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老鼠也能上天堂
- 譯者:李蕊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9190433
- 作者:伊娃·普羅卡斯科娃
- 出版社: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 頁數:108頁
- 開本:32
- 品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藍眼睛德國大獎小說書系精選了近年來德國青少年文學獎、提名獎的獲獎作品以及獲獎作家的相關作品。
德國青少年文學獎是德國最著名的青少年圖書獎項,側重於貼近青少年的生活現狀,反映他們的生活故事,筆觸細膩,情感充沛,看似平淡瑣碎,但卻蘊含著耐人尋味的生活哲理。
通過這些浸潤心靈的文字,可以提升青少年對人生的認識,引發他們的深層次思考,從而淨化心靈,啟迪心智。
德國青少年文學獎是德國最著名的青少年圖書獎項,側重於貼近青少年的生活現狀,反映他們的生活故事,筆觸細膩,情感充沛,看似平淡瑣碎,但卻蘊含著耐人尋味的生活哲理。
通過這些浸潤心靈的文字,可以提升青少年對人生的認識,引發他們的深層次思考,從而淨化心靈,啟迪心智。
作者簡介
伊娃·普羅查茲科娃,1953年生於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1986年全家來到德國居住。多年來,她用德文為青少年寫作。她的青春小說《等別人走了,我們再相會》,獲得2007年弗里德里希·格斯泰克獎和2008年基督圖書獎,小說《裸露者》獲德意志青少年圖書獎提名獎。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九月
第二章 十月
第三章 十一月
第四章 十二月
第五章 一月
第六章 二月
第七章 三月
後記
第二章 十月
第三章 十一月
第四章 十二月
第五章 一月
第六章 二月
第七章 三月
後記
序言
九月
所有的一切開始的那一天,與此前的日子沒有什麼不同,或許只是有一點熱。瑪爾卡一睜開眼睛就感覺到了。耀眼的陽光透過花窗簾,在她的白色被子上投射下歪歪扭扭的彩色斑點。她的手指划過一朵藍色的花斑,指甲立刻被染成了藍色,手背上涌動著綠色的波紋。瑪爾卡用手指輕輕拍打彩色的斑點,看著這些閃亮的顏色在她的褐色皮膚上褪去光澤。
熟悉的聲音湧進了房間。在她的窗前,距房子只有幾米遠的地方,一條小溪潺潺流過。在經過一個漫長而乾燥的夏天之後,溪水變得很淺,河床上的石頭清晰可見,魚兒快速掠過水麵,消失在水草叢中。瑪爾卡經常坐在小溪邊,將撕碎的花朵或樹葉扔進水中,看著它們隨波沉浮,直到消失在刺柏林後面。在天氣特別熱的時候,瑪爾卡甚至會泡在小溪中,儘管從高山上淌下來的溪水在夏天也是很冷的。不過她只敢在有人陪伴時這樣做,要么是母親,要么是米娜——她的姐姐。不需要任何人警告她不能獨自下水,她永遠都不會忘了去年初冬她差點淹死的事。
