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茶煎,中醫方劑名。出自《仙拈集》卷一。主治瀉痢。
基本介紹
- 名稱:薑茶煎
- 出處:《仙拈集》卷一
- 組成:生薑、紅糖、細茶、核桃仁?
- 主治:瀉痢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生薑、紅糖各三錢,細茶二錢,核桃仁五個(一方加砂仁)。
用法用量
水二碗,煎八分服。
主治
瀉痢。
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1.《本經逢原》:“丹方以酸石榴連皮子搗汁,入薑茶煎。治寒熱利。又久痢用榴皮燒灰。人參湯下一錢。屢驗。”
2.《萬病回春》:“薑茶煎,治痢疾腹痛,不問赤白冷熱,皆可用之。老生薑(切片)三錢,細茶三錢。用新汲水煎服。”
3.《良朋匯集經驗神方》:“薑茶煎,專治小兒痢疾。生薑三錢,細茶三錢。水二鐘,煎一鐘,服效。又方,烏梅(去核)、細茶各等分。上二味為末,蜜為丸,如彈子大。每用一丸,白滾水化。”
4.《針灸大成》:“痔瘡熱痛,腦麝研人蝸牛,膽冰磨敷井水;痢疾腹疼,薑茶煎治出坡仙,梅蜜飲方書登父。腸內生癰,返魂湯而加減隨宜,十宣散去增適可。嘗聞食石飲水,可作充腸之饌;餌松食柏,亦成清腑之方。是以療飢者不在珍饈,調腸者何煩異術。能窮針里陰陽,自獲殊常效驗。”
5.《鐵如意軒醫書四種》:“余嘗自患風斑,仿此法用荊芥、防風、當歸、麻黃、紫草、皮硝、蟬蛻、明礬煎抹,眼看斑皆並成一片,隨起隨消,立時平伏,則知凡斑不透可用消斑、舉斑湯煎抹也。又,陽毒發斑者,有三黃石膏湯,用石膏、黃芩、黃連、黃柏、黑山梔、麻黃、香豉、薑茶煎者。蓋表症重,故用麻黃、香豉汗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