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藝蘭
- 作者:方岳
- 創作年代:宋代
- 文學體裁:詩詞
藝蘭 《藝蘭》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之一。詩詞正文 猗蘭杳幽茂,深林自吹香。何必九畹滋,一枝有餘芳。春鋤斸寒煙,渺渺懷江湘。靈均恫未死,憔悴歌滄浪。
《半隱廬楊明九書法收藏藝蘭詩文集》是2013年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明九。內容簡介 書法篇 楊明九先生的書法,如同金沙的圖騰、三星堆的面具,神秘而詭異。唐代畫家張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八字,用在楊明九先生的書法上...
如“大良澹同,以藝蘭著名,盆至盈千,種幾滿百,羅尚書之別墅也”,“四會蘇圃,薑桂之園,蘭花最盛”;“佛山沙坑周愛日同,亦知名”;“省垣以藝蘭稱者,有任老三,忘其名,家居河南(即今廣州市海珠區),號為蘭藪。
1959年杭州藝蘭家姚氏所寫的《蘭花》一書,又在這些基礎上增補了蝶花類、素心花類。20世紀80年代後,蕙蘭新種大量開發,各地蘭家又據新發現,增補了蕙蘭的奇花類和色花類。至此,蕙蘭已林林總總地成為中國蘭花中一個龐大而有特色的...
藝蘭發展至近代,有1923年出版的《蘭蕙小史》,為浙江杭縣人吳恩元所寫。他以《蘭蕙同心錄》為藍本,分三卷對當時的蘭花品種和栽培方法作了較全面的介紹,全書共記述浙江蘭蕙名品161種,並配有照片和插圖多幅,圖文並茂,引人入勝。...
《浣溪沙·已過荼蘼未藝蘭》是清代朱孝臧創作的一首詞。作品原文 已過荼蘼未藝蘭。蝶愁蜂笑兩無端。旁人剛道好闌乾。排日清歌巾有淚,憑春短袂手驚寒。早知芳節挽回難。作者簡介 朱孝臧(1857—1931年),字古微,號漚尹,...
按我國藝蘭界對花瓣形式總結的經驗是,凡梅瓣緊邊、硬捧,尖如意舌、吊舌者居多。凡大如意舌、劉海舌、大圓鋪舌必能放宕,惟梅形水仙中有之。至於方勝舌、方版舌,其花多微皺,微缺舌則是皺角出身。另如舌在捧心內不舒者稱...
達摩蘭顧名思義即是一種蘭花,是藝蘭族中之王者是世界上最貴的植物。據載達摩蘭產生台灣省的東部,達摩日語即不倒翁的意思,圓圓的、矯矯的、肥肥的、澆不水動,葉子寬寬的,葉肉厚厚,真的微妙貼切是蘭花愛好者追求的極品。形態...
當時取名“宋錦旋梅”,又名“錦旋”,現今蘭界習慣稱之為“宋梅”。古往今來,“宋梅”作為春蘭梅瓣花藝的典型代表備受歷代藝蘭大家的推崇。它與“龍字”一道被譽為“國蘭雙璧”,與“集圓”、“龍字”、“汪字”一起被稱為“...
在梅蘭竹菊中,最早成為美好象徵並被世人賦予“君子”品格的,就屬“蘭”了,即佩蘭。植物學史 名稱由來 該植物為芳香草本,香似蘭花,古代婦女、兒童喜歡將佩蘭佩戴於身上,故名謂之“佩蘭”。佩蘭始載於《本經》上品,原名蘭草。《...
蘭,幽而不病。處深山,厭都市喧囂,不以境寂而色遜;居幽谷,喜明月清風,不因谷空而貌衰。藝蘭之人,跋涉林壑之間,尋采野生之蘭,馴其野性,育其良種,配山石襯其雋秀,置曲房顯其香幽;蘭葉,如挑破凡障睿劍,蘭花,如指點群迷佛手,...
《養蘭技藝一本就夠》是2020年1月1日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陸明祥。內容簡介 作者根據眾多養蘭名家的經驗,結合自己藝蘭實踐,編寫成此書。全書由生長特性篇、環境改造篇、選苗種植篇、管理養護篇、促芽增苗篇、催蕾...
《中國蘭花觀賞與培育及病蟲害防治》較系統地闡述和研究中國蘭花的植物學、生理學和栽培技術以及病蟲害的防治,全面而系統地提出了國蘭栽培的規範技術,同時系統地對中國蘭花的觀賞形式作了歸納和提升,為中國蘭花的藝蘭系統理論作一些基礎...
水晶藝是中國蘭花藝術的一種新的欣賞形式。《中國蘭花——水晶藝研究及水晶名品鑑賞》一書,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向廣大蘭花愛好者及有關技術人員介紹了中國蘭花水晶藝的知識,豐富中國蘭花藝術的內涵。本書論及中國蘭花水晶藝蘭,主要是...
興趣廣泛,尤喜愛攝影藝術與藝蘭。受父輩蘭文化的薰陶,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養蘭,後潛心於蘭文化的研究。著有《紹興蘭文化》《春蘭譜》等著作。序言 吾友先銀先生送來即將出版的《中國蘭文化》厚厚的書稿。書中敘述了中國蘭文化的...
集寫作、鑒壺、書畫於一身,多才多藝的他和長興紫砂名手蔣淦勤、吳稚明等人聯袂,設計創製了“駱駝”“茶筅”“陸羽”“文學泉”等經典茗壺。酷愛藝蘭的他還獨闢蹊徑,創意製作了蘭蕙造型的“國蘭壺”,為何康、張學良、黃繡球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