畫家圈中的那點事兒;二是雖然只限於畫家圈中的那點事兒,但其中折射出的時代風雲變化及世態冷暖的痕跡卻十分清晰;三是作者大馮的主觀態度一點也不隱晦,如同其夫子自道的那樣:“不迴避寫作的批判性,不迴避自己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和唯美主義者。”
就作品而言,《藝術家們》的上述三個特點有點像一把雙刃劍,所謂成敗得失都可能由此而引發。說生活面比較聚焦,換句話也可以是作品的內容比較單一,即使是畫家們的生活也更多是他們的創作、觀摩和交易,很少涉及他們的其他領域。說實話,作品展示的生活面如此單一既能夠被解讀為聚焦也可以被詬病為一種單調,好在在這種聚焦與單一的背後還是能夠清晰地折射出時代的變化及同一時代不同階段中的風雲際會與不同思潮的涌動,這就使得整部作品在單調之餘又不乏厚重之感,也可理解為作品在處理從小切口看大時代的關係上還是別具匠心的。
在《藝術家們》中,馮驥才踐行了自己的兩個“不迴避”。他對畫界那種急功近利、拜金主義、為個人名利而不擇手段等陋行都表現出強烈的嗤之以鼻和批判精神,而對楚雲天、高宇奇和易瞭然等堅持藝術理想與追求的畫家則竭盡欽佩讚美之熱情,愛憎之別溢於文字毫不掩飾。特別是面對那些個堅持藝術操守的畫家們在創作上出現新的突破呈現出新的氣象時,大馮筆下的文字情不自禁地立即充滿了激情與生氣,如同自己完成了一幅大作品後的那種愉悅與自得。
然而,在一個充分市場化和經濟持續向上的社會環境中,藝術家們的作品除非嚴格限定在個人或小圈子的欣賞與藝術交流範圍,一旦公諸於世,就不可避免地帶有商品的屬性、面對交易的現實,況且藝術家們期待自己的生活能夠體面一點、優越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於是,在藝術與商業之間客觀上必然存在一個如何平衡取捨的問題,對此,《藝術家們》流露出的基本態度更多是無奈加理解,但其中對離開藝術本體而過度進行惡性商業炒作與包裝的批判態度卻也使人不由認同。

作品評價

文學評論家潘凱雄:《藝術家們》以小題材寫大時代,以小故事寫豐富內涵,這與作家馮驥才的藝術追求、藝術標準高度吻合。
上海市作協副主席趙麗宏:《藝術家們》是一部讓人感觸頗深且動人的作品,馮驥才將自身對這個時代的感受、思索、經歷都非常深刻細膩地寫在這部小說里。
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何向陽:通過《藝術家們》可以看到馮驥才的赤子之心,,對這部作品的解讀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歷久彌新。
上海市作協副主席孫甘露:《藝術家們》表面上寫的是藝術家的生活,實際上反映的是劇烈變動的時代。
《收穫》主編程永新:《藝術家們》描寫了一群出生在天津租界區的藝術家生活,通篇流淌著明亮的情緒,哪怕是寫困厄和苦難,也有其特有的節制和悠長。

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2021年4月24日,《藝術家們》獲得2020年度春風悅讀榜頒發的年度獎項“白金圖書獎”。
2021年10月,馮驥才憑藉長篇小說《藝術家們》獲得“2021南方文學盛典”的“2020年度傑出作家”。

出版信息

書名
ISBN
出版社
出版時間
開本
裝幀
《藝術家們》
9787020164912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20年10月
32開
平裝

作者簡介

馮驥才,祖籍浙江寧波,1942年生於天津,中國當代作家、畫家和文化學者。“傷痕文學”代表作家,其“文化反思小說”在當今文壇影響深遠。作品題材廣泛,已出版各種作品集二百餘種。代表作《啊!》《雕花菸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蓮》《珍珠鳥》《一百個人的十年》《俗世奇人》《單筒望遠鏡》等。
藝術家們(馮驥才著長篇小說)
馮驥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