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光眶燈魚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包括印度尼西亞、巴布紐幾內亞、澳洲及台灣等。台灣則發現於西南部及東沙群島等周邊水域。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經濟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藍光眶燈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燈籠魚目
  • :燈籠魚科
資本資料,形態特徵,習性,世界分布,棲息環境,繁殖方式,

資本資料

中文名:藍光眶燈魚
藍光眶燈魚
英文名:Diaphus coeruleus
科目:燈籠魚科
最大長度:13.7CM
棲息深度:100-600公尺

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後部略細。頭中等大。吻短,鈍圓。眼大。口大,上頜骨狹長而延伸至前鰓蓋後緣,末端不擴大;上下頜、鋤骨、齶骨均具齒帶。體被大而薄圓鱗,易脫落;側線平直。背鰭單一,位於體中部,具軟條14-16,後部另具一脂鰭;臀鰭基底略等於背鰭基底,具軟條14-16;尾鰭叉形,尾鰭副鰭條柔軟。
各部位發光器位置於下:眶前發光器(Ant)無;鼻部背位發光器(Dn)小而圓形,在鼻器後背方;鼻部腹位發光器(Vn)狹長,如新月形,向後延伸不及瞳孔前緣,Dn與Vn相連,與眼眶間具較大黑色素組織;眶下位發光器(So)無;鰓蓋位發光器(Op)2個,位於前鰓蓋後緣下方,Op1明顯較Op2小,均在眼眶下緣縱線之下;鰓被架位發光器(Br)3個;胸鰭上方發光器(PLO),距側線比距胸鰭基部遠,其下方有一大於PLO約3-4倍的發光鱗;胸鰭下方發光器(PVO)2個,兩者與PO1成一斜線;胸部發光器(PO)5個,PO1與PO2的距離為PO列中最大,PO4位置升高,與PVO2在一水平線上;腹部發光器(VO)5個,VO3位置最高;腹鰭上位發光器(VLO)位於腹鰭和側線之間,較接近腹鰭基部;臀鰭上方發光器(SAO)3個,三者排列呈斜線狀;體後側位發光器(Pol)1個,在脂鰭下方,與側線距離約發光器直徑的2-2.5倍處;臀鰭前部發光器(AOa)6個,AOa1位置升高,但不超過SAO2,AOa6亦升高,六者排列呈淺弧形;臀鰭後部發光器(AOp)5-6個,沿尾柄腹側水平狀排列;尾鰭前位發光器(Prc)4個,四個依次升高呈半弧形排列,Prc4在側線下方約發光器直徑的2倍處。尾部發光腺無。

習性

生活於457~549公尺海域,具日夜垂直洄游的現象,白天在較深水層,夜晚則遷移至較淺水層活動。肉食性,以浮遊動物為主。

世界分布

印度-西太平洋亞熱帶海域,包括台灣西部海域。

棲息環境

深海、近海沿岸

繁殖方式

卵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