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菌

藍綠菌

藍綠菌它又稱為顫藻屬,多生於有機質豐富的濕地或淺水中。植物體是由一列細胞組成的絲狀體,不分枝,膠質鞘無或不明顯。藻絲體能前後伸縮或左右擺動,因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藍綠菌
  • 別稱顫藻屬
  • :藍藻界
  • :藍綠菌
定義,形態,分類,進化,分布,危害,毒素,污染水質,

定義

藍菌在地球上已存在約30億年,是最早的綠色光合放氧生物,對地球表面從無氧的大氣環境變為有氧環境起了巨大的作用。
藍綠菌顯微結構藍綠菌顯微結構

形態

藻體為單細胞或群體,或為細胞成串排列組成藻絲狀的絲狀體,不分枝、假分枝或真分枝,不具鞭毛,不產遊動細胞,一部分絲狀種類能伸縮或左右擺動;細胞壁缺乏纖維素,由粘肽組成,壁外常形成膠質鞘;無真正細胞核,核的組成物質集於細胞中央,無核膜及核仁;細胞內除含有葉綠素和類胡蘿蔔素外,尚含有藻藍素,部分種類含藻紅素;色素不包在質體內,而分散在細胞質的邊緣,藻體因所含色素種類和多寡而呈現不同的顏色。

分類

雖然傳統上藍綠菌歸於藻類,稱為藍綠藻門(Cyanophyte),近年研究通常將它排除,因為和藻類差異甚大,諸如缺乏膜包圍的胞器,含有單一環狀染色體,細胞壁含有肽聚糖,核糖體大小、成分和真核生物不同。藍綠藻在特化摺疊的原生質膜(稱為葉綠囊膜)上行光合作用。因此,它們即使擁有類似的生態棲位,彼此仍然差異很大。

進化

藍菌在地球上已存在約30億年,是目前以來發現到的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對地球表面從無氧的大氣環境變為有氧環境起了巨大的作用。藍菌已知約2000種。目前藍菌的系統發育分類仍未確定,根據色素種類可單分出類似植物的葉綠體,含有葉綠素a和葉綠素b的原綠藻類,根據形態可分為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寬球藻目(Pleurocapsales)、顫藻目(Oscillatoriales)、念珠藻目(Nostocales)和真枝藻目(Stigonematales)。但以上分類可能除真枝藻目以外均非單系群,有待進一步研究。形態分類可參見細菌分類表。是發現年代最早的化石。

分布

主要分布在含有機質較多的淡水中,部分生於海水中、潮濕和乾旱的土壤或岩石上、樹幹和樹葉上,溫泉中、冰雪上,甚至在鹽滷池、岩石縫中都可以發現藍菌;有些還可穿入鈣質岩石或介殼中(如穿鈣藻類)或土壤深層中(如土壤藍藻);也有同真菌共生形成地衣,或生於植物體內形成內生植物,少數種類能生活於85℃以上的溫泉或終年積雪的極地。
藍菌已知約2000種。目前藍菌的系統發育分類仍未確定,根據色素種類可單分出類似植物的葉綠體,含有葉綠素a和葉綠素b的原綠藻類,根據形態可分為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寬球藻目(Pleurocapsales)、顫藻目(Oscillatoriales)、念珠藻目(Nostocales)和真枝藻目(Stigonematales)。但以上分類可能除真枝藻目以外均非單系群,有待進一步研究。形態分類可參見細菌分類表。是發現年代最早的化石。

危害

毒素

國際間對食用藍菌門生物開始關注,因為不論土生和水生的藍菌生物皆含有神經毒素BMAA(β-N-methylamino-L-alanine),並可能透過食物鏈不斷累積產生生物放大作用,對人類的損害將逐漸增加。BMAA已證實會對動物產生強烈的毒性,加速動物腦神經退化、四肢肌肉萎縮等等,小量BMAA積累已能選擇性殺死從老鼠的神經元。香港中文大學呼籲大眾停止食用同屬藍菌門的髮菜,減輕患上肌萎性側索硬化症、帕金森病和老人痴呆症的風險。(藍綠菌的集體形態藍菌的次生代謝產物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有非常強的毒性,可能會嚴重損害肝臟,引致肝癌。1996至1999年間,美國俄勒岡健康部門(Oregon Health Division)曾對市面上87種藍菌及螺旋藻保健食品進行測試,發現其中竟然有85種保健食品均含有微囊藻毒素。 同種類的藍菌含有不同類型的毒素,當中包括神經毒素(Neurotoxin)、肝毒素(Hepatotoxicity)、細胞毒素(Cytotoxicity)及內毒素等,使他們對人體及動物構成生命危險。已有紀錄證明飲用或於被藍菌污染的水源接觸會引致中毒現象,但實際多少的攝取量會致命則未有定論。

污染水質

藍菌會產生有腥臭味的“水華”現象,最大危害是令飲用水源受到威脅,毒素影響人類健康。亦會令魚類缺氧死亡。)
水族缸中的藍綠菌(藍綠藻)幾乎都是顫藻屬(Oscillatoria)的。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覆蓋於水草、飾物與底床,形成一層藍綠色至藍黑色的大量薄膜。偏偏這個“藻類”並不是真正的藻類,對某些水族愛好者而言是最大的困擾。因為藍綠菌的臭味比如何防治還要令人難以忍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