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式摔跤

藏式摔跤

藏式摔跤(Tibetan wrestling),普遍認為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競技運動,在出土的5000年前的古埃及壁畫上就已經出現了摔跤的圖案。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摔跤更是一項歷史悠久且仍盛行的體育運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藏式摔跤
  • 外文名:Tibetan wrestling
  • 別名北嘎
  • 流行地區:藏族地區
  • 類別:體育競技運動
摔跤歷史,摔跤壁畫,摔跤民俗,摔跤分類,各地摔跤,摔跤規則,摔跤運動員,

摔跤歷史

摔跤被普遍認為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競技運動,在出土的5000年前的古埃及壁畫上就已經出現了摔跤的圖案。當古代奧運會在公元前776年舉行的時候,摔跤已經成為了其中的比賽項目。在中國,摔跤運動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特別是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摔跤更是歷史悠久仍盛行的體育運動。
藏式摔跤,藏語稱為“北嘎”、“加哲”或“有日”,康定藏人叫“寫澤”,白馬藏人稱其為“卡惹則”。早在原始社會時期摔跤的雛形就已出現。在冷兵器時代到來之前,藏族先民在與自然界、與敵對部落的爭鬥中,貼身肉搏成了最主要的對戰形式。這種貼身肉搏戰就是摔跤的雛形。
據考古挖掘發現,雅礱河谷在石器時代就出現了原始的摔跤遺蹟。有學者研究認為,流傳於廣大藏族地區,系統反映公元7世紀以前的古代藏族社會的英雄史詩《格薩爾》就有摔跤的傳說。《嶺·格薩爾王傳》中也有藏人摔跤的記載。
松贊乾布時期,摔跤等體育活動被列為軍隊的訓練和作戰的主要方式之一。《西藏志·兵志》就記載了“習武”、“跌扑”等內容。古代軍隊在訓練中,用摔跤鍛鍊戰士的力量意志和對戰技巧。戰士間也經常進行比試,看誰是更勇猛聰明的軍中能士。如果說古代戰場上的“北嘎”是以生死為代價的戰爭,那吐蕃軍隊中士兵的切磋就該是最早的、接近體育精神的“北嘎”比賽了。

摔跤壁畫

創建於公元7世紀的桑耶寺壁畫中有一組摔跤的畫面,摔跤手裸露著上身,背塗酥油明光閃亮,下穿半截短褲,腰束布帶,足蹬藏靴做著跤臂、拉腰、絆足等動作。
在該寺烏孜大殿另一幅表現摔跤比賽的壁畫中,摔跤手兩兩相對,畫中共有12人分6對同時進行比賽。一方著白色短褲,一方著紅色短褲,他們光著腳丫,赤膊上陣。比賽雙方有的剛開始交手,有的已打得不可開交,有的已被摔在地上,還有的受傷停戰。
比賽另設有兩名裁判,身穿藏式長袍,手持寫有藏文“1”和“2”的木牌。其中持“1”號牌的似乎是主裁判,戴寬沿氈帽,站在一方桌子上;另一裁判持“2”號木牌,立在桌旁,以便為獲勝者頒獎。
此外,還有兩人手捧哈達,準備以藏族特有的民族禮俗獻給優勝者。可見,這時的藏式摔跤已經有了較完善的規則,並成為了藏族人最主要的競技項目之一。
據史料記載,隋唐時期中原地區和吐蕃在體育方面交流頻繁,來自西藏的摔跤力士讓當時的中原人士大開眼界。唐人釋道寒在其著作《續高僧傳》中記載:“有西番貢一人云大壯,在北門外試相撲,無敵者。”這裡所說的“西番”就是吐蕃,由此可見,早於唐時,吐蕃的摔跤就開始向中原地區傳播。
西藏大學教授丁玲輝等人考證,敦煌莫高窟兩幅藏傳佛教圖中就有一幅描寫達悉太子(釋迦牟尼)和從弟難陀摔跤的場面。

摔跤民俗

在藏族民間,摔跤作為一種角力運動很受藏族民眾的喜好,摔跤不僅在節日、集會或收穫後的慶祝活動上列為必有的項目,在日常勞動之隙也隨處可見,兒童更以摔跤為日常功課。摔跤在藏族女子中也十分普及,小女孩到中年婦女都很喜歡。相傳在康區的某個部落中,如果一女子能通過摔跤戰勝部落中所有男子,則可成為該部落的首領。
知名學者任乃強先生在《西康圖經》中就記載了摔跤在康地藏人婚俗中的細節:“當婚禮完成後,新郎角勝,互相推按,至新郎勝,始得同宿。否則,新娘逃去,更須另下聘禮。”
《中國民俗大系·西藏民俗》一書中對藏式摔跤也有記載。藏族民間摔跤要唱著摔跤歌並做大雁飛翔的舞蹈動作上場,唱畢,以相互致敬的藏禮相迎,然後開始比賽。比賽一般在直徑10米的圓形摔跤墊、草地或沙地上進行,以個人為單位,不受年齡和體重的限制,但必須赤腳上陣。
同時,藏式摔跤在衛藏、康區和安多藏族地區以及新疆部分地區也十分流行,不同的地區衍生出各具特色的藏式摔跤。
藏式摔跤
圖2

