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香文化

薰香文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鑒真和尚東渡,不僅把佛教傳到日本,同時也傳入了薰香文化,使薰香藝術文化得以在全世界傳播,發揚廣大了中華香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薰香文化
  • 外文名:Incense Culture
  • 步驟:燃香、品香、薰香
  • 作用:提升生活情境,淨化環境
  • 薰香大國:印度
品味薰香的步驟,薰香的歷史,劣質薰香,

品味薰香的步驟

燃香、品香、薰香,簡單的三個步驟,蘊藏著焚香者的心境。

薰香的歷史

中國用香的歷史非常久遠,陪伴著中華民族走過了數千年的興衰風雨。它邀天集靈,祀先供聖,是敬天畏人的體現,又是禮的表述;是頤養性情,啟迪才思的妙物,又是祛疫辟穢,安神正魄的良藥。歷代的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平民百姓、僧道大道,無不以香為伴,對香推崇有加。
事實上,焚香並非國人的專利,埃及、波斯、希臘在歷史上都有使用香料的記載。縱觀三千年歷史,整個香文化的發展也使香的現實作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從宗教祭祀禮拜的用途,到社會價值地位以及個人品味的體現,發展到生活中的運用,以香來提升生活情境,薰香衣服、淨化環境。香的使用從高高在上走到了日常生活中。在這裡不得不單獨提一下印度,作為佛教的發源地,同時也是全球有名的香料大國,印度香業的歷史,只能用古遠來形容。從最初單純意義上的採用檀香禮佛朝拜焚香,到後來採用豐富多彩的香料製作各種類型的香品,而這些種類繁多的香品,不僅氣味豐富,同時各具功效。可以說印度在香的發展史上,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現今香的製作工藝也在逐步提高。到了近代出現了足以亂真的化學香精,並慢慢取代天然香料成為制香的主要原料。 由於化學工業的發展,在19世紀後半期,歐洲就已出現了人工合成香料(即化學香精)。這些化學香精不僅能大致地模擬出絕大多數香料的味道,而且原料(如石油、煤焦油等)易得,成本價格極其低廉,並能輕易的產生非常濃郁的香味。所以它很快就取代了天然香料,成為現代工業生產中的主要添香劑,在制香行業中同樣如此。

劣質薰香

較之天然香料,採用化學香精製作的香品價格低廉,自然是廠家願制,商家願賣,香客願買。以至於現在我們在市場上能見到的絕大多數香品都是這類化學香精香。名為檀香、沉香,其實只是使用了有“檀香味”或“沉香味”的化學香精。化學香精與天然香料相比,雖然香味相似,甚至香氣更濃,但就香味品質及安神養生、啟迪性靈的功能而言,兩者卻不可同日而語。很多天然香料被列為上品藥材,而作為化學產品的合成香料雖初聞也芳香四溢,但多用卻有害於健康。而且,即使單就氣味而言,化學香精也只是接近而遠遠不能與天然香料相媲美。 化學香精類香品之所以能暢行開來,也是由於大多數香客只是把燒香作為祭祀的儀式。既然不聞香,不品香,只是燒香、看香,也就自然忽視香的用料、配方與品質,而只關注香品外形的美觀或香味的濃艷了。
化學香精和化學加工技術的廣泛使用也在實質上改變了現當代的制香工藝。雖有一些傳統的方法和技術仍然得到了採用,但那只是一些外圍的,形式上的保留,而香料的選擇、炮製、配伍、火候等最核心的內容都被丟棄了。其後果之一就是制香工藝的中斷與香譜配方的散失,以至現在真正精通傳統制香技術的人少之又少。雖然化學香精類的香品已是現在的主力軍,但仍然可以見到以天然香料製作的香品,這也為那些喜歡品香的人們留下了一方空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