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桿較纖細,基部傾斜而節上生根,上部直立,高達60厘米,多分枝,除節上有短柔毛外無毛。葉鞘無毛,或被短毛及疣基毛,有時開展或早落;
葉舌膜質,長0.5-2毫米,邊緣有較長的纖毛;葉片卵披針形,基部心形抱莖,長1-4厘米,寬0.5-1.5厘米,邊緣至少中下部有疣基毛,近先端部分有纖毛,兩面無毛,或有短柔毛或疣基毛。
總
花梗長(2-)5-25厘米,纖細,通常無毛,有時上部有白色柔毛;花序長0.5-6厘米,由1-10餘枚呈指狀兼傘房狀排列的總狀花序組成,最下的分枝長0.5-6厘米,有2至多數
小穗;穗軸節間長2-3.5毫米,通常光滑無毛或近無毛,長3.5-5毫米,卵狀披針形,常帶紫色,有時灰綠色;基盤無毛或有短毛;穎不等長或近等長,除邊緣外紙質;第一穎背部圓形,邊緣扁平而不反折,具5-10脈,幾乎全部脈都具有小刺,有時僅在近先端部分有少數小刺,有時近光滑;第二穎具3脈,膜質邊緣寬約0.4-0.5毫米;外稃膜質透明,無脈,邊緣無毛;第一外稃長約2.5-3毫米,第二
外稃長約2.5毫米,背面近基部有芒;芒長12毫米,中部膝曲,芒柱扭轉,有時芒很短而不露出於小穗之外而變無芒;雄蕊2枚,
花葯長1毫米,深黃色;有柄小穗退化,殘存小穗柄長1-3毫米,無毛或有時上部有毛。
主要變種
中亞藎草(
Arthraxon hispidus var.
centrasiaticus (Grisb.) Honda)與藎草的主要區別為:葉片兩面有毛,小穗具較長的芒。花果期8-9月。分布於中國東北、西北、華中、華東等省區。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亞洲西部地區與日本也有分布。
產地生境
遍布中國以及舊大陸的溫帶至熱帶。已傳入中美至北美及夏威夷群島。常生長在海拔1300-1800米的田野草地、丘陵灌叢、山坡疏林、濕潤或乾燥地帶都有。
生長習性
藎草適生力很強,能用
種子繁殖,在一定範圍內也能營養繁殖。在中國南方春季返青,夏季茂盛生長,秋季8-10月開花結實。在光照充足的坡面處年平均生長41.2厘米,灌木叢內年平均生長53.1厘米,坡腳下年平均生長63.8厘米;密度為1.8株/平方厘米,灌木叢內密度為2.3株/平方厘米,山腳下密度為3.4株/平方厘米。
主要價值
景觀:由於藎草耐瘠薄,在山石坡面、嵌草磚、貧瘠土壤、受踐踏較嚴重的綠地可適當引種或保留自然生長的植株,與其它地被植物混植(如紫花地丁等),既起到護坡固土作用,又能創造自然野趣。藎草植物整體高度基本一致,耐性強、病蟲害少、管護粗放,適於池邊、山石、建築周圍與其他植物配置,展示自然景觀美。
飼用:藎草在中國南方是一種優良的野生牧草,牛、馬、羊均喜採食,除了供放牧外,還可以刈割曬制乾草,農民民眾習慣稱之為“馬草”,在中國四川有些地區(入雅安、洪雅等縣),乾“馬草”已成為商品,在市場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