摔跤分類

青海藏人的摔跤有“活跤”和“死跤”之分。活跤沒有過多的規定,雙方搶抱,抓住對方腰帶,可動用手腳勾絆,將對方摔倒在地即贏;死跤是雙方從容抱定,並且不準用腿腳絆對方,摔倒對方直至軀幹著地。
據《天祝縣誌》、《卓尼縣誌》、《甘南州志》等地方志記載,天祝藏族地區和甘南藏族地區的摔跤分為自由式和固定式兩種。自由式的規則和青海藏人的“活跤”一樣,可勾腳絆腿,只要摔倒在地即可。這要求選手不僅要有爆發力,還要有耐力,智謀加力量方能取勝。固定式則要求選手赤腳上陣,不能用腿腳勾絆對方,比賽時雙方系不同顏色的腰帶,相對而立。評判者宣布比賽開始,雙方搶抓住對方腰帶,並把握住腰部以上部位,然後通過摔、拉、起、提等動作,使對方的兩個部位著地即贏。比賽一般採取三局兩勝制。
藏族地區的摔跤還有背抵背式和馬上摔跤。這兩種獨特的摔跤方式在藏族地區以外很難見到。尤其是馬上摔跤,更是藏民族獨有。
背抵背式摔跤比賽辦法是雙方背靠著背站立,裁判宣布開始後,雙方向後或與對方雙手相挽,同時用力,以將對方背起令其雙腳離地者為勝。背式摔跤與面對面的摔跤相比,對參賽者的力量要求更高,是更純粹的力量角逐。
馬上摔跤,對選手要求則是十分全面。比賽選手騎在激烈賓士的馬上,並相互推摔,以使對手從馬上摔下為勝。它不僅要求選手騎術了得,能在高速奔跑且顛簸的馬上保持自己的平衡,更要想法攻擊對手。這種摔跤方式十分危險,它體現出了古代戰爭中騎兵的作戰方式。馬上摔跤在古代藏族地區中也並非十分流行,如今在藏族地區更是難得一見了。

各地摔跤

■四川:平武地區的白馬藏人在正月15至17日要進行“驅鬼”儀式,他們常挑燈夜戰,進行大規模的摔跤比賽,而在一年一度的“禁火節”中他們也要以摔跤來取悅火神。
■青海:在青海每年一度的、規模最大的藏民族盛會——玉樹民族賽馬會(每年7月24日--8月1日)、熱貢藝術節、瑪域格薩爾文化藝術節(青海果洛)、甘南瑪曲賽馬節、拉卜楞達久灘賽馬以及衛藏地區的望果節等大小民間節日中,摔跤都被列為重要的比賽項目之一。
■節日:在各大藏傳佛教寺院的祭祀儀式或宗教大會上,摔跤也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如在每年的元旦、正月15的釋迦牟尼降生節、正月23的魔難木大會、7月的說法會、10月25的宗喀巴成佛紀念日等重大節日上,甘孜州的德格寺、阿壩的納木寺、拉卜楞寺等寺院都要舉行盛會,當地寺院喇嘛培養的專業摔跤選手這時都會登場進行摔跤比賽。

摔跤規則

規則: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北嘎比賽分為個人賽與團體賽。比賽採用循環制或淘汰制。運動員年齡不受限制。按體重分為五個級別,52公斤級、57公斤級、62公斤級、74公斤級和90公斤級。每場比賽3局,比賽時間為每局淨摔3分鐘,中間休息1分鐘,每局中誰勝一跤即停止比賽,獲勝者即勝一局,如運動員需連續比賽,場與場之間至少有10分鐘休息時間。比賽中雙方運動員同時倒地分不出上下、先後則判平跤,互不得分。進攻者膝先著地,判進攻無效。

摔跤運動員

窮吉——第一個獲得國際賽事冠軍的藏族摔跤運動員
2003年3月13日至14日,在我國承辦的國際摔跤A級系列賽桂林站比賽中,西藏女子運動員窮吉入選中國摔跤代表隊參加此項賽事,奪得女子63公斤級第一名,登上了國際比賽領獎台,並以此項成績成為國家級運動健將
這位來自西藏林芝地區的女運動員,2000年才被西藏自治區體校招入運動班學習,2001年8月輸送到中國奧林匹克摔跤隊訓練。短短3年的時間,這位“高原江南”上的姑娘就從雅魯藏布江畔走到了世界摔跤比賽的領獎台。成為藏族人民的驕傲,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藏族同胞血液中積澱下來的力量與技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