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橋碧天洞位於藍田縣藍橋鄉312國道1423KM+500M的位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碧天洞
- 外文名:Glimmering pearls hole
- 位置:藍田縣藍橋鄉312國道
碧天洞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時期,當時呂不韋還是個商人,在封建社會,不論經商多么成功,社會地位總是最低下的,為了改變現狀,呂不韋遍訪高人,後來得到碧天洞一位隱士的指點,從而改變了唯利是圖的商人思想,走上了商政合一、最後棄商從政的仕途之路!在呂氏代掌天下之時,不忘感恩報德,敕封碧天洞為“碧天聖地”,從而確立了碧天洞在未有道教之前的神仙方家地位,成為萬民朝拜的神聖場所、商人追奉的智慧聖地!
據《碧天洞緣起》中記載,僅在唐代,就有韓湘、顏真卿、裴航、雲英等在此修道成仙,隨後居此成真者無數!至宋元時期,全真教在終南山一帶發展興盛,作為終南東麓的碧天洞,由於通往湖北武當山的藍關古道經由門前,因而成為溝通商洛地區及至兩湖兩廣信眾的要地,更是防範敵人由東入陝至祖庭重陽宮的咽喉之處,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故為全真教所切重,最多時曾駐守全真弟子上千人!隨著全真教的衰落,碧天洞也逐漸失去了它的戰略地位,從新恢復到原來以傳經授法修真為主的道場!至明清時期,碧天洞代出高人,部分被派往西安八仙庵當住持,就這么理所當然的使碧天洞成了八仙庵的下院!
碧天洞共經歷過五次大型重建,第一次為呂不韋所建,第二次是1269年重建,第三次是1607年重建,第四次是1936年重建,此次重建年代最近,所以記載詳細,當時由碧天洞四十一代住持鄭至賢道長發起,由藍田縣縣長郝兆先、藍田縣南區團長王延年、藍天縣商務會會長閻狄初、藍橋鎮鄉約王忠興、藍田縣民團團長唐正義共同募化修建而成!第五次是2004年由四十三代住持崇懿道長重建,由於工程浩大,獨木難撐,現在還是瓦礫遍地!
碧天洞風光秀麗,景色宜人,背靠文筆聳立、七星連珠,左右環抱,如翼護衛,前有藍水長流、312國道橫穿門前,對面朝山是王順山國家森林公園,站在碧天洞門口,只見王順山成一臥佛,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先由佛頂升起,直射碧天洞內,隨之八仙堂一片光明,這就是碧天第一景:臥佛照洞!碧天洞最大的特點是:石分五色,土成七彩,方圓百米之內,五種顏色的石頭交錯相應,而七彩之土,集於兩方,可見天地造化的神奇!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只有碧天洞獨有的滿山白皮松及很多奇怪的動植物,在上方小洞,有傳說中的無毛鳥血靈子,有飛鼠,蜥蜴類有多種,特殊的有長尾蜥蜴、透明亂蹦的蜥蜴、及變色龍,洞內有象貓一樣大的紅眼鼠,蝙蝠有二種,一是通身有毛的金蝙蝠,二是大耳蝠,這些都是珍貴的物種!另有靈芝、南星、豬苓等貴重藥材,洞上方還有數十棵樹齡幾千年的古鐵絳樹,及一棵近千年的報春花樹,一些別的地方很難見到的花鳥昆蟲,這裡很多,枯葉蝶、竹節蟲、及珍貴的蜂鳥,這裡經常能見到!到這裡尋幽探玄,能感受遠古的韻味,體驗返樸歸真的愉悅,讓人浮想連翩,追憶過去,思索未來,正是修真者尋覓已久的寶地!
碧天洞是一個溶洞群,最具代表性的為兩孔天然溶洞,一是湘子洞,二是珍珠樓,珍珠樓距湘子洞上方100多米處,洞前如刀斧所切,地勢極為險要,洞分兩層,狹高近十米,深約50米,是一個樓上樓,因洞內盛產珍珠玉,故名珍珠樓!珍珠樓是裴航、雲英雙修成仙之處,有詩曰:“一飲瓊漿百感生,元霜剝盡見雲英,藍橋自是神仙地,何必崎嶇上玉清。”裴航雲英藍橋相會,促成了傳頌千年的神仙眷侶,居玉峰珍珠樓,餌橘英絳雪之丹仙去!後人另有傳說,此為湘子度韓愈之處,故洞內建有小文公廟!而湘子洞為碧天洞的主洞,洞口是八仙堂的天然神殿,後洞因韓湘子在此修道成仙,故而民間尊稱此洞為湘子洞,湘子洞據說全長80里,後因中間淤塞,現餘160多米,洞內多由鐘乳、水晶、玉石組成,由於歷經數千年香火,洞內多數被燻黑,就因為是黑洞,才顯示出歷經久遠的日月長河,才能體現出古樸的韻味,在這裡,成就了無數修行者,由此登真霞舉!湘子洞內有景點多處:老君騎象觀神龍、仙鶴醉臥、碧海顯能、鷂子翻身、回心石、龍眼神泉等,每處都有神奇的道教傳說,其中老君騎的那頭象,是塊混然天成未經破壞的整水晶,仙鶴醉臥的鶴更是塊重達千斤的濮玉,這可是其它地方所沒有的!在後洞,有泉一眼,是從一塊水晶上滲出的,《緣起》曰:“萬斛則涌為藍水,洞中有泉,事凡四方祈甘霖者,取之輒應。”“民生自古有賴神泉化甘露,孺子生疾苦,士民禱之輒應。”這可是有記載能治病的神泉,可不是我亂說的!在後洞,還盛產墨綠色珍珠玉,用以裝枕頭,有去心火降血壓的功效,這也是歷經檢驗出來的。在洞口,原有石棺一副,記憶體韓湘子全骨,65年被破壞,現僅剩數塊頭骨,關於湘子仙蛻,也有史為證!《碧天洞緣起》曰:“韓祖道成天上,余終南之一席骨,著碧天之二洞。”“神去而精不化,千年則叩若青銅。”有史有物,可見神仙之說並不虛妄,是真實存在的!大家沒有見過神仙,但神仙靈骨就在這裡,是碧天洞獨有的!
藍橋碧天洞位於藍田縣藍橋鄉312國道1423KM+500M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