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勇(西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

藍勇(西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藍勇,男,漢族,四川瀘州人,1962年生,1983年西南師範學院歷史系本科畢業,1989年西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研究生畢業,獲陝西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學位。

現為西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西南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歷史地理學博士點學術帶頭人。主持縱橫向項目30多項,出版各類著作20多部,發表論文180多篇、雜文30多篇。

同時兼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專家組專家、教育部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歷史地理》編委、《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編委、《中國人文田野》、《中國圖像史學》、《西南史地》主編、中國唐史學會理事、中國民族研究會理事、中國西南民族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地理學會西南代表處委員、重慶市政協特邀委員、重慶史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地理學會理事兼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重慶市三峽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重慶三國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重慶川江號子研究會副會長、重慶市旅遊規劃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重慶市文化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委員。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獲霍英東優秀青年教師獎(研究類)、四川巴蜀十佳優秀教師等稱號和榮譽,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重慶市“322人才計畫”第一層次人選、重慶市社會科學領軍人物、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藍勇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四川瀘州
  • 出生日期:1962年1月
  • 職業: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民族學院教授
  • 畢業院校:西南師範大學
  • 授位院校:陝西師範大學
人物經歷,主要貢獻,縱向項目,橫向項目,學術論著,學術論文,雜文雜論序跋,獲獎記錄,學術理念,

人物經歷

藍勇,男,1962年1月出生,四川瀘州人。1983年西南師範學院歷史系本科畢業,1983~1986年於解放軍56005部隊工作,1989年西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研究生畢業,獲陝西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學位,留校工作。1990年由助教晉升為副研究員,1994年由副研究員破格晉升為教授。現為西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西南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歷史地理學博士點學術帶頭人。
藍勇
兼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專家組專家、教育部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歷史地理》編委、《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編委、《中國人文田野》主編、《西南史地》主編、中國唐史學會理事、中國民族研究會理事、中國西南民族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地理學會西南代表處委員、重慶市政協特邀委員、重慶史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地理學會理事兼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重慶市三峽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重慶三國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重慶川江號子研究會副會長、重慶市旅遊規劃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重慶市文化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委員。同時,為四川大學巴蜀文化所、雲南大學西南邊疆民族研究中心、重慶師範大學重慶三峽學院兼職教授。

主要貢獻

縱向項目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歷史時期中國西部資源東調及其影響研究》
2、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長江三峽地區歷史地圖再現研究》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近2000年長江上游森林分布與水土流失研究》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畫《歷代制度和政策因素對西部環境的影響:途徑、方式和力度》子課題《西南部分》
5、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歷史時期西南經濟開發與生態變遷》
6、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長江三峽歷史地理綜合研究》
7、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清代中國內河公慈善救生研究》
8、國家重大文化工程項目《中華大典·地學典·自然地理典》
9、國家重大文化工程項目《清史·生態環境志》(西南及長江中下游部分)
10、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長江三峽經濟開發研究》
11、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湖廣填四川與清初四川社會》
12、教育部教學改革項目《高師歷史教學中加強人地關係思維的理論與實踐》
13、四川省政府哲學社會“八五”規劃項目《巴蜀文化與地理環境》
14、重慶市政府哲學社會科學項目《重慶移民歷史與安置經驗總結》
15、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長江三峽歷史地圖集》
16、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大項目《歷史文獻中的重慶》
17、重慶市重點文科基地項目《長江三峽歷史地圖集》(夔巫圖組)
18、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項目《巴蜀文化通史·交通文化卷》
19、重慶市文科重點研究基地項目《重慶歷史地圖集》
20、湖北省文科重點研究基地項目《三峽通史·歷史地理卷》

橫向項目

1、重慶市北碚區天府鎮旅遊規劃
2、貴州修文桃園河風景區規劃
3、重慶萬盛黑山谷風景區文化創意
4、重慶鼎道餐飲服務有限公司古川菜創意
5、重慶石柱楓香坪鄉村旅遊風景區文化創意
6、重慶武隆印象公司川江號子文化創意
7、重慶北碚鄉村嘉年華景區文化創意
8、重慶市規劃局:重慶三國文化研究
9、重慶市規劃局:重慶文化分區研究
10、重慶市開縣秦巴古道研究