窗外的街道上,一輛馬車顛簸而過,箍了鐵環的木輪咕隆咕隆地軋過石板路面。瑪爾卡側耳傾聽了一會。她從馬蹄的得得聲分辨出,這輛馬車只套了一匹馬。來人不是那個流動商販揚克爾。自戰爭開始以後,他經常能向人們提供一些不易搞到的東西。不過他已經有很長時間不曾來過了,肯定已經有好幾周了,米娜不久前也這樣說過。我們只剩一塊紫羅蘭香皂了,她說,揚克爾也該來了。
樓下的廚房裡,有人正在把餐具弄得叮噹作響,緊接著傳來一隻桶哐當摔落在石頭地磚上的聲音。這是她的母親,或者是米娜。她們的最後一個女僕佐菲亞,已經在幾周前離開,回到她在維茨考夫的父母家。因為善良的女醫生再也付不起她的工資了,況且,基督教出身的女子也不準在猶太家庭做傭工,即使家中沒有男人也不行。所有人都為佐菲亞的離去感到難過,尤其是與她結為好友的米娜。米娜說過,佐菲亞比她的許多前任都要親切和開朗,而且更加聰明。兩個姑娘在分別的時候都哭了,從那以後,米娜變得益發憂鬱而沉默。
佐菲亞是很好,但奧爾加的離去讓瑪爾卡更為傷心。奧爾加是一名護士,已在她母親的診所里工作了很長時間。德國人來了以後,奧爾加便匆忙地離開了這所房子,與撤退的俄國人一起消失了。瑪爾卡用食指敲打著一個藍色斑點。奧爾加有一雙藍色的眼睛,很純正的藍色,不是像她母親和米娜那種偏暗的藍灰色。她輕輕哼著一首從奧爾加那裡學來的歌:“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瑪爾卡想模仿奧爾加的聲音,她記憶中的那種輕柔、低沉的聲音,但是她做不到,她哼出的旋律聽上去是單薄且跑調的,所以她很快就停止了哼唱。
過了一會瑪爾卡就覺得這個遊戲很無聊了。太陽升得更高了,投射在她被子上的斑點逐漸消退。瑪爾卡從床上跳下來,套上連衣裙。這條連衣裙是裁縫漢婭在初夏的時候用一幅裁下的窗簾給她縫製的,因為人們已經很長時間無法買到新布料了。裙子非常漂亮,它本來還可以更漂亮,如果沒有那個令人討厭的黃色六角星的話。瑪爾卡一直在努力忽視那顆星的存在。她曾經哭訴哀求過想要撕掉它。但是母親和米娜都告訴她,那是不可能的,只要德國人在這裡,她們就必須戴著它。
瑪爾卡蹲在地上穿上涼鞋。鞋子帶有長長的紅色粗繩,交叉纏繞在小腿的下半部,打成一個蝴蝶結的形狀。這雙木底涼鞋也是從德國人那裡得來的。鞋子還很新,是施耐德太太不久前從德國旅行歸來後送給她的,除了涼鞋還有一罐杏醬。瑪爾卡還從來沒穿過這么漂亮的鞋子,她高興得樂開了花。當她去街道下面的村子裡找維羅尼卡玩耍的時候,施耐德太太經常會送給她一些東西。正如人們那時所說的,俄國人撤走以後,德國人帶來了六角星,但除此以外,一切並不那么糟糕。
瑪爾卡跑下樓梯,進了廚房,吃了米娜為她準備的抹了杏醬的黃油麵包,半站起身喝掉牛奶,便飛奔而出。“別忘了,你今天下午必須去萊姆伯格小姐那裡。”米娜沖她喊道。
“我沒忘。”瑪爾卡回答。她雙腳離地躍過門檻,沿著街道向下跑去,直奔維羅尼卡所住的
那所大房子。
廚房門關閉時發出的巨響聲將漢娜·麥——瑪爾卡的母親,從沉思中驚醒。她正坐在樓下診室的寫字檯旁邊。自從她的社區醫生執照被吊銷以後,她就再也沒有收入了。但是由於方圓數十公里之內沒有醫生,每當人們有需要時,她還是會被召去。不過這種機會已經越來越少了,她經常會有太多的空閒時間,這可不是她所期望的。她下意識地看了一下手錶,九點十分。十一點的時候,她要去小鎮另一端的猶太社區,看望一下鞋匠的妻子,她三天前剛剛生了個兒子。在此之前她沒有什麼可做的,只能坐在這裡等著。她嘆了口氣,感覺自己成了環境和現實的犧牲品。它們強迫她無所事事,而這樣的角色不適合她。她懷念那些在社區里來回跋涉的日子,懷念工作和挑戰。有時她感覺自己被禁錮在這所房子裡,在這個靠近匈牙利邊境的偏僻小鎮,監獄看守就是那些德國人。
