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秧歌是一種傳統民歌。源遠流長,歷史悠久。隋唐時期流行的《竹枝歌》,源於四川東部(現重慶)一帶民歌,唐代詩人劉禹錫根據民歌改作新詞《竹枝詞》,使川東北民歌廣為傳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薅秧歌
- 性質:傳統民歌
- 源於:四川東部(現重慶)一帶民歌
- 內容:反映田間勞作或男女之間的感情
釋義,特點,現狀,
釋義
薅秧,(hāo yāng )是指我國南方種植水稻的地區,人們在插秧後不久就進行的一次除草拔秧的田間勞作,拔秧的目的是為了給秧苗鬆土,一般情況下,一熟水稻會進行三次薅秧,薅秧的動作也極為簡單機械,或用腳踩、或用手拔,可以想像,人們一邊薅秧,一邊拉家常、諞閒話,或者打情罵俏等,漸漸地,這些相互的交流就成為了簡單機械勞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也就慢慢演變成了現在“薅秧歌”。
開江毗鄰重慶,引用竹枝詞,融入本地民歌,代代相傳,逐漸形成具有濃厚地域特色的開江薅秧歌。1986年前寶塔壩鄉農民歌手周大才根據薅秧歌曲調填詞創作的《薅秧情歌》,出席省、地文藝匯演,因為聲腔高亢豁亮,音色雄渾圓潤,成都錦江賓館為之大震,舉座皆驚。2005年,開江文藝工作者根據薅秧歌創編成舞蹈《薅秧扭扭》,參加達州市巴山藝術節,獲得創作表演一等獎。
特點
薅秧歌一般由兩句、四句的七言歌詞組成一個完整的曲調。歌唱過程中有一人領唱,多人合唱,也有兩人對唱的形式,內容多以反映田間勞作或男女之間的感情為主,隨著時間的推移,目前流傳下來的薅秧歌中多以酸里吧唧的情歌為主,這在薅秧歌中表現尤為明顯。
薅秧歌歌詞以二二三節奏的七言句式為主,一首歌大都為四句,第一句常與薅秧場景有關,如“大田薅秧行對行”、“薅了上丘薅下丘”等,其餘幾句由第一句引發。開江薅秧歌的聲腔高亢豪放,調式靈活多變,旋律婉轉悠揚,節奏相當自由,能夠把勞動人民的粗獷曠達、艱苦卓絕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
薅秧歌傳承主要靠民間口傳,如今健在的第三、第四、第五代傳人均是本鄉本土的農民。
現狀:隨著農業現代化的逐步推進,薅秧這種田間勞作已經退出了人們的生活,而與薅秧息息相關的薅秧歌則也慢慢的從人們的耳畔消失。
現狀
隨著農業現代化的逐步推進,薅秧這種田間勞作已經退出了人們的生活,而與薅秧息息相關的薅秧歌則也慢慢的從人們的耳畔消失。
2007年3月,薅秧歌已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遺產保護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