學術論著

1、《中國歷史地理學》(獨立,面向21世紀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中國歷史地理》(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3、《歷史時期西南經濟開發與生態變遷》(獨立),雲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4、《西南歷史文化地理》(獨立),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5、《長江三峽歷史地理》(主編),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6、《四川古代交通路線史》(獨立),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
7、《古代交通生態研究與實地考察》(獨立),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8、《南方絲綢之路》(獨立),重慶大學出版社,1992年。
9、《三峽經濟開發的歷史反思》(獨立),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10、《中國三峽文化》(合作),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11、《西南交通貿易與開發》(合作),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12、《巴渝歷史沿革》(合作),重慶出版社,2003年。
13、《千古三峽》(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14、《長江文明》(獨立),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
15、《唐僖宗》(獨立),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16、《二十世紀唐研究》(參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17、《絲綢之路大辭典》(參編),陝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18、《中國都城辭典》(參編),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19、《三峽古鎮》(叢書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20、《詩城奉節》(叢書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21、《近2000年來長江上游森林分布與水土流失》(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22、《西三角歷史發展溯源》(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23、《重慶古舊地圖研究》(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
24、《近兩千年長江上游森林分布與水土流失研究》(主編),重慶大學出版社,2013年。

學術論文

1、《明清時期皇木採辦研究》,《歷史研究》1994,6。
2、《長江正源探索歷史是非的考辨》,《歷史研究》2005,1。
3、《清代滇銅京運路線考釋》,《歷史研究》2006,3。
4,《對中國環境史研究的四點認識》,《歷史研究》2010,1。
5、《乾隆“金沙江全圖”考》,《歷史研究》2010,3。
6、《隋唐開邊縣治考辨》,《中國史研究》1985,4。
7、《歷史時期三峽地區移民與經濟開發》,《中國史研究》1993,2。
8、《清代西南移民會館名實與職能研究》,《中國史研究》1996,4。
9、《有關先秦氣候的研究方向》,《中國史研究》2009,2。
10、《中國歷史地圖集編繪的歷史軌跡和理論思考》,《史學史研究》2013,2
11、《宋“蜀川勝概圖”考》,《文物》1999,4。
12、《三峽最早的航道圖――峽江圖考》,《文獻》1995,1。
13、《中國飲食辛辣口味的地理分布及其環境成因》,《地理研究》2001,2。
14、《近500年來長江上游亞熱帶山地中低山植被演替》,《地理研究》2010,7。
15、《現代歷史地理學給予歷史學的新啟示》,《史學理論研究》1995,1。
16、《近代三峽航道圖的編纂始末》,《近代史研究》1994,5。
17、《中國古代辛辣用料的嬗變、流布與農業社會》,《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1,1。
18、《南方陸上絲綢之路轉輸貿易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0,4。
19、《清代長江上游救生紅船制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5,4。
20、《清代長江上游救生紅船續考》,《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5,3。
21、《清代長江救生紅船救生地位和效果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2,3。
22、《西南政區教化名稱分布變遷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4,4。
23、《明茶馬貿易〈四川省四路關驛圖〉考》,《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3,2。
24、《明清皇木採辦遺蹟考》,《中國歷史文物》2005,4。
25、《歷史時期西南荔枝分布的歷史考證》,《中國農史》1988,3。
