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冠吸蜜鸚鵡

藍冠吸蜜鸚鵡

藍冠吸蜜鸚鵡(學名:Vini australis)羽色鮮艷,主要以花粉、花蜜與果實為食物,鳥喙比一般鸚鵡的長、更特別的是細長的舌頭上有刷狀的毛,稱為刷狀舌,方便該鸚鵡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突出的特點是有較長的喙、細長的刷狀舌頭和處理硬質食物能力較差的砂囊,以花蜜、花粉和果實為食,與一般鸚鵡以穀物為食不同。身體內部的構造也很特別,它們的體內有一種特別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於該吸蜜鸚鵡沒有消化穀物飼料的必要,它們的沙囊處理硬食物的能力較其他鸚鵡弱了許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藍冠吸蜜鸚鵡
  • 拉丁學名:Vini australis
  • 別稱:藍冠鸚鵡
  • :植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鸚形目
  • 鸚鵡科
  • 亞科吸蜜鸚鵡亞科
  • 吸蜜鸚鵡
  • :Vini
  • :藍冠吸蜜鸚鵡
  • 分布區域:斐濟,紐埃,薩摩亞,湯加,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
  • 命名者及年代:Gmelin, 1788
  • 英文名稱:Blue-crowned lory
  • 保護狀況IUCN無危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繁殖季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藍冠吸蜜鸚鵡體長19厘米,體重47-52克。是一種小型綠鸚鵡,臉頰綠色,頂冠藍色,喉頦處和腹部有大塊紅色標號,鳥喙深黃色,眼睛黃色,藍色或者紫色大腿。

生活習性

藍冠吸蜜鸚鵡在原生地算是普遍的鳥類,但因為鼠類的掠食而數量下滑;主要棲息在林地、棕櫚椰林、海岸區、山區、農耕區等有花樹的地區,有遷徙的習性,經常會飛行往返各小島間,有群居性,通常3至6隻或一小群約12隻左右聚集活動,但繁殖期時多成對在一起,動作迅速敏捷且活躍,聲音尖銳,主要以花蜜、花粉與像芒果這種軟性水果為食。

分布範圍

藍冠吸蜜鸚鵡分布圖藍冠吸蜜鸚鵡分布圖
分布於美屬薩摩亞,斐濟,紐埃,薩摩亞,湯加,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

繁殖方式

約於每年的6-8月開始繁殖期,主要以中空的腐朽枝幹以及棕櫚樹洞為巢,一次約產1-2枚卵;人工飼養的數量很少,籠養鳥不太會吵,喜愛沖澡,最好不要在冬季引進飼養,對於環境衛生要求高,飼主應多加注意衛生以免發生疾病感染,剛飼養時較為敏感,對於溫度、環境、食物需適應一段時間才會較穩定。
藍冠吸蜜鸚鵡的籠養數量在國際間很不普遍,體型小,雌雄無明顯外觀上差異,亦無相近的亞種,只生存於一些小海島上,野外數量有逐年下降的隱憂。人工繁殖的資料相當有限,可以群養繁殖,但成對繁殖的效果較好,繁殖期間可補充一些動物性蛋白質,繁殖期間的過度人為干擾可能會導致幼鳥遭親鳥殺死情形,不要時常開翻巢箱,欲繁殖成功最好能必免所有非必要的打擾,一次約產2顆蛋,約於23天左右時孵化,幼鳥羽毛長成約7-8周。

繁殖季節

吸蜜鸚鵡一般2~3歲性成熟,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繁殖的季節性不明顯,只要條件適宜,除換羽期外一年四季均可繁殖。雌鸚鵡在交配季節來臨時,骨質鈣儲備會增加20%,為產蛋作準備,蛋殼是由母體中的鈣質沉積而成,在繁殖前如果不補充鈣質,雌鸚鵡會患軟骨症,產粗殼蛋或薄殼蛋。同時,鸚鵡在繁殖期能量消耗大,要特別注意各種飼料的質量,供給足夠食物,增加維生素和飼料添加劑,可加入少量蜂蜜。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冰危動物(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