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藏鵐全長約16cm。雄性成鳥:頭頂、後頸、耳羽及頸側均黑色;眉紋白色,自嘴基向後伸達至頸部;眼先及前頰紅褐色;上背及兩肩鮮紅栗色,腰深灰色;後頸與上背間有一藍灰色橫帶,下延至下胸;兩翼除大覆羽與背同色外,其餘覆羽大都暗藍灰色,初級覆羽以及飛羽等轉為黑褐色,初級飛羽的外緣漸轉為與背同色;尾羽黑褐色;外側二對,除羽基及部分外翈外,純白色;頦、喉白色;上胸有一寬闊黑帶,與頸側的黑色相連;下胸藍灰色,並延伸至兩脅;腹白;尾下覆羽沾淡肉桂紅色;翼下覆羽白色;脅羽灰或灰白色。
雄性幼鳥:上體污灰,滿雜以黑褐色條紋;背、肩及內側翼羽的羽緣均似成鳥的鮮紅栗色;下體滿雜以黑褐色條紋,但較上體的為細,胸及兩脅已呈現成鳥的灰色。
虹膜黑褐;嘴黑色,腳皮黃色,趾稍暗,爪黑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25-29.5g;體長176-193mm;嘴峰11-12mm;翅85-91mm;尾79-91mm;跗蹠21mm。
棲息環境
此鳥屬於高山草甸、草原和灌叢鳥類,棲息於青藏高原山柳灌叢地帶。喜林線以上的開闊而荒瘠的高山灌叢、矮小檜樹叢、杜鵑林及裸露地面。在青海東南部及西藏東部海拔3600-4600米。北緯31°以南無記錄。
生活習性
一般獨自或成雙活動,冬季結小群。見人臨近隱匿起來。儘管飛行高度很低,但也不易觀察到。它們在灌木叢中迅速移動,常從低枝逐漸躍向高枝,尾巴翹的很高。歌聲嘹亮,尤其是雄鳥,這是一種善於鳴囀的鳴禽。也是一種領地意識非常強烈的小鳥。鳴聲為短促啾啾叫似戈氏岩鵐。飛行叫聲為tsip tsip,聯絡叫聲為細而拖長的seee聲。食物以昆蟲為主,啄食包括鱗翅目幼蟲,雙翅目大蚊科,直翅目的蝗科、蟋蟀科,鞘翅目的金蒼蟲、步行蟲,半翅目的蝽科,膜翅目的蟻類等多種小昆蟲、蜘蛛類和一些水生動物。秋季還啄食少量漿果,雛鳥主要餵食蝗蟲,蟋蟀,毛毛蟲,主要為鱗翅目幼蟲。
分布範圍
為中國特產種。分布於青藏高原青海南部扎多、曲麻萊、東南部河南縣,西藏昌都地區北部瀾滄江上游。
繁殖方式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關鍵生態系統合作基金(CEPF)資助中國青海省果洛州,對藏鵐這種珍稀鳥種的分布和繁殖狀況進行調查,實施必要的保護,從 2007年的春季到秋季,在白玉鄉近600平方千米範圍內,每月最多只發現藏鵐48隻。調查人員僅在7月25 日找到了唯一一個藏鵐巢,掩藏於雜草中的氂牛腳印中。藏鵐在夏季選擇冬季被氂牛踩出的腳印作為巢址,說明這片冬季牧場在夏季得到了良好的修養生息,沒有人畜干擾。項目組推測,如果這些冬季草場被改為全年放牧草場,就可能給白玉鄉藏鵐的繁殖帶來巨大影響。因此,項目組與當地農場主商議在特定區域保留原有的放牧方式,即夏天不放牧。可喜的是,一名農場主同意將其冬季牧場所在地“啊木龍溝”作為藏鵐保護小區,並在溝口處豎立標示牌。
雖然藏鵐的驚鴻一瞥被相機記錄下來,但距離揭開它神秘的面紗、恢複種群數量,還要做大量的工作。調查顯示藏鵐的數量比想像要少得多,繁殖記錄更是驚人的缺乏,即使是高密度的觀察也未能獲得足夠的信息。有關它們如何繁殖,如何哺育幼鳥這些問題,至今仍然是個謎。
保護級別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中被列為稀有種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5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