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克魯格曼

薩爾·克魯格曼

為B肝病毒的發現者和B肝疫苗的發明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薩爾·克魯格曼
  • 外文名:Saul Krugman
  • 出生日期:1911年
  • 去世時間:1995年10月26日
  • 性別:男
任務簡介,榮譽與成就,

任務簡介

薩爾-克魯格曼:毀譽集一身的B肝疫苗之父
在美國醫學院的必修課中,薩爾·克魯格曼(Saul Krugman)這個名字至少會出現兩次:一次作為B肝病毒的發現者和B肝疫苗的發明者,在病毒學或流行病學課上被追思緬懷;另一次,則是作為有爭議的醫學實驗的主要負責人,在醫學倫理課上被激烈討論。
薩爾·克魯格曼1911年出生於紐約布朗克斯,父母是“十月革命”前後湧入美國的俄國移民。因為家境貧寒,克魯格曼的求學之路相當曲折,直到1939年才在維吉尼亞醫學院拿到醫學學位。1941年,克魯格曼加入空軍,成為南太平洋戰區的一名隨機外科醫生,直到1946年2月才回到紐約。從貝爾維尤醫院一名不拿薪水的實習醫生做起,到1960年,因為出眾的業務水平,他已經成為這家醫院的兒科主任,並擔任紐約大學醫學院的教授和系主任。

榮譽與成就

為薩爾·克魯格曼帶來最大榮譽和最大爭議的,是他從50年代中期開始的一系列與傳染病有關的工作。建成於30年代的楊柳溪州立學院是一所專門收容精神病人的精神病院。由於經費削減、收容者眾多、管理不善,這裡的條件極其惡劣,成為麻疹和肝炎等眾多惡性傳染病的淵藪。時任議員的羅伯特·甘迺迪在一次演講中,曾將這裡比成“蛇窟”。
為了解決楊柳溪州立學院傳染病泛濫的問題,院方找到薩爾·克魯格曼和他的好朋友羅伯特·瓦爾德(Robert Ward)。之後不久,瓊·吉列思(Joan Giles)也加入這一隊伍。在進行了細心的臨床和流行病學研究後,薩爾·克魯格曼和他的同事發現,新入院的精神病人一入院,很快就會感染上肝炎,除非是此前就已經感染過。而且,雖然看起來都是一樣的肝病,事實上,它們卻是由兩種不同的病毒所引起。以前人們以為的“復發”,其實是再次感染了不同的病毒。克魯格曼將這一發現寫成論文,發表在1967年5月的《美國醫學聯合會雜誌》上,這就是病毒學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傳染性肝炎:兩種臨床上、流行病學上和免疫學上都截然不同的感染》。
薩爾·克魯格曼繼續尋找可能治療或預防這兩種不同肝炎,尤其是潛伏期更長、長期預後不佳的後一種肝炎——今天我們所稱的B型肝炎——的方法。在一次試驗中,薩爾·克魯格曼將B肝病人的血清用10倍的水稀釋,在98攝氏度下加熱1分鐘,結果他驚奇地發現,血清中的病毒被殺死了,但抗原似乎還有活性。他因此猜想,將這種血清製品注射到未感染過B肝病毒的人體內,或許可以起到免疫作用。
他在楊柳溪州立學院開始了大規模人體試驗。主要的試驗對象,是院中和新入院的患有精神病的兒童。在試驗中,克魯格曼及其同事給29名兒童注射了用上述辦法滅活的帶病毒血清,然後加以觀察。證據顯示,這些血清中的B肝病毒並沒有全部被殺死,因為一部分試驗對象因此感染上了B肝病毒。而在那些沒有感染的兒童中,為了測試注射滅活血清是否能產生免疫以及免疫效果如何,克魯格曼又給他們注射了完全沒有加熱滅活的B肝病人血清。結果顯示,59%的試驗對象獲得了完全的免疫。
1971年7月,薩爾·克魯格曼將這一試驗結果正式發表。以感染者血清製備疫苗的方法此後被進一步完善,並從小規模實驗室製備走向商業化生產。1981年,第一種經過FDA許可的血清B肝疫苗在美國上市,數以千萬人因此而不再被B肝病毒所威脅。
然而,以精神不健全的兒童為試驗對象、並給其注射明知可能導致傳染的含病毒血清的做法,也給薩爾·克魯格曼招來許多批評。而後,又有人調查出,儘管克魯格曼與這些兒童的家長簽訂了知情同意書,告知試驗內容,但在實際操作中,很多家長被告知,如果不參加人體試驗,他們的孩子就不能在精神病院中繼續住下去。儘管沒有證據顯示克魯格曼授意這樣去做,作為試驗負責人,他無疑要為這些有悖醫學倫理的做法承擔責任。
1995年10月26日,薩爾·克魯格曼因腦血栓在佛羅里達州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