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為(1906-1931),福建省漳浦縣石榴鄉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薛岳為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中國
薛岳為(1906-1931),福建省漳浦縣石榴鄉人。
薛岳為(1906-1931),福建省漳浦縣石榴鄉人。...... 薛岳為(1906-1931),福建省漳浦縣石榴鄉人。中文名 薛岳為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 出生地 中國...
萬家嶺大捷是1938年武漢會戰中,在萬家嶺一帶中國軍隊圍殲日本軍隊第106師團大部的一場戰役。中國方面為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岳指揮的第四軍,第七十四軍,第六十...
指中華民國抗日名將薛岳,因其與日軍進行三次長沙會戰,消滅日軍12萬,消除了日軍對中華民國政府臨時首都重慶的威脅。...
1949年春,薛岳為在湘粵贛邊界建立反共基地,遂致函程潛,要求將胡釋放。胡獲釋後即赴廣州拜見薛岳,被封為“湘粵贛邊區剿匪副司令”,於6月21日竄回石泉村招集...
日軍第11軍司令官,日軍部隊在其帶領下於1939年9月發動第一次長沙會戰,被薛岳利用拖延戰術讓日軍面臨彈盡糧絕的困境,導致日軍的第一次進攻未能成功占領長沙,最終被...
1934年10月6日,陳誠回到廣昌,不久,他抵寧都,得知紅軍開始實行戰略轉移,便保薦薛岳為“追剿”軍前敵總指揮,率吳奇偉、周渾元等三個軍,及萬耀煌的第十三師追擊。...
下轄孫連仲為總司令的第3兵團和李品仙為總司令的第4兵團;第九戰區的作戰區域在鄂、皖兩省的江南地區及贛、湘兩省的全部,其下轄薛岳為總司令的第1兵團和以張發奎...
抗日戰爭爆發後,薛岳先後指揮部隊在上海、南京、河南一帶與日軍激戰,在其他戰線接連吃緊的情況下,所部連打了幾個好仗。薛岳在指揮戰鬥中堅決果敢,被同行稱為“...
‘失去聯絡’紀錄著薛岳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當年好友看到薛岳為情所苦,特別為他寫下這首‘失去聯絡’,之後薛岳因癌症走向生命盡頭,在國父紀念館最後演唱會時,在...
10月25日,武漢淪陷後,羅的第十九集團軍歸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薛岳代)指揮,參加南昌會戰,羅卓英任戰區前敵總司令,負責直接指揮。 [1] ...
武漢失陷後,岡村寧次指揮的日軍與薛岳指揮的第九戰區和顧祝同指揮的第三戰區部隊在這個地區對峙於修水兩岸。中文名 修水戰役 時間 1939年 又稱 贛北戰役 地點 ...
陳誠奉蔣介石之命趕赴海南島,任命薛岳為海南防衛總司令。薛岳立即召集部屬,安排海南島的防衛。12兵團副司令兼第40軍軍長韓先楚、12兵團參謀長兼第40軍副軍長解方、...
薛岳為紅軍“送行” / 076 第三節 強渡大渡河 飛奪瀘定橋 劉伯承與小葉丹歃血結盟 / 079 蔣介石要使紅軍成為“石達開第二” / 080 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 ...
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湖南省長沙市進行了三次會戰,第九軍區司令長官薛岳指揮中國軍隊積極防禦,日軍慘敗。此山洞曾為當時第九戰區司令部的...
我軍進入川滇邊境後,蔣介石重新調整部署,將湘軍改為第一路軍,在湘西“圍剿”紅二、六軍團,薛岳兵團和滇黔兩省敵軍組成第二路軍,龍云為總司令,薛岳為前敵總指揮...
韶關名人抗日名將薛岳 編輯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字伯陵,廣東韶關樂昌人。抗日名將,國民黨一級上將。原名薛仰岳,因生於中日甲午戰爭期間,乃父...
這時,蔣介石為阻止中央紅軍北進四川同紅四方面軍會台或東入湖南同紅2、紅6軍團會台,圍殲中央紅軍於烏江西北的川黔邊境地區,調集其嫡系薛岳兵團和黔軍全部,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