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雲館小唱》是華秋苹曾編輯的牌子小曲譜。 華秋苹曾編《琵琶譜》和牌子小曲譜 《借雲館小唱》。《琵琶譜》是我國第一部正式刊行的琵琶曲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借雲館小唱
- 編輯:華秋苹曾
- 性質:牌子小曲譜
- 時期:明清時期
基本資料,內容,華秋萍,明清時期的民歌、小曲與說唱,
基本資料
<借雲館小唱>是華秋苹曾編輯的牌子小曲譜。
內容
華秋苹曾編《琵琶譜》和牌子小曲譜 《借雲館小唱》。《琵琶譜》是我國第一部正式刊行的琵琶曲譜。兼收南北兩派大曲、小曲等共60餘首,所收曲調都曾在民間長期流傳 ,如《十面埋伏》《月兒高》等。經編者蒐集整理制訂了指法符號系統,使後來學者有可依循,對琵琶樂曲的整理、傳播等工作做出了 重要貢獻。
華秋萍
華秋萍(1787-1859):名文彬,字伯雅,江蘇無錫人,清代琵琶演奏家。
華秋萍在嘉慶年間(1818年)主編的《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譜真傳》(簡稱《華氏譜》)是我國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琵琶譜集,對後世琵琶的普及與流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華氏譜>收有南北派琵琶小曲62首,大曲6部(南派即浙派陳牧夫傳譜,北派是直隸王君錫譜),分別是《海青》《將軍令》《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月兒高》《普庵咒》,以工尺譜記寫樂譜,並為琵琶創訂了完整的指法符號。
華秋萍是一位出色的琵琶演奏家,且因他主編的《華氏譜》而開創了近代最早的琵琶流派--無錫派,無錫地區及江南乃至北方琵琶藝術的發展,均受到華氏及其樂譜的影響。另外,華秋萍還編有牌子小曲《借雲館小唱》,又稱《借雲館曲譜》,用工尺譜記寫了明清以來流行的《三陽開泰》、《軟平調》、《五瓣梅》等十首小曲曲譜,還記錄了小曲演唱的用韻和技法。
明清時期的民歌、小曲與說唱
明清時期出現多種體裁形式的民歌。如北京郊區的“插秧歌”、四川邛州的“秧歌”、江南吳地的“山歌”、“棹歌”、湖南、江西的“採茶歌”、西南少數民族的“踏月歌”、“月歌”、“琵琶歌”等。明馮夢龍輯《山歌》、清李調元輯《粵風》都是重要的民歌歌詞集。“薅草鑼鼓”是山歌的一種,至今仍在各地流傳,在湖北、湖南稱“薅草鑼鼓”,江西稱“鋤山鼓”、四川、貴州、甘肅稱“薅秧歌”、陝西稱“鑼鼓草”、江蘇稱“栽秧山歌”或“打鼓唱唱”等。農民在插秧、鋤草的田間勞動中擊鼓唱歌,已有悠久的歷史。《唐詩紀事》:“……耕者,曝背烈日中耘田,擊腰鼓以適倦”。明王圻《三才圖會》中有“薅鼓圖”,是四川地區的“薅秧歌”,畫面上數人在田中插秧,田邊樹叉上系掛扁鼓,一人執槌敲擊。此圖文字註解:“薅田有鼓,自入蜀見之,始則集其來,既來則節其作,既作則防其所以笑語而妨務也。其聲促烈清壯,有緩急抑揚而無律呂”。擊鼓唱歌者起了指揮勞動、鼓舞情緒的作用,所唱可能是粗獷的山歌調。
明代的俗曲,種類繁多,流傳廣泛。明代中葉,顏自德選輯、王廷紹編訂的《霓裳續譜》,選錄了當時流行於北京、天津的俗曲唱詞。華廣生於清嘉慶九年(1804)編纂的《白雪遺音》,選錄了遍及南北各地的俗曲和滿族子弟演唱的岔曲唱詞。明清俗曲曲譜流傳較少,目前所知,明徐會瀛輯《文林聚寶萬卷星羅》中有用工尺譜記寫的簫笛譜,由《傍妝檯》《耍孩兒》《蘇州歌》與尾聲《清江引》四個曲牌聯綴組成,它們原來都是明代的俗曲曲調。清華秋苹編《借雲館曲譜》,刊於嘉慶二十三年(1818),又名《借雲館小唱》,用工尺譜記寫了十首俗曲曲譜。譜中所收《三陽開泰》《五瓣梅》《馬頭調》等都是較大型的俗曲,有的是由數支小曲聯成的套曲結構,有的用幫腔形式演唱。清代貯香主人輯《小慧集》(有1821年序)收有俗曲《紗窗調》《繡荷包》《嘆五更》《楊柳青》《紅繡鞋》《鮮花調》等曲調。《鮮花調》,又名《茉莉花》,原有十餘段唱詞,敘述傳統劇目《西廂記》中張生與崔鶯鶯的戀愛故事,其第一段的《茉莉花》比喻愛情,藉以抒情,流傳最廣,至今江浙一帶和河北地區都有此曲流行,但曲調形態變化較大。《小慧集》所收曲調是目前所知最