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歌鴝

藍歌鴝

藍歌鴝(學名:Luscinia cyane)為鶲科歌鴝屬的鳥類,俗名藍尾巴根子、藍靛槓、掛銀牌。分布於西伯利亞、朝鮮、日本、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印度、緬甸以及中國大陸的內蒙古、黑龍江、吉林、北京、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安徽、山西、陝西、寧夏、甘肅、四川、貴州、雲南、浙江、福建、廣東、西藏等地,多棲息於地面以及匿於蘆葦荊棘間。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西伯利亞的Daurianregion。

基本介紹

簡介,外形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習性,亞種分化,保護級別,

簡介

鳥名。鳴禽類。別名青鴝、藍靛缸、小琉璃、輕尾兒、藍尾巴根子、青長腳等。在我國內蒙古和東北地區繁殖,秋冬季遷徙,遍布東部全境。體長約13厘米,重約15克。雄鳥背羽及飛羽均呈藍色,尾羽藍色更鮮亮;胸、腹部幾乎純白;臉部呈黑斑;頭、頸兩側為深藍色。雌鳥背羽橄欖褐色,飛羽及尾羽均深褐;嘴深黑,腳和趾肉黃色。地棲鳥,活動、覓食均在地面;性膽怯,常匿竄於灌叢、蘆葦和荊棘間,馳走時,尾部常作扇狀上下擺動。巢築於地凹、穴隙或草叢中。主食昆蟲。體態活潑秀麗,擅長模仿昆蟲鳴唱。

外形特徵

中等體型(14厘米)的藍色及白色或褐色歌鴝。雄鳥上體青石藍色,寬寬的黑色過眼紋延至頸側和胸側,下體白。雌鳥上體橄欖褐,喉及胸褐色並具皮黃色鱗狀斑紋,腰及尾上覆羽沾藍。亞成鳥及部分雌鳥的尾及腰具些許藍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腳-粉白。 藍歌鴝屬於鳴雀,以叫聲動人婉轉而著名,善於學習其他物種的叫聲特點,屬於鳴雀中的習鳴鳥,叫聲特點:冬季發出生硬的低tak聲;也有響亮的se-ic聲。

分布範圍

繁殖於東北亞;冬季遷至印度、中國南方、東南亞及大巽他群島。
藍歌鴝(圖3)藍歌鴝(圖3)
分布狀況:指名亞種繁殖於黑龍江。遷徙經華中至西南及華南越冬。亞種bochaiensis遷徙時經華東和東南至華南越冬。季節性常見於高至海拔1800米的森林。
中國分布: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博克圖),黑龍江(小興安嶺,中部帽兒山),吉林(長白山),北京(百花山),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安徽,山西,陝西(南部),寧夏,甘肅(東南部),四川(東部),貴州,雲南(西部,南部,東南部),浙江,福建,廣東(珠江口),西藏(南部)。
藍歌鴝(圖4)藍歌鴝(圖4)
世界分布:西伯利亞(東部,東南部),朝鮮,日本,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印度,緬甸。

生活習性

棲於密林的地面或近地面處。
雄鳥上體和兩翅內側覆羽鉛藍色;飛羽暗棕褐,表面稍沾藍,外側具淡色羽緣;尾羽黑褐渲染藍色;眼先和頰黑色;頰部向後沿頸側有一條紋延伸至胸側;耳羽近黑色;下體自頦至尾下覆羽純白色,羽基黑色;兩脅和覆腿羽淡褐色且綴以藍色和灰色。雌鳥上體橄欖褐色;兩翅褐色;尾羽黑褐沾藍。體長約125mm,體重約13g。棲息於灌木林及草叢,常見在地面活動。營巢於林下樹叢中,每窩產卵5—6枚,卵呈玉藍色,大小約為19×14mm,孵化期為12—13天。以昆蟲為主要食物,比較常見的種類。本種有2個亞種,國內均有分布。(1)指名亞種L. c. cyane (Pallas).上體鉛藍色。分布於全國大部分地區。(2)東南亞種L.c. bochaiensis Shulpin.上體暗藍色。分布於浙江、福建。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學名
藍歌鴝東南亞種
Luscinia cyane bochaiensis
藍歌鴝指名亞種
Luscinia cyane cyane

保護級別

藍歌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以下簡稱《野生動物保護法》),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