她聽到米娜在廚房裡心不在焉地幹活,不禁又嘆了口氣。米娜的怏怏不樂並不奇怪,一個十六歲的少女,沒有社交,沒有真正的朋友,沒有接受正常職業教育的機會。米娜正處在一個十分困難的年紀,自從佐菲亞離開以後,一切都變得更糟糕了。
漢娜把手攥成拳頭,一會又伸展開來,仔細檢視了一下自己修剪整齊的指甲,然後打開抽屜,拿出一封信。幾周以來,她每天一次、兩次、三次地重複這樣的動作,反覆閱讀她父親寫下的字句,不斷盯著那兩張照片。其中一張照片上,她的父親看起來就像她所熟悉的那樣——一個虔誠的猶太教徒,留著猶太式髮辮*和鬍鬚,身穿高領長袍*,頭上戴著黑色圓禮帽,一副嚴肅的、受人尊敬的長者模樣。但是在另一張照片上,她看到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男人,沒有髮辮和鬍鬚,光禿禿的面龐蒼老而瘦削。從前藏在鬍子里的下巴向後傾斜著,讓他看上去顯得衰弱、驚恐而無助。
親愛的漢娜,他這樣寫道,我在幾天前收到了你寄來的搬家許可,謝謝你,不過我不會去你那裡。我要留在這,跟你姐姐一家在一起,還有你的母親,她的在天之靈會保佑我們。我們不能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丟下他不管。
漢娜暗暗思忖,這些話是否是過去對她的指責的另一種說法。因為她曾經為了讀大學、為了追求自己的生活而離開他們,沒有考慮到她父母和家人的感受。或許,他從來沒有原諒她。
漢娜把手臂撐在桌子上,怔怔地望著那兩張照片。這時忽然傳來一陣敲門聲。她好像做了壞事被逮住一樣,紅著臉迅速把信和照片推進抽屜,捋了捋頭髮,把一支筆拿在手裡,裝作正在工作的樣子,然後喊了一聲“請進”。
來人是希爾伯太太,一個黑皮膚的胖女人,總是步履緩慢,眼神迷茫,但是在那雙看似空洞的眼睛後面,如漢娜所知,隱藏著一個清醒的頭腦。她總共生了六個孩子,最後那次生產過程分外艱難。漢娜給她做了高位會陰切開以後,九磅重的小莫舍才來到世上。她的丈夫在孩子出世半年前去了美洲,從此杳無音信。眼下她靠做一些裁縫活計養活她的孩子們。
希爾伯太太的動作比平時迅速許多,她一屁股坐在寫字檯另一側的椅子上,想要說的話脫口而出:“他們把裁縫的家什都沒收了,連洗衣工奈蒂也沒有放過。”
“誰們?”漢娜·麥吃驚地問。
所有的一切開始的那一天,與此前的日子沒有什麼不同,或許只是有一點熱。瑪爾卡一睜開眼睛就感覺到了。耀眼的陽光透過花窗簾,在她的白色被子上投射下歪歪扭扭的彩色斑點。她的手指划過一朵藍色的花斑,指甲立刻被染成了藍色,手背上涌動著綠色的波紋。瑪爾卡用手指輕輕拍打彩色的斑點,看著這些閃亮的顏色在她的褐色皮膚上褪去光澤。