26、《乾嘉墾殖對四川農業生態及社會影響初探》,《中國農史》1993,1。
27、《歷史時期三峽森林資源的分布變遷》,《中國農史》1993,4。
28、《歷史時期三峽地區農副業開發研究》,《中國農史》1995,3。
29、《明清時期三峽地區農業墾殖與農田水利研究》,《中國農史》1996,2。
30、《明清美洲農作物引進對亞熱帶山地結構性貧困形成的影響》,《中國農史》2001,1。
31、《湖廣填四川”社會經濟與生態效應的地名學研究》(合作),《中國農史》2007,4。
32、《從天地生角度看中華文明的東移南遷》,《學術研究》1995,5。
33、《中國區域文化地理研究的思考》,《學術研究》2002、1 。
34、《刀耕火種重評》,《學術研究》2000、1 。
35、《中國經濟開發的歷史進程與可持續發展的反思》,《學術研究》2005,7。
36、《中國古代美女的地域認同文化研究》,《學術研究》2008,1。
37、《清代長江救生紅船的公益性與官辦體系的衰敗》,《學術研究》2013,2。
38、《中國地域方位嬗變與東亞大陸天地生背景》,《江漢論壇》2013,10
39、《南水北調與北人南遷的歷史地理背景》,《天府新論》2007,5。
40、《歷史時期中國野生犀象分布再探索》,《歷史地理》12輯。
41、《歷史時期三峽森林植被分布的演變研究》,《歷史地理》16輯。
42、《從歷史技術與環境互動的角度解剖中國西部》,《歷史地理》17輯 。
43、《連續地理部面的新切入點探索》,《歷史地理》18輯。
44、《唐宋川滇滇緬通道上的貿易》,《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0,1。
45、《歷史時期長江上游航道萎縮及對策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1,3。
46、《歷史時期西南經濟開發與生態變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2,1。
47、《中國西南歷史氣候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3,2。
48、《唐宋西南城鎮分布的地理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3,4。
49、《清初四川虎患與環境復原》,《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4,3。
50、《對古代交通里程運用要審慎》,《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1。
51、《歷史時期中國楠木分布的地理特徵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4。
52、《清代四川土著與移民分布的地理特徵》,《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2。
53、《明清時期西南城鎮分布的地理特徵》,《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1。
54、《四川居民個性特徵的歷史演變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6,3。
55、《唐代氣候變化與唐代歷史興衰》,《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2001,3。
56、《西部開發史的理論與現實思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2002,3。
57、《中國歷史氣候與社會》(譯稿,合作),《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3,2。
58、《近代日本對長江上游踏察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5,3。
59、《燃料換代歷史與森林分布變遷》(合作),《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7,1
60、《採用物侯學研究歷史氣候方向問題的討論》,《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1,2。
61、《朦朧的理性探索》,《光明日報》1993,5,18。
62、《三峽經濟開發的歷史教訓》,《光明日報》1994,2,21。
63、《西南古代交通文化》,《光明日報》1994,10,3。
64、《小議地方史學觀》,《光明日報》1996,2,6。
65、《在繼續的基礎上創新》,《光明日報》1997,1,21。
66、《歷史上長江上游水土流失及其危害》,《光明日報》 1998,9,25。
67、《歷史上長江上游的森林砍伐與保護的歷史思考》,《光明日報》 1999,7,30。
68、《西部開發的歷史回顧與反思》,《光明日報》2000,2,4。
69、《長江三峽人地關係的歷史思考》,《光明日報》2003,2,18。
70、《從移民史角度看三峽移民》,《光明日報》2001,10,16 。
71、《歷史上中國西部資源東調及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光明日報》2005,11,29。
72、《三百年來中國南方冰雪災害及其影響》,《光明日報》2008年,3,23
73、《中國歷史地理研究透露出的現實關懷》,《光明日報》,2012,1,5。
74、《中國歷史景觀地理研究回顧與前瞻》(合作),《光明日報》2013,2,20。
75、《對“四川荔枝種植史”和“宜賓茶葉栽培史”二文的商榷》,《農業考古》1986,1。
76、《中國古代棧道類型與分布》,《自然科學史研究》1992,1。
77、《中國古代索橋形制及分布》,《中國科技史料》1994,1。
78、《嚴如翌的經世文獻的價值》,《清史研究》1996,3。
79、《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第四卷品評》,《唐研究》第二輯。
