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中藥)

藜(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藜,中藥名。為藜科植物藜Chenopodium album L.及灰綠藜Chenopodium glaucum L.的幼嫩全草。藜全國各地均有分布。灰綠藜我國除台灣、福建、江西、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外,其他地區均有分布。具有清熱祛濕,解毒消腫,殺蟲止癢之功效。常用於發熱,咳嗽,痢疾,腹瀉,腹痛,疝氣,齲齒痛,濕疹,疥癬,白癜風,瘡瘍腫痛,毒蛇咬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藜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中央種子目
  • :藜科
  • :藜屬
  • :藜及灰綠藜
  • 採收時間:春、夏季
  • 毒性:小毒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藥理作用,現代套用,相關論述,附註,

別名

萊、厘、蔓華、蒙華、鶴頂草、紅落藜、舜芒谷、紅心灰藋、落藜、胭脂菜、飛揚草、灰莧菜、灰藋、灰蓼頭草、灰菜、灰灰菜、粉菜、灰藜、灰條、白藜。

入藥部位

幼嫩全草。

性味

味甘,性平,小毒。

歸經

歸肺、肝經。

功效

清熱祛濕,解毒消腫,殺蟲止癢。

主治

發熱,咳嗽,痢疾,腹瀉,腹痛,疝氣,齲齒痛,濕疹,疥癬,白癜風,瘡瘍腫痛,毒蛇咬傷。

相關配伍

1、治盜汗:藜15g,夜關門9g,烏莓蓀子5個。水煎服,每日服3次。(《湖南藥物志》)
2、治痢疾腹瀉:灰藋全草30-60g。煎水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漱口或熏洗;或搗塗。

使用注意

人服用後可造成“藜日光過敏性皮炎”,故服後應儘量減少日光照射。

採集加工

春、夏季割取全草,去雜質,鮮用或曬乾備用。

形態特徵

1.藜:一年生草本,高30-150cm。莖直立,粗壯,具條棱,綠色或紫紅色條紋,多分枝。葉互生;葉柄與葉片近等長,或為葉片長的1/2;下部葉片菱狀卵形或卵狀三角形,長3-6cm,寬2.5-5cm,先端急尖或微純,基部楔形,上面通常無粉,有時嫩葉的上面有紫紅色粉,邊緣有牙齒或作不規則淺裂;上部葉片披針形;下面常被粉質。花小形,兩性,黃綠色,每8-15朵聚生成一花簇,許多花簇集成大的或小的圓錐狀花序,生於葉腋和枝頂;花被片5,背面具縱隆脊,有粉,先端微凹,邊緣膜質;雄蕊5,伸出花被外;子房扁球形,花柱短,柱頭2。胞果稍扁,近圓形,果皮與種子貼生,包於花被內。種子橫生,雙凸鏡狀,黑色,有光澤,表面有淺溝紋。花期8-9月,果期9-10月。
2.灰綠藜:形態與藜極相似,但植株較小;植物體有粉,葉下面灰白色。花被片3-4,基部合生;雄蕊1-2,花絲不伸出花被。扁圓形的種子上有細點紋。花果期5-10月。

生長環境

1.藜:生於荒地、路旁及山坡。全國各地均有分布。
2.灰綠藜:生於農田、菜園、村舍附近或有輕度鹽鹼的土地上。我國除台灣、福建、江西、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外,其他地區均有分布。

性狀鑑別

1.藜:全草黃綠色。莖具條棱。葉片皺縮破碎,完整者展平,呈菱狀卵形至寬披針形,葉上表面黃綠色,下表面灰黃綠色,被粉粒,邊緣具不整齊鋸齒;葉柄長約3cm。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
2.灰綠藜:全草灰黃綠色。葉多皺縮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後,呈矩圓狀卵形至披針形,邊緣呈波狀牙齒。葉上面平滑,下面有粉而呈灰綠白色。小花在枝上排列成斷續的穗狀或圓錐狀。

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
2、光敏作用。
3、降壓和抑制心臟作用。

現代套用

現代常用於細菌性痢疾、急性腸炎、疥癬、齲齒牙痛等。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清熱利濕,止癢透疹。主治風熱感冒,麻疹不透。”

附註

《救荒本草》:“舜芒谷,俗名紅落藜,生田野及人家,舊庄窼上多有之。科苗高五尺余。葉似灰菜而大,微帶紅色,莖亦高粗,可為柱杖。其中心葉甚紅,葉間出穗,結子如粟顆,灰青色。味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