熟悉的聲音湧進了房間。在她的窗前,距房子只有幾米遠的地方,一條小溪潺潺流過。在經過一個漫長而乾燥的夏天之後,溪水變得很淺,河床上的石頭清晰可見,魚兒快速掠過水麵,消失在水草叢中。瑪爾卡經常坐在小溪邊,將撕碎的花朵或樹葉扔進水中,看著它們隨波沉浮,直到消失在刺柏林後面。在天氣特別熱的時候,瑪爾卡甚至會泡在小溪中,儘管從高山上淌下來的溪水在夏天也是很冷的。不過她只敢在有人陪伴時這樣做,要么是母親,要么是米娜——她的姐姐。不需要任何人警告她不能獨自下水,她永遠都不會忘了去年初冬她差點淹死的事。
窗外的街道上,一輛馬車顛簸而過,箍了鐵環的木輪咕隆咕隆地軋過石板路面。瑪爾卡側耳傾聽了一會。她從馬蹄的得得聲分辨出,這輛馬車只套了一匹馬。來人不是那個流動商販揚克爾。自戰爭開始以後,他經常能向人們提供一些不易搞到的東西。不過他已經有很長時間不曾來過了,肯定已經有好幾周了,米娜不久前也這樣說過。我們只剩一塊紫羅蘭香皂了,她說,揚克爾也該來了。
樓下的廚房裡,有人正在把餐具弄得叮噹作響,緊接著傳來一隻桶哐當摔落在石頭地磚上的聲音。這是她的母親,或者是米娜。她們的最後一個女僕佐菲亞,已經在幾周前離開,回到她在維茨考夫的父母家。因為善良的女醫生再也付不起她的工資了,況且,基督教出身的女子也不準在猶太家庭做傭工,即使家中沒有男人也不行。所有人都為佐菲亞的離去感到難過,尤其是與她結為好友的米娜。米娜說過,佐菲亞比她的許多前任都要親切和開朗,而且更加聰明。兩個姑娘在分別的時候都哭了,從那以後,米娜變得益發憂鬱而沉默。
佐菲亞是很好,但奧爾加的離去讓瑪爾卡更為傷心。奧爾加是一名護士,已在她母親的診所里工作了很長時間。德國人來了以後,奧爾加便匆忙地離開了這所房子,與撤退的俄國人一起消失了。瑪爾卡用食指敲打著一個藍色斑點。奧爾加有一雙藍色的眼睛,很純正的藍色,不是像她母親和米娜那種偏暗的藍灰色。她輕輕哼著一首從奧爾加那裡學來的歌:“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瑪爾卡想模仿奧爾加的聲音,她記憶中的那種輕柔、低沉的聲音,但是她做不到,她哼出的旋律聽上去是單薄且跑調的,所以她很快就停止了哼唱。
過了一會瑪爾卡就覺得這個遊戲很無聊了。太陽升得更高了,投射在她被子上的斑點逐漸消退。瑪爾卡從床上跳下來,套上連衣裙。這條連衣裙是裁縫漢婭在初夏的時候用一幅裁下的窗簾給她縫製的,因為人們已經很長時間無法買到新布料了。裙子非常漂亮,它本來還可以更漂亮,如果沒有那個令人討厭的黃色六角星的話。瑪爾卡一直在努力忽視那顆星的存在。她曾經哭訴哀求過想要撕掉它。但是母親和米娜都告訴她,那是不可能的,只要德國人在這裡,她們就必須戴著它。
瑪爾卡蹲在地上穿上涼鞋。鞋子帶有長長的紅色粗繩,交叉纏繞在小腿的下半部,打成一個蝴蝶結的形狀。這雙木底涼鞋也是從德國人那裡得來的。鞋子還很新,是施耐德太太不久前從德國旅行歸來後送給她的,除了涼鞋還有一罐杏醬。瑪爾卡還從來沒穿過這么漂亮的鞋子,她高興得樂開了花。當她去街道下面的村子裡找維羅尼卡玩耍的時候,施耐德太太經常會送給她一些東西。正如人們那時所說的,俄國人撤走以後,德國人帶來了六角星,但除此以外,一切並不那么糟糕。
瑪爾卡跑下樓梯,進了廚房,吃了米娜為她準備的抹了杏醬的黃油麵包,半站起身喝掉牛奶,便飛奔而出。“別忘了,你今天下午必須去萊姆伯格小姐那裡。”米娜沖她喊道。
“我沒忘。”瑪爾卡回答。她雙腳離地躍過門檻,沿著街道向下跑去,直奔維羅尼卡所住的