80、《近2000年長江上游荔枝分布北界推移與氣溫波動》,《第四紀研究》1998,1。
81、《從歷史地理角度看三峽特別行政區的建立》,《中國方域》2002,1。
82、《清代三峽移民與經濟開發》,《史學月刊》1992,5。
83、《三峽得名和演變》,《史學月刊》1994,3。
84、《楊貴妃食荔產地考》,《史學月刊》1988,1。
85、《區域歷史研究應有新理念和現實懷》,《史學月刊》2003,6。
86、《明代貢象考》,《安徽史學》1997,2。
87、《若干誤區的誤區》,《安徽史學》2000,1。
88、《川滇古道沿革初考》,《西南師院學院學報》1984,4。
89、《四川荔枝種植分布的歷史考證》,《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85,4。
90、《歷代西南人才分布的地域演變》,《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1,2。
91、《魏晉南北朝隋唐佛教傳播與西南絲路》,《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2,2。
92、《近10年來西南歷史地理研究綜述》,《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3,4。
93、《古代西南各民族交通科技與文化》,《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增刊。
94、《雲貴地區漢族移民的時間和地理特徵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6,5。
95、《新時期利用自然科學方法研究中國歷史的思考與展望》,《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7,4。
96、《20世紀運用人地關係思維研究中國歷史文化的理論與實踐述評》,《西南師範大學學報》2000,5。
97、《西部開發史的反思與“西南”、“西北的戰略選擇》,《西南師範大學學報》 2000,4 。
98、《山川早水〈巴蜀〉與近代四川風情》,《西南師範大學學報》2004,5。
99、《巴蜀休閒好賭風考》,《西南大學學報》,2008年,1。
100、《巴蜀朝天地名變遷考》,《重慶社會科學》,2010,7。
101、《從歷史地理角度看四川地震災區的重建》,《西南史地》第1輯,巴蜀書社,2009年。
102、《明代貴州綏陽南宮木廠考》,《西南史地》第1輯,巴蜀書社,2009年。
103、《滇代滇銅京運對沿途的影響研究》,《清華大學學報》2006,4。
104、《中國西南地區傳統建築的歷史人文特徵》,《時代建築》2006,4。
105、《近代日本教習對四川文化教育的影響》(合作),《中華文化論壇》2004,2。
106、《巴蜀歷史文化二則》,《中華文化論壇》2013,4。
107、《近年來西南絲綢之路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1994,8。
108、《論歷史學的求真與致用的關係》,《古代交通生態研究與實地考察》,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9、《歷史時期西南鹽業開發與環境變遷》,《史念海先生八十壽辰學術文集》,陝西師大出版社,1996年。
110、《古代重慶城市地圖與重慶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研究》,《2000年國際歷史地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齊魯書社,2001。
112、《人地時空學――歷史地理學發展的方向》,《浙江大學國際歷史地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
113、《唐代長江上游的三大地域空間》,《盛唐地域結構》,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
114、《21世紀的史學新方向――關懷現實》,《21世紀中國歷史學展望》,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115、《多重因素下的明清西南地區產業結構和環境變化》,《人類社會經濟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和作用》,三秦出版社,2008年。
116、《蜀身毒道路線考證》,《南方絲綢之路研究論文集》,巴蜀書社,2008年。
117、《從地理環境、生產力、生產關係看中國經濟史研究的倒置與回歸》,《荊楚歷史地理與長江中游開發》,2009年。
118、《曬經石的歷史考察與南絲綢之路》,《中國人文田野》第1輯,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119、《一張安寧河照片的歷史自然地理信息》,《中國人文田野》第1輯,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120、《尋覓皇採辦之路》,《中國人文田野》第2輯,巴蜀書社,2008年。
121、《四川漢源明代皇木七年探秘記》,《中國人文田野》第4輯,巴蜀書社,2011年。
122、《清代滇銅京運運道考察記》,《中國人文田野》第5輯,巴蜀書社,2012年。
123、《廣元朝天關城門老照片判讀》,《中國人文田野》第5輯,巴蜀書社,2012年。
124、《漢源曬經石與南方絲綢之路》,《三星堆研究》第3輯,文物出版社,2007年。
125、《歷史教學中人地關係思維的理論與實踐》,《歷史教學》 2001,6。
126、《怎樣學習中國歷史地理》,《歷史教學》2003,3。
127、《現代歷史地理學的盡全空和人地互動》,《歷史教學問題》2005,4。
128、《川滇古道上的石門關》,《歷史知識》1994,6。
