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態5:游擊廣告

藝態5:游擊廣告

《藝態5:游擊廣告》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在2008年出版,作者邱孟瑜 。

基本介紹

  • 書名:藝態5:游擊廣告
  • 譯者:陳玥蕾  戴佳敏 
  • ISBN:9787532256785 
  • 頁數:144 
  • 定價:48.00元 
  •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第一部分 聚焦目標,第二部分 創造力的源泉,第三部分 最大的利潤來自廣告和促銷,第四部分 來自前線的游擊情報,第五部分 大標題、文案和圖案,第六部分 讓戰術適合媒體,第七部分 游擊者的廣告態度,文摘,

內容簡介

本輯《藝態》將從前幾期注重的平面設計領域,拓展到廣告行銷與產品設計等更多方面。其中《物品:未終結》重新回到設計原點:創造又一個物品的意義何在?新物品一定要從根本上與眾不同么?而本輯主題——游擊廣告,介紹的是一種最新的行銷方式,它們的發起者、策劃的戰略家們,正通過具有針對性地、並且進程緩慢的特殊行銷方式傳播著他們的理念。《藝態》為讀者蒐集的可不止是這方面的詳細案例。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聚焦目標


第1章 游擊廣告策略
第2章 鎖定目標消費群
第3章 選擇廣告媒體
第4章 策劃廣告宣傳和促銷
第5章 了解目標消費群真正想要什麼
第6章 讓自己和目標消費群都變得具體

第二部分 創造力的源泉


第7章 創造力從哪兒來
第8章 創意的威力
第9章 游擊者“集思廣益會”
第10章 創造性的5個步驟
第11章 了解並智勝競爭對手
第12章 關注最前沿的發展趨勢
第13章 制定經久不衰的廣告

第三部分 最大的利潤來自廣告和促銷


第14章 知道投資多少
第15章 不超出任何預算
第16章 削減開支而不失質量
第17章 期待廣告代理做些什麼
第18章 小錢造大爆炸
第19章 面對現實
第20章 促銷在廣告中的角色

第四部分 來自前線的游擊情報


第21章 立場、外觀和個性
第22章 見效的廣告及其原因
第23章 見效的促銷及其原因
第24章 為什麼眾多的廣告會失敗
第25章 捲起袖子投入工作

第五部分 大標題、文案和圖案


第26章 擬定能激發行動的大標題
第27章 撰寫能激起購買慾的文案
第28章 運用給人以深刻印象的圖案
第29章 賦予廣告以靈活性

第六部分 讓戰術適合媒體


第30章 以印刷媒體中取得成果
第31章 創造有效的電台廣告片
第32章 電視廣告的真諦
第33章 製作紙質和電子宣傳手冊
第34章 黃頁與分類廣告的專長
第35章 開展令人振奮的促銷活動
第36章 游擊招牌、購買點和優惠券
第37章 游擊公關資料

第七部分 游擊者的廣告態度


第38章 研究的重要性
第39章 測試的必要性
第40章 不斷改善的職責
第41章 毋需妥協
第42章 必須始終採取行動
後記 游擊者的優勢
辭彙表

文摘

“5-5”設計師正致力於延伸家具存在的事業,並在短短三年內征服了產品設計界。附記:在此回顧這一極具時代使命意識的設計團隊的光輝歷程… 賽爾維·蘭博特創造又一個物品的意義何在?新物品一定要從根本上與眾不同嗎?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說,設計是為了什麼?你又怎能單純從學科角度出發得出一個確切的答案,從而一勞永逸地滿足自己的道德與良心?可以肯定的是,這些都是定義模糊而又普遍存在的問題,但是如果你是1980年或1981年出生的人,對環境哪怕有一點點的關心,或者,如果你對流行文化、二手市場、車尾廂交易市場和其他跳蚤市場等等有所天性上的偏愛,甚至為之迷戀,或者,如果你最近剛剛從奧利維一德一賽赫學校(Olivier-de-Serres)畢業,你就迴避不了這些問題。
你可以閉著眼睛畫出一台電話、一支鋼筆、一隻咖啡壺,或者一條電車軌道,是的,你當然可以。然後呢?因為無數人認為華麗外觀和當代奢華美學都得由設計來呈現,世界是不是注定終將成為像時尚作品那樣花哨、纖細、閃耀浮華的光芒?當代設計師的工作的確是一門艱巨而絕對深奧的學問。
然而那又如何?這些時尚商人的故事真的簡單、貼切、自然、魯莽。請容我解釋。2003年8月,文森特(Vincent Baranger)、安東尼(Anthony Lebosse)、讓(Jean-S4bastien Blanc)、克萊爾(Clake Renard)、大衛(David Lebreton)和愛麗絲(Elise Hauville),一群剛剛走出Ensaama(國立高等套用藝術和藝術行業學院)校門的畢業生,他們準備分道揚鑣之前,決定最後再一道做一個合作項目。他們的創意呢?是向被拋棄的物品伸出援手並給予關愛之心……創立一家為損壞、老化、因不能再使用而被遺棄的物品服務的“醫院”,否則它們將被扔進廢物堆或者被回收。項目的理念就是為這些被忽略的物品擔負起責任來,它們被原先的主人無情地拋棄,被公益團體從街道的各個角落甚至是從別人家裡撿回來。“復活”(R6anim)這個項目是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緊密聯繫的一次冒險,或者更確切地說,是與“產品的內在耐久性”相聯繫的。簡而言之,就是一項帶有強烈時代使命氣息的艱巨的事業(Mann Margiela、Johnson HatCig$llCindy Greene也已經在時尚界做類似的事情了)。但是,這一事業背後的理念並不是變舊為新,而是延長那些被判“死刑”的物品生命,從而改變人們用遲鈍冷漠、熟視無睹的舊眼光看待日常生活物品的做法。為了共同的事業,這幾個設計師立刻為團隊想到了一個名字“5,5”,因為他們之中有一人只能為這個設計團體做兼職,所以是五個半設計師在工作。這一名稱從實際和情理考慮尊重了每一位成員的工作時間安排。隨後,為了標識的可讀性與視覺效果,他們將名稱中的逗號換成了小數點——這一改變並沒有違背初衷,因為兩個數字之間的小數點在盎格魯?撒克遜語言中就相當於法語中的逗號,於是一切準備就緒了。“復活”項目的成功在設計界就像是一劑魔法藥水:他們與Jean-Michel Place出版社合作出版了《拯救家具》雜誌(2003年),在二手設計品展覽會展出了“日常用品”(Ohjets ordinaires,2004年),為業內數一數二的老佛爺V0商場的開業做展示設計(2004年),與法國名瓷品牌Bemardaud合作了名為“工匠-設計師”(Ouvfier-designers)”的項日(2005年),為“設計觀察家”/APCI活動做了兩次展覽設計(2004年和2005年),以及在蓬皮杜中心舉辦了“交頭接耳”展覽(2006年)。為了完成這些委託任務和要求,設計師們成立了一家有限責任公司形式的代理機構,每一位成員在其中輪流進行項目管理,而且不用操心會計事宜(這項工作採用了外包方式)。最為重要的是,在它存在的三年中,“5.5”設計師(現存成員只有四人了)始終保持了對物品理念的絕對忠實。對於他們來說,每一件事物都是拋出問題與尋找答案的遊戲,所以沒有任何一件新產品是巧合的產物,也絕不會來自於過剩的自我和對於奢華的渴望。挑戰就在於幫助物品延長其生命與故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