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仿石鱸

藍仿石鱸

藍仿石鱸(學名:Haemulon sciurus)是石鱸科、仿石鱸屬魚類。一般體長為30.5-35.5厘米。最大達46厘米,重達750克。體呈扁平,背側輪廓適度拱起。上顎一直延伸到眼睛中心以下。鱗片在側鱗線以上增大,而側鱗線以下的鱗片是斜的。頭部和身體呈黃色,有窄的水平藍色條紋。每隻眼睛下還有一條帶有獨特拱形的條紋。棘背鰭為黃色,而軟背鰭和尾鰭為深色,肛門鰭為暗黃色。骨盆和胸鰭的顏色為白色。嘴裡的內層是鮮紅色。長度小於22毫米的小藍仿石鱸,尾鰭上有明顯的黑素細胞。隨著魚的生長,頭部和身體上的黑色素團混合成一條深色條紋,從眼睛後面一直延伸到尾點。長度為50毫米時,尾斑擴散到尾鰭上,魚呈現成年色。

藍仿石鱸常見於深度達30米的紅樹林、礁石和海草床中。成魚在珊瑚和岩石底物上形成小群,尤其是在下坡附近。主要在海草和紅樹林棲息地覓食,以甲殼類、雙殼類和各種小魚為食。分布於大西洋西部,從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南部到巴西,包括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和百慕達。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主要價值,

動物學史

藍仿石鱸最初由英國博物學家喬治·肖(George Shaw)於1803年描述並命名為Haemulon sciurus。同義詞包括Haemulon formosus Castelnau 1855、Haemulon similis Castelnau 1855、Haemulon luteum Poey 1860、Haemulon multilineatum Poey 1860、Haemylum elegans Scudder 1863、Haemulum elegans Cope 1871、Haemulum luteum Cope 1871。

形態特徵

一般體長為30.5-35.5厘米。最大達46厘米,重達750克。體呈扁平,背側輪廓適度拱起。上顎一直延伸到眼睛中心以下。發育良好的咽齒位於咽喉。下顎牙齒較弱,沒有犬齒。鱗片在側鱗線以上增大,而側鱗線以下的鱗片是斜的。
頭部和身體呈黃色,有窄的水平藍色條紋。每隻眼睛下還有一條帶有獨特拱形的條紋。棘背鰭為黃色,而軟背鰭和尾鰭為深色,肛門鰭為暗黃色。骨盆和胸鰭的顏色為白色。嘴裡的內層是鮮紅色。長度小於22毫米的小藍仿石鱸,尾鰭上有明顯的黑素細胞。隨著魚的生長,頭部和身體上的黑色素團混合成一條深色條紋,從眼睛後面一直延伸到尾點。長度為50毫米時,尾斑擴散到尾鰭上,魚呈現成年色。

近種區別

藍仿石鱸非常類似於黃仿石鱸Haemulon flavolineatum),但是藍仿石鱸更大,藍色條紋更寬,呈水平而不是對角線。

生活習性

藍仿石鱸常見於深度達30米的紅樹林、礁石和海草床中。成魚在珊瑚和岩石底物上形成小群,尤其是在下坡附近。幼魚生活在泰來藻Thalassia testudinum)淺層中。主要在海草和紅樹林棲息地覓食,以甲殼類、雙殼類和各種小魚為食。

分布範圍

海域:分布於大西洋西部,從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南部到巴西,包括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和百慕達。
國家: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魯巴島、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百慕達、博內爾、聖尤斯特歇斯和薩巴、開曼群島、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古巴、庫拉索、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牙買加、馬提尼克島、墨西哥、蒙特塞拉特、尼加拉瓜、巴拿馬、波多黎各、聖巴托洛繆島、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馬丁(法國部分)、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馬丁(荷蘭部分)、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美國、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英屬維京群島、美屬維京群島。
藍仿石鱸分布圖藍仿石鱸分布圖

繁殖方式

有時會張開嘴巴面對並互相推擠。儘管此行為的目的尚不清楚,但據信與求愛或領地防衛有關。在加勒比海地區產卵在1月至4月。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5年 ver 3.1)——無危(LC)。

主要價值

藍仿石鱸雖然經濟價值不大,但是可以作為公共水族館展示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