129、《高師歷史教學中加強人地關係思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高等師範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成果叢書》第七卷《歷史學分卷》,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130、《歷史教學應加強生態意識》,《中學歷史教學參考》1993,4。
131、《歷史上的水電報》,《中學歷史教學參考》1993,10。
132、《川滇、川黔古今交通路線擇向研究》,《公路交通編史研究》1985,6。
133、《貢荔古道》,《公路交通編史研究》1986,4。
134、《成渝間交通發展概述》,《公路交通編史研究》1990,2。
135、《“雲南站赤”商榷》,《公路交通編史研究通訊》1985,6。
136、《對“歷史上的小巴簡道”一文的商榷》,《陝西公路交通編史通訊》1985,6。
137、《萬勝入滇之界首何在?》,《重慶師範學院學報》1985,2。
138、《三峽歷史地理考證三則》,《重慶師範學院學報》1996,1。
139、《隋唐石門道之石門辨誤》,《重慶史學》1985,2
140、《重慶古史二題》,《重慶史學》1990,1。
141、《李永和藍朝鼎起義川南戰事補正》,《重慶史學》1991,2。
142、《四川地方史的可貴探索》,《重慶史學》1992,2。
143、《雲南荔枝種植分布的歷史考證》,《史志文摘》1985創刊號
144、《神州何處妃子笑》,《文匯報》1986,8,12。
145、《歷史上的陰平道與陰平邪道》,《文博》1994,2。
146、《四川古代棧道初步研究》,《四川文物》1988,1。
147、《米倉道的踏察與考證》,《四川文物》1989,2。
148、《關於“漢白帝城位置探討”有關問題的補充》,《四川文物》1996,3。
149、《四川屏山神木山祠考》,《四川文物》2001,11。
150、《四川漢源縣水井溝皇木採辦遺址考》,《四川文物》2011年,6
151、《重慶荔枝考》,《四川果權科技》1988,1。
152、《中國棧道》,《百科知識》1990,2。
153、《從地名看四川地區歷史時期的芭蕉生產》,《地名知識》1990,2。
154、《唐宋四川館驛考》,《成都大學學報》1990,4。
155、《元代四川站赤匯考》、《成都大學學報》1991,4。
156、《南方絲綢之路靈關、石門關考辨》,《成都大學學報》1992,3。
157、《南方絲綢之咱路線的再探索》,《成都大學學報》1994,3。
158、《“老四川”區域的文化特徵及形成原因》,《成都大學學報》1999,2。
159、《中國西南2000年來五種亞熱帶經濟作物分布變遷及影響》,《自然資源》1991,2。
160、《歷史上中國西南華南虎分布變遷》, 《貴州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版)1991,2。
161、《歷史時期三峽移民與經濟開發》,《經濟地理》1992,4。
162、《野生印度犀在西南的滅絕》,《四川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版)1992,2。
163、《南方絲綢之路絲綢貿易研究》,《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993,4。
164、《現代歷史地理學對中國經濟建設的作用》,《科學··社會·經濟》1992,3。
165、《從歷史地理學角度看現在三峽經濟開發》,《科學··社會·經濟》1994,2。
166、《明清西南絲綢之路國際貿易》,《西南民族學院學報》1993,2。
167、《清初四川虎患》,《文史雜誌》1993,2。
168、《巴蛇食象新考》,《文史雜誌》1993,6。
169、《“全蜀藝文志”的作者考》,《文史雜誌》1996,5。
170、《古代西南的溜索》,《貴州文史叢刊》1994,6。
171、《三峽開縣秦巴古道研究》(合作),《三峽大學學報》2013,4。
172、《歷史時期重慶政區地名得名淵源初探》(合作),《三峽大學學報》2013,3。
173、《歷史時期三峽地區山地地質災害規律及其特點》(合作),《三峽大學學報》,2012,3。
174、《三峽地區教育歷史與現狀的思考》(合作),《三峽學刊》1995,4。
175、《三峽移民與川西南開發的新思路》(合作),《長江論壇》1997,3。
176、《漢中石門應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隧道》,《文史知識》1997,3。
177、《一部富有時代特色的區域通史》,《探索》2003,2。
178、《清代巴縣檔案中的皇木扎筏轉運個案》,《輿地考古與史學新說》,北京大學出版社,
180、《環境驅動與中國早期文化空間演進》,《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1,18。
181、《巴文化在今社會中的烙印》,《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8,2。
182、《重慶佛圖關名實及地理定位研究》,《中國和世界歷史中的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3年。
183、《貴州威寧石門坎田野調查反映的環境變遷》,《明清以來雲貴高原的環境與社會》,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0年。
184、Three scroll maps of the jinshajiang and the qing state copper transport system ,Nanny kim ,Mining monies,and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societies, 2013-08。
185、《中國古代圖像史料運用的實踐與理論建構》,《人文雜誌》,2014,7,15。
186、《中國歷史地理研究現狀及發展方向思考》,《光明日報》,2014,9,24。
187、《成化<重慶郡志>和萬曆<重慶府志>考》,《中國地方志》,2010,2,20。

