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福寺佛塔以稱小雁塔,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南門外的薦福寺內。屬於保護比較好的著名唐代佛塔,是唐朝都城長安保留至如今(西安)的兩處重要建築之一。小雁塔的塔形秀麗,被認為是唐代精美的佛教建築藝術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薦福寺佛塔
- 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南門外
- 屬於:著名唐代佛塔
- 特點:環境清幽,風景優美
薦福寺佛塔概況,建築特色,薦福寺佛塔的歷史,
薦福寺佛塔概況
薦福寺佛塔始建於公元707年(唐代景龍年間),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磚塔。小雁塔與位於西安南郊大慈恩寺內的大雁塔是唐代長安城保留至如今的兩處標誌性建築。小雁塔與大雁塔相距三公里。因規模小於大雁塔,故稱小雁塔。
建築特色
玲瓏秀麗的小雁塔與雄偉莊嚴的大雁塔風格迥異。這座密檐式磚塔略呈梭形,高43.38米,建造時共15級,現存13級。塔的底層最高,以上逐層遞減,整體輪廓呈自然圓和的卷剎曲線。每層皆有迭澀出檐,檐下砌有兩層菱角牙子,形成重檐密閣、颯爽秀麗的美感效果。底層南北各有券門,上部各層南北有券窗。門框上布滿精美的唐代線刻。
薦福寺佛塔是密檐式磚結構佛塔。塔為青磚砌築。塔平面為正方形。原為15級,約45米高,現存13級,1989年測定塔的總高度是43.395米,底邊長11.38米,高與底邊的比例是100比26。小雁塔的基座為磚方台。基座下有地宮,為豎穴。基座之上為塔身,塔身底層較高,二層以上逐層高度遞減,故塔的輪廓呈現出秀麗的卷剎。塔身寬度自下而上逐漸遞減,塔身輪廓呈現錐形形狀。小雁塔塔形玲瓏秀麗,造型優美,比例均勻。
薦福寺佛塔的塔身單壁塔內中空,塔壁不設柱額,塔身上為疊澀挑檐,塔身每層磚砌出檐,檐部迭澀磚,間以菱角牙子,塔身表面各層檐下砌斜角牙磚。塔底層南北兩面各開有一券門,青石門相。門框上布滿精美的唐代線刻,尤其門楣上的天人供養圖像,藝術價值很高。塔底層以上各層南北兩面正中均開有半圓形拱券門洞。薦福寺佛塔內設有木梯,可登臨塔頂。
塔底層北券門外緊靠塔體的磚砌門樓,系清代後期所增建。塔基座南側有清代石門坊,南額刻有“萬匯沾恩”,北額刻有“不二法門”。
塔底層南門入口的石質弓形門上,刻有陰文蔓草花紋和天人供養的圖像,與大雁塔的門楣相同。但因年久及保護不善,已殘缺不全,模糊不清。
原來在小雁塔底層環繞塔身有磚木結構的大檐棚,被稱為“纏腰”。在金、元朝交戰的年代“纏腰”毀沒。
薦福寺佛塔的歷史
薦福寺佛塔建於公元707年~710年(唐代景龍年間),位於當時唐朝都城長安城朱雀門街東安仁坊修建薦福寺塔(即小雁塔),是為了存放唐代高僧義淨從天竺帶回來的佛教經卷、佛圖等而建。小雁塔所在塔院是薦福寺的一部分,不過當時塔院並不在薦福寺內,而是與寺門相對。塔園位於安仁坊,與位於開化坊的薦福寺門隔街相望。唐朝末期的戰亂中,薦福寺屢遭破壞,寺院毀廢,只有小雁塔得以保存。
從北宋哲宗元祐年間的文字記錄來看,當時薦福寺已遷入塔院內,與小雁塔成為整體。公元1116年(北宋徽宗政和六年)一位自稱“山谷迂叟”的信士發願修繕小雁塔,將風化嚴重的塔檐、塔角修好,以白土粉飾,至如今塔身可見白土粉刷的痕跡。
明、清兩朝時期對薦福寺和小雁塔進行過多次修繕。明代開始了薦福寺的中興,曾有五次大規模的整修,基本上保留先有的格局。公元1426年(明宣德元年)陝西西寧衛弘覺寺番僧勺思吉蒙欽錫度牒,到薦福寺住坐,見這裡殿堂荒廢,遂發願重修。公元1449年(明正統十四年)大修竣工後,向朝廷乞賜寺名。如今的“敕賜薦福寺”匾額就是當年明英宗的親筆。公元1487年(明成化末年)西安地區發生地震,小雁塔的塔身震裂。後來重修時在塔的底部砌了一層包磚,但沒有修復塔身的裂縫(至1965年經過一次整修,才修復了地震震裂的裂縫)。小雁塔原有15層,公元1555年(明嘉靖三十四年)遇到地震時塔頂兩層被震毀,現存13層。清朝時薦福寺又多次修繕,以康熙三十一年的整修規模最大。晚清時期還建造了藏經樓和南山門等。
辛亥革命以後,1926年~1949年5月薦福寺長期被軍隊占駐。小雁塔還曾成為軍事指揮部。到國民黨軍隊撤離西安後,小雁塔的地宮已填滿了垃圾。
1949年~1957年寺內殿宇由機關占用。1958年後文物部門接管了薦福寺,開始了對薦福寺和小雁塔的修復。1961年國務院頒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64年~1965年對寺、塔多處進行了加固和修復,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基本保持了古建築原貌。文化大革命期間,薦福寺的東、西院有被國小和軍隊占用,直到1989年以後才完成清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