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藍朝鼎
- 別名:藍大順
- 所處時代:清朝
- 祖籍:雲南昭通府牛皮寨
李藍起義,指的是1859年(清鹹豐九年)至1865年(清同治四年)由李永和、藍朝鼎 (藍二順)、藍朝柱(藍大順)等人領導的反抗清朝封建統治的農民起義。李永和、藍朝鼎起義、隊伍曾發展到30餘萬人,活動範圍遍及滇、川、鄂、陝...
李逆亂,清朝以李永和為主的農民起義。清鹹豐戊午年(即公元1858年)國匪蜂起,1859年,李永和、藍朝鼎農民起義軍自雲南昭通牛官寨進入四川,以鐵山為根據地,活動於川西南一帶。四處攻打,清庚申年(即1860年)更是到達頂峰,社會...
二郎場之戰是清鹹豐年間四川李永和、藍朝鼎反清運動中,順天軍張第才部在合州(今合川市)二郎場伏擊湘軍黃淳熙部的著名戰鬥,發生於鹹豐十一年(1861年)五月。簡介 1861年(清鹹豐十一年)6月,在李永和、藍朝鼎起義中,義軍於...
蜀亂述聞 《蜀亂述聞》是祝介創作的中國史類書籍。內容簡介 自東南軍起,四川獨稱完富,是以調餉恆仰於蜀。乃鹹豐九年,忽有藍、李之亂。藍、李者,藍朝鼎、李永和。居
又據清同治《安縣誌》載:“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李永和藍朝鼎起義,當地稟生徐暢率眾復修浮山內城,稱“徐家城”。羌王城以峭壁危聳的羅浮山為其腹背自然城壘,正面(即東面)山腹開闊地帶,則以人工,採用當地石料鑿成四楞大石條...
藍朝鼎且戰且退,搶登插旗山,扼險抵禦,正相持間,湘軍陸續趕到,四面圍攻,並從山後爬上山頭。藍朝鼎率眾突圍,在衝下山時不幸為清軍刺中額部,壯烈犧牲。起義軍餘部由藍朝柱、謝華瑤率領,經蒲江北上。犧牲 李永和自眉州退至...
陝西、四川方面,則有藍大順、藍二順、藍朝鼎等先後攻至綿竹、西安。這幾方面都是大理政權的別動隊。此時大理政權幾乎掌握西南各省。四反圍剿 鹹豐六年(1856年),大理政權建立伊始,提督文祥奉朝廷命自姚州向大理進發。都司何有寶奉...
鹹豐九年(1859年)在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下,李永和、藍朝鼎秘密聚會,焚香結盟,於10月初發動了反清起義。由於連續的清軍合圍,起義農民經常發生頭痛腦熱和心速加快,病痛長期折磨著起義軍的身體和心智,在此絕境下,一名起義農民意外...
第三節李永和、藍朝鼎起義戰爭(1859年7月—1865年6月)第四節陝甘回民起義戰爭(1862年5月—1873年11月)第五節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 第八章 收復新疆的戰爭(1876年7月—1878年1月)第一節英俄爭奪中亞和武裝入侵新疆 第二節清...
鹹豐年間爆發的歷時6年、以四川為主戰場的李永和、藍朝鼎、李藍農民起義的基本力量就是哥老會。以後的歷次以反洋教為中心的反清教案的主力也是哥老會,如“一紳二糧三袍哥”,就是四川最大教案大足教案的主力。機構發展 清朝時期 1644...
之前,雲南太平軍李永和與藍朝鼎兄弟已由雲南入川,襲取了數十里物資富饒的自貢鹽場,隊伍發展至十餘萬,而且大軍指向川西和成都。川軍督師忙於互相推諉和攻訐,調駐藏大臣崇實入川,也無濟於事。當時李、藍太平軍距成都僅七十里,成都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