雜文雜論序跋

(1)雜文
1、《口舌田野》,《三峽論壇》,2012,6。
2、《田野隨筆》(1),《三峽論壇》2013,1。
3、《田野隨筆》(2),《三峽論壇》2013,2。
4、《奇幻地理的山水人文》,《國家人文地理》,2008,4。
5、《生活在辣椒時代》,《中國國家地理》2005,1。
6、《重慶火鍋——天下第一鍋》,《中國國家地理》2014,2。
7、《巴與蜀——四川盆地托出的“雙子星”》,《中國國家地理》2014,2。
8、《中國辛辣文化與辣椒革命》,《南方周末》2002,1,24。
9、《首先是要適宜生存》,《南方周末》2000,10,19。
10、《三分天下四川人:成都人、重慶人、老四川人》,《重慶晚報》,2001,8,26。
11、《盆地意識與暮氣傳統:比較四川、重慶人與雲南、貴州人》,《重慶晚報》2001,9,30。
12、《看古今巴蜀人體質容顏如何變化》,《重慶晚報》,2001,11,25。
13、《移民:文化傳播的酵母》,《北京日報》2003,4,14。
14、《歷史與現實——三峽經濟開發與重慶發展戰略》,《西南工商報》,1997,4,1。
15、《諸葛東渡金沙江以後》,《四川日報》,1987,6,22。
16、《重慶直轄——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西南工商報》,1997,6,19。
17、《億萬斯年,滄桑巨變》,《中國三峽》,2008,1。
(2)雜論
1、《陳可之:畫家筆下的三峽世界》,《中國三峽》,2008,12。
2、《中國學術評價體系與系統三題》,《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05,1。
3、《維護學術規範和學術道德的沉思》,《學術界》,2000,3。
4、《拍案驚奇——一個文抄公的抄書理論》,《社會科學報》,2002年12,5。
(3)序跋
1、《麻城孝感鄉——巴蜀荊楚共同的心靈家園》,凌禮潮《明清移民與社會變遷》,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
2、《雲貴高原的土地利用與生態變遷序》,楊偉兵《雲貴高原的土地利用與生態變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3、《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歷史重構序》,嚴奇岩《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歷史重構》,巴蜀書社,2009年。
4、《西南史地發刊詞》,《西南史地〉第1輯,巴蜀書社,2009年。
5、《既要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中國人文田野發刊詞》,《中國人文田野》,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6、《麗江歷代碑刻輯錄與研究序》,楊林軍《麗江歷代碑刻錄與研究》,雲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
7、《於微深處的寶藏——活在重慶的寶貝序》,阿蠻、黃家驄《活在重慶的寶貝》,重慶出版社,2011年。
8、《清代廣西生態變遷研究序》,鄭維寬《清代廣西生態變遷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9、《三江文化年鑑》序,劉基燦《三江文化年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漢水流域及蜀道歷史地理研究》序,馬強《漢水流域及蜀道歷史地理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11、《巴蜀舊影》序,山川早水《巴蜀》中譯本序,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12、《中國歷史地理文獻導讀序》,楊光華、馬強《中國歷史地理文獻導讀》,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獲獎記錄

1、《西南歷史文化地理》, 教育部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項目三等獎、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優秀成果獎。
2、“綜合成果” 霍英東基金會優秀教師三等獎(研究類)。
3、《四川古代交通路線史》,四川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3、《歷史時期西南經濟開發與生態變遷》, 四川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4、《深谷回音,三峽經濟開發的歷史反思》,四川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5、《長江三峽歷史地理》,重慶市政府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
6、《南方絲綢之路》,重慶市政府哲學社會科學三等獎。
7、《西部開發史與“西南”與“西北”的戰略反思》,重慶市政府社會科學三等獎。
8、《西南交通與貿易研究》,重慶市政府社會科學二等獎。
9、《清代四川土著與移民分布的地理特徵研究》,譚其驤“禹貢”基金優秀論著三等獎
10、《西部開發史與“西南”與“西北”的戰略反思》,中國西南民族研究會優秀成果一等獎。
11、《長江三峽歷史地理》,重慶市政府社會科學二等獎。
12、“歷史地理教學的理論與實踐”,重慶市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13、《湖廣填四川與清代四川社會》,重慶市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14、《近兩千年長江上游森林分布與水土流失研究》,重慶市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學術理念