那所大房子。
廚房門關閉時發出的巨響聲將漢娜·麥——瑪爾卡的母親,從沉思中驚醒。她正坐在樓下診室的寫字檯旁邊。自從她的社區醫生執照被吊銷以後,她就再也沒有收入了。但是由於方圓數十公里之內沒有醫生,每當人們有需要時,她還是會被召去。不過這種機會已經越來越少了,她經常會有太多的空閒時間,這可不是她所期望的。她下意識地看了一下手錶,九點十分。十一點的時候,她要去小鎮另一端的猶太社區,看望一下鞋匠的妻子,她三天前剛剛生了個兒子。在此之前她沒有什麼可做的,只能坐在這裡等著。她嘆了口氣,感覺自己成了環境和現實的犧牲品。它們強迫她無所事事,而這樣的角色不適合她。她懷念那些在社區里來回跋涉的日子,懷念工作和挑戰。有時她感覺自己被禁錮在這所房子裡,在這個靠近匈牙利邊境的偏僻小鎮,監獄看守就是那些德國人。
她聽到米娜在廚房裡心不在焉地幹活,不禁又嘆了口氣。米娜的怏怏不樂並不奇怪,一個十六歲的少女,沒有社交,沒有真正的朋友,沒有接受正常職業教育的機會。米娜正處在一個十分困難的年紀,自從佐菲亞離開以後,一切都變得更糟糕了。
漢娜把手攥成拳頭,一會又伸展開來,仔細檢視了一下自己修剪整齊的指甲,然後打開抽屜,拿出一封信。幾周以來,她每天一次、兩次、三次地重複這樣的動作,反覆閱讀她父親寫下的字句,不斷盯著那兩張照片。其中一張照片上,她的父親看起來就像她所熟悉的那樣——一個虔誠的猶太教徒,留著猶太式髮辮*和鬍鬚,身穿高領長袍*,頭上戴著黑色圓禮帽,一副嚴肅的、受人尊敬的長者模樣。但是在另一張照片上,她看到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男人,沒有髮辮和鬍鬚,光禿禿的面龐蒼老而瘦削。從前藏在鬍子里的下巴向後傾斜著,讓他看上去顯得衰弱、驚恐而無助。
親愛的漢娜,他這樣寫道,我在幾天前收到了你寄來的搬家許可,謝謝你,不過我不會去你那裡。我要留在這,跟你姐姐一家在一起,還有你的母親,她的在天之靈會保佑我們。我們不能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丟下他不管。
漢娜暗暗思忖,這些話是否是過去對她的指責的另一種說法。因為她曾經為了讀大學、為了追求自己的生活而離開他們,沒有考慮到她父母和家人的感受。或許,他從來沒有原諒她。
漢娜把手臂撐在桌子上,怔怔地望著那兩張照片。這時忽然傳來一陣敲門聲。她好像做了壞事被逮住一樣,紅著臉迅速把信和照片推進抽屜,捋了捋頭髮,把一支筆拿在手裡,裝作正在工作的樣子,然後喊了一聲“請進”。
來人是希爾伯太太,一個黑皮膚的胖女人,總是步履緩慢,眼神迷茫,但是在那雙看似空洞的眼睛後面,如漢娜所知,隱藏著一個清醒的頭腦。她總共生了六個孩子,最後那次生產過程分外艱難。漢娜給她做了高位會陰切開以後,九磅重的小莫舍才來到世上。她的丈夫在孩子出世半年前去了美洲,從此杳無音信。眼下她靠做一些裁縫活計養活她的孩子們。
希爾伯太太的動作比平時迅速許多,她一屁股坐在寫字檯另一側的椅子上,想要說的話脫口而出:“他們把裁縫的家什都沒收了,連洗衣工奈蒂也沒有放過。”
“誰們?”漢娜·麥吃驚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