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hysteria),又稱歇斯底里。是一類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內心衝突、情緒激動、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於易病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主要表現為各種各樣的軀體症狀,意識範圍縮小,選擇性遺忘或精神暴發等精神症狀,但無相應的器質性損害作為病理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薏病
- 外文名:hysteria
- 又稱:歇斯底里
- 主要表現為:各種各樣的軀體症狀
病因,症狀體徵,病史及症狀,體檢發現:,輔助檢查:,體檢發現:,鑑別診斷,併發症,預防保健,治療用藥,
病因
癔症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精神因素,特別是精神緊張,恐懼是引發癔症的重要因素.這在戰鬥中發生的急性癔症性反應特別明顯.
而童年期的創傷性經歷,如遭受精神虐待,軀體或性的摧殘,則是成年後發生轉換性和分離性癔症的重要原田之一.精神因素是否引起病症,或引發何種類型癔症與患者的生理心理素質有關.情緒不穩定,易接受暗示,常自我催眠,文化水平低,迷信觀念重,青春期或更年期的女性,較一般人更易發生癔症.
具有情感反應強烈,表情誇張,尋求別人經常注意和自我中心等表演怪人格特徵的人在受到挫折,出現心理衝突或接受暗示後容易產生癔症.但這類人格特徵並非發生癔症的必要條件.有一些不屬於這類人格的人在強烈的精神因素影響下,同樣可以發生癔症反應.
癔症的遺傳學研究結果頗不一致,有的研究認為癔症存在遺傳因素影響,而有的研究結果又認為遺傳的影響甚小,有人認為是一種多因素遺傳形式.
(1)精神刺激:使患者感到委屈、氣憤、精神緊張、恐懼等精神刺激或重大生活事件,往往是本症發病的直接原因或成為第一次發病的因素。有部分患者在以後的發作中可無明顯的誘發因素,而是通過觸景生情或聯想,或自我暗示而發病。童年期的創傷性經歷,如遭受精神虐待、軀體或性摧殘,則是後來發生轉換性和分離性癔症重要原因之一,但軀體化障礙的發病與精神因素關係多不明顯。
(2)心理素質:精神因素是否引起癔症及引發何種癔症與患者心理素質有關,一般來說,具有癔病性格的人遇有精神刺激,易發生癔病。所謂癔病性格系指:
1、情感豐富:情感鮮明強烈,但不穩定,容易感情用事。
2、暗示性強:主要是指在一定環境氣氛和情感基礎上容易接受外界影響,以及容易對自身的某種感覺或某種觀念無條件的接受(自我暗示)。
3、自我中心:即處處吸引他人對自己的注目,富於表演性、戲劇性或者說是誇張,目的是為了博得人們對自己的重視與同情。
4、富於幻想:在情感基礎上想像豐富、生動、活潑,甚至難以區別現實與幻想。
(3)遺傳因素: 對於本症遺傳研究結果頗不一致,總的來說,男性患者一級親屬的患病率為2.4%,女性患者則為6.4%,高於一般居民的患病率。說明癔症存在遺傳因素影響,而對雙生子的研究不能支持本病的遺傳假說。
(4)其它易感因素:文化水平低,迷信觀念重以及完全依賴丈夫供養的婦女,或是青春期、更年期的婦女,易患癔症。
症狀體徵
癔症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病史及症狀
(一)本病多見於女性,有明顯的癔症性格特徵,發病多與心因有關,既往有類似發病史。
(二)臨床表現多樣化。按症狀的性質和形式分為兩型:
(1)分離型:
①以精神症狀為主,有情感暴發,在精神因素作用下急性發病,表現為哭、笑、打滾、喊叫等。情緒轉變迅速,常伴有戲劇樣表情動作。
②意識範圍縮小,朦朧狀態,精神活動局限於引起發病的不愉快體驗上,感知遲鈍,定向不完整,持續時間短,事後大多不能回憶。
③昏睡狀態,患者終日閉目臥床不動,呼之不醒,雙眼緊閉,檢查時可見眼球迴避,瞳孔不縮小。其它可表現為遺忘症、交替人格、Ganser綜合徵、童樣痴呆等精神症狀。
(2)轉換型:
主要表現為軀體的功能障礙,可發現運動、感覺、反射及植物神經功能障礙。但詳細檢查卻未發現相應器質基礎,也不符合神經解剖的生理特點。常見表現有痙攣發作、肢體震顫、癱瘓、起立不能和步行不能、不言症和失音症、感覺過敏、感覺減弱或消失,癔病球及特殊感管障礙,如癔症性耳聾、失明和癔病性嘔吐、呃逆,過度換氣等植物神經機能障礙。
體檢發現:
無陽性神經系統損害體徵,既便有感覺、運動障礙體徵,但不符合神經解剖的生理特點。
輔助檢查:
無相應器質性損害的陽性發現。
臨床表現:癔症的臨床表現甚為複雜,多樣,一般歸納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癔症性精神障礙.