(1)提倡以多思維與多方法手段構建歷史地理的研究方法論
地理學本身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方法的多元化明顯。基於此,藍勇提倡歷史地理學的研究過程中,應該具有一個更為開放的研究思維與方法,尤其是向地理學、地質學、考古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學科借鑑方法和手段,以克服以前歷史地理研究主要依靠歷史文獻、採用簡單的計量方法、採用簡單的物候學方法等諸多方面的不足。如其所指出的,“歷史地理學研究中的諸要素本來與社會生產力關係相當密切,但受整箇中國史研究中輕視社會生產力研究趨向的影響,許多歷史地理的研究受到制約,許多問題無法突破。我們不能忘記,正是在歷史農業地理中介入了農業技術層面的分析,使我國的農業歷史地理的研究走出了一片新天地。這些年我們在研究歷史上傳統經典式砍燒火耕與結構性貧困關係時,發現它對於破解中國南方亞熱帶山區的發展貧困原因作用甚大,這不僅使歷史經濟地理的研究融入更多技術層面的思考,而且也使我們的研究更加受到社會關注”。
(2)提倡進一步拓展研究領域,構建歷史地理學的新體系
從理論上講,任何事物都是有時空的,身處時空之間,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成為歷史地理視域下的研究內容。在學科分支方面,藍勇指出“歷史社會地理、歷史物流地理、歷史風俗地理、歷史學術地理、歷史金融地理、歷史景觀地理等的研究都應加強,如匪患地理、幫會地理、服飾地理、建築地理、飲食地理、交通方式、資源物流、風尚區域、地域思想、地域人群等的研究空間還很大”。在研究時段方面,鑒於歷史地理學界往往更注重古代,而缺失對近現代歷史地理的研究,其指出“這樣的研究往往使我們的歷史地理研究喪失了與現代社會的溝通。所以我們要加強對近現代歷史地理的研究,如我們近期開展的對民國時期歷史地理研究、“三線建設”歷史地理研究、“大躍進”時期的歷史地理研究都是很有意義的”。
(3)提倡注重田野考察,構建史地田野科學
田野考察本是來自文化人類學、考古學等學科的基本研究方法論,即“直接觀察法”的實踐與套用,也是正式的研究工作之前,取得第一手原始資料的重要手段。歷史地理學的田野考察即脫胎於此。歷史地理學界的前輩學者向來注重田野考察的套用,如侯仁之先生在新中國建立後,便長期在我國西北沙漠地區進行實地考察和研究,開創了沙漠歷史地理研究的新領域。史念海先生亦主張文獻記載與田野考察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其在進行陝西軍事地理、黃土高原環境變遷和黃河流域水土環境變遷的研究中,就曾多次帶領學生進行野外考察。針對學界逐漸忽視田野工作的重要性,並認為歷史學的田野考察會削弱對歷史文獻的重視的情況。藍勇指出,“傳統地理文獻體現得空間定位的科學信度是相當低的,這在當時的科學背景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說我們今天只依靠這些文獻進行研究,可能就會誤入歧途,謬之千里。比如地圖上出現的“馬湖現象”“千頃池現象”,通過田野考察後我們發現古人的地理認知還相當原始落後,明代不可能就有金沙江為長江正源的通識。”由此,其認為“田野與文獻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而應該是雙贏的關係”,並提出在“重視地方文獻的整理、古地圖的研究、海外稀見文獻的運用”的同時,也要“積極倡導並踐行田野考察工作”。
藍勇(西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
此外,藍勇還指出在注意區分歷史地理學與考古學、人類學的田野工作路徑的同時,歷史地理學的田野考察也應重新向人類學、考古學學習。其認為“考古學、人類學的田野工作往往更注重一個點的深入分析,往往在一個點上工作幾個月或幾年的時間,關注田野個案的典型性,我們稱為“點上深度田野”,而歷史地理學的學科屬性決定它的田野工作更注重面上的全面性,關注田野點在空間上的規律性,田野工作的空間可能更為廣闊,可以稱為“面上表層田野”。應該說這兩種田野工作路徑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就歷史地理學來看,現在也需要向人類學、考古學學習“點上深度田野”工作方法和作風,做到點面結合”。為貫徹“史地田野考察”的理念,2006年10月,其倡創了我國第一部全面反映人文田野考察工作成果的專業性學術輯刊《中國人文田野》。
