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修志始於1982年初,蒐集文字資料9700萬字,於1997年出版。《薛城區志》上限1840年,下限1990年,有的事物從發端寫起。除序、概述、大事記、附錄、編後記外, 共設7編,依次為:地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民俗·宗教·方言、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薛城區志
- 上限時間:1840年
- 下限時間:1990年
- 位置:薛城區
簡介,內容介紹,
簡介
《薛城區志》上限1840年,下限1990年,有的事物從發端寫起。除序、概述、大事記、附錄、編後記外, 共設7編,依次為:地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民俗·宗教·方言、人物。
內容介紹
薛城區位於山東省南部。夏商時期,任氏族立國於薛一帶,稱薛國。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相爭薛國,齊相國田嬰、田文先後受封於此,稱薛公。田文在治薛期間,大規模增築薛城達周長14千米,薛城因而得名。抗日戰爭後期,於沛縣、滕縣邊界游擊區建立臨城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2年9月臨城縣因與河北省臨城縣重名,改稱薛城縣。1956年3月撤銷薛城縣。1962年6月,始建棗莊市薛城區,轄5鎮、8鄉、360個行政村。 全區總面積506.71平方千米。區境處於華北台魯西隆起區南緣,構造形態北部平斜凹陷,東部凸起、凹陷並存,西部、南部均為凹陷,形成洪積、沖積平原。 1990年,人口394138人,其中99.76%為漢族,還有回族、滿族、蒙古族、朝鮮族等十多個民族。礦產資源有煤炭、鋁土、石灰岩、大理石岩、石膏等30餘種,其中煤炭最為豐富。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地瓜為主,是棗莊市產糧區之一。經濟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油菜籽等。還有冬棗、銀杏、石榴、蘋果、葡萄等果品。畜禽主要以豬、 牛、羊、雞、鴨、兔為主,水產有鰱魚、草魚、鯉魚等5目10科39種。林網面積0.28萬公頃, 地2571公頃,林木覆蓋率為10.83%,主要樹種有松柏、刺槐、白楊、梧桐等。 1990年底,薛城區鄉鎮企業發展到160餘家,工業總產值實現25484.4萬元,利潤1686.2萬元,商業、服務業、養殖業、水泥工業蓬勃興起;以造紙、建材、啤酒、發電為主的區直工業17家,工業總產值實現7292.3萬元,利潤96.9萬元。商業零售網點2128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23226萬元。1990年,社會總產值110573萬元,比1949年增長41倍;國民生產總值達47850萬元,1949年增長24倍; 財政收入達4000萬元,比1949年增長45倍。 交通、郵電建設迅速發展。至1990年,全區公路290千米,其中鄉村公路80千米。郵電通訊發展較快。 至1990年,程控交換機容量為2000門。薛城郵電支局轄支局所9處,169人。 薛城人才輩出。夏代,黃帝後裔奚仲發明中車為“車正”,又稱“車服大夫”。被稱為“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大築“薛城”。商湯左相仲虺著成商的建國綱領《仲虺之誥》。孟軻弟子萬章輔師著成《孟子》七篇。抗日戰爭期間,陳毅赴延安經此寫下《過微山湖》著名詩篇,著名作家劉知俠創作《鐵道游擊隊》。生於薛城區北於村的老革命家朱道南寫下了革命回憶錄《在革命的洪流中》,1965年改編後拍成電影《大浪淘沙》等等。近些年來,教育文化事業發展較快。至1990年,有普通中學23所、國小172所、幼稚園416所,還有文化館,文化站、圖書館、電視台、有線廣播電台、電影院、劇團等,形成覆蓋全區教育、文化網路體系。 薛城是鐵道游擊隊發源地,有抗戰愛國的光榮傳統。抗日戰爭時期,相繼建立了魯南鐵道大隊、 魯南抗日民眾自衛軍、運河支隊、微山湖大隊等抗日武裝,229名優秀兒女為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淮海戰役中,薛城兒女全力支援前線,籌備支前小車322輛、 大車328輛、船215隻,出動民工113412個人。解放戰爭時期,薛城共犧牲烈士270名, 著名烈士陳金河被陳毅譽為“徹頭徹尾的共產主義戰士”。在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薛城又有120餘名烈士血染戰場。 薛城歷史悠久,現已查明境內各時期遺址28處,墓群32處,古墓9座,瓷窯址3處,古城遺址3處,冶煉遺址2處,點將台1處,教堂1處,革命紀念碑及革命紀念地7處。
新編《薛城區志》1997年榮獲全國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