又稱分離性障礙.主要表現為發作性意識範圍狹窄,具有發泄特點的急劇情感爆發,選擇性遺忘或自我身份識別障礙.癔症的這一類型起病時精神因素通常很明顯.儘管患者本人否認,但旁人看來疾病的發作常有利於患者擺脫困境,發泄被壓抑的情緒,獲取別人同情,或得到支持和補償.反覆發作者,往往通過回憶和聯想與既往創傷經歷有關的事件或情境即可發病.按照臨床特點,這一類型又可區分為以下類別.
1,癔症性朦朧狀態.
2,情感爆發.
3,癔症性神遊症.
4,癔症性假性痴呆.
5,恍惚狀態和附體狀態.
6,癔症性木僵.
7,癔症性遺忘症.
8,多重人格.
9,癔症性精神病.
體檢發現:
無相應器質性損害的陽性發現。
鑑別診斷
癔症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應與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如癲癇、多發性硬化、肝豆狀核變性、顱內占位病變等;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反應性精神病,人格障礙相鑑別。
併發症
有的可出現軀體併發症。如褥瘡,便秘、泌尿系感染等。力量和耐力也明顯下降。
預防保健
癔症應該如何預防?
首先,要正確對待癔症患者,癔病是神經症而非精神病,癔症患者並無神經系統的器質性病變,一旦誘因消失,患者會霍然而愈。第二,要注意緩解緊張情緒,為患者創造一個舒適、輕鬆的環境,因為緊張情緒是蘊釀癔症的溫床。第三,要加強對患者意志品質的訓練,注意培養她們開闊的心胸和腳踏實地的務實精神。第四,要設法消除患者的心理創傷,以“要言妙道”的方式加以開導,指導患者正確對待人生。對待自己的性格缺陷。第五,採用暗示療法,“假藥”妙用,當癔症患者突然出現種種喪失功能的症狀時,可請有權威的醫生開點安慰劑,卻告訴患者是可以藥到病除的靈丹妙藥,以達到使症狀減輕和消失的結果。第六,當癔症患者發病時,首先要控制其言行,讓患者鎮靜下來,以免發生意外,嚴重時要立即送醫院。
治療用藥
癔症應該如何治療?
一、心理治療:
幫助病人正確認識疾病,解釋本病完全可以治癒而不留下任何殘疾,並應做好病人家屬、同事等人的工作,避免周圍人造成的緊張及過分關心等不良氣氛所造成的影響。
①暗示療法,可覺醒暗示或催眠暗示。主要通過語言暗示或配合適當的理療、針刺或按摩,以取得療效。
②心理療法:解釋性心理療法或分析性心理療法,目的在於:引導病人正確認識和對待致病的精神因素,克服個性缺陷,認識無意識動機對健康的影響並加以消除。
③行為療法,對患者進行功能訓練,適用於暗示治療無效肢體或言語有障礙病例。
二、藥物治療:
對癔症性朦朧狀態,精神病狀態或痙攣發作,很難接受正規精神治療時,可採用鹽酸氯丙嗪25~50mg IM;或安定10~20mg IV,促使患者入睡。急性期後,精神症狀仍然明顯者,可採用鹽酸氯丙嗪口服25~50mg 1~3次/d。頭痛、失眠等可給予阿普唑侖0.4mg 3次/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