(4)提倡歷史地理學科學性與實用性的有機結合,體現現實關懷
史念海先生曾經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歷史地理學是“有益於世”的科學。21世紀初,歷史地理學界在東北亞問題、釣魚島問題、南海問題、西部開發、資源東調、環境變遷等諸多方面的研究受到了各類國家重大項目的支持,亦在國內輿論宣傳和外交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藍勇認為“歷史地理學的現實關懷,不僅是我們發現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其重要功能之一”。其指出“辯證地來看,學術越是關懷現實,受了現實社會的檢驗越多越廣泛,可能對於研究的科學性、精準度要求會更高,因為這種學術受到監督更廣泛;反之,對於缺乏前期驗證的人文科學而言,如果學術越為孤僻深奧,受到學界和社會的檢驗越少,以致成為個別人之間的自娛自樂,對學術研究的科學信度要求反而會更加削弱,對研究者的誠信程度更會是一種極大的考驗”。
針對社會對歷史地理學的科學屬性認知不夠和歷史地理學能否對現實產生影響等問題,其又指出這些問題的存在“可能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研究深度還不夠,特別是精準度不夠,缺乏現實的可操作性。就如我們的歷史環境變遷研究如果得出的僅是古代的環境更好,人類活動破壞環境之類的結論,在今天看來不過是一句正確的廢話,社會各界自然會置之不理。但是如果我們研究出歷史上燃料換代與城市植被的關係、不同地理背景下植被變化的軌跡和原因的區別,研究出歷史上結構性貧困與生態性貧困的區別,研究出歷史上不同生產力背景下的環境互動關係差異,可能就會對現實產生更為直接、明顯的影響,而社會各界對我們的學科就會有更多的關注”。
(5)提倡盡全時空、人地互動,構建“人地時空學”
2002年,藍勇在《中國歷史地理》一書中,提出了現代歷史地理學的兩個大的特點,即“盡全時空”與“人地互動”,並從發展角度認為歷史地理學在將來應發展成為“人地時空學”。傳統歷史研究一般只注重歷史的時間遷移,不注重歷史的空間差異,或只注重歷史的個別空間,而不盡全關注歷史的所有空間。藍勇總結為“傳統歷史研究只注重個別無機組合經濟文化資料的時間遷移,而沒有著意探討整個經濟文化資料的空間差異,更缺乏對整個經濟文化資料的時空函式關係的探討。”在此認知基礎上,其提出了“盡全時空”的理念,認為“現代歷史地理學要以“盡全時空”為第一理念,建立連續的地理剖面,就是建立連續時間的空間剖面,對於我們這些學習歷史出身學者來看,尤其要注意空間的盡全,不可有空間點的選擇上“舉例子”等以點代面,見樹不見林的觀念,樹立盡全空間點基礎上統計出結論的理念”。
“人地互動”即現代歷史地理學中所說的“人地關係”,強調分析社會現象的環境起始因素。20世紀以來,人地關係在國內多次受到關注,但地理環境在人類社會中的作用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至21世紀初近20年間的討論中才充分得到了科學上的充分肯定。藍勇的“人地互動”理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的,其認為“歷史地理學是研究歷史時期人類地理環境,以及環境與人類和人類社會發展的關係的科學,歷史時期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是相互左右和影響的”,並指出“從長時段看,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肯定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只是在一定的時間和地域裡,人類可以加速和減緩歷史發展的過程,在一些具體問題上起決定作用;不能片面地強調生產力越高,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的作用越小,更要注意社會生產力越高,人類在更廣泛的領域內和更深刻的程度上接受地理環境的制約;地理環境一方面通過物質資料生產方式影響人類社會及其上層建築,一方面直接影響民族性格,造成文明的差異。這兩者並不衝突,這更能體現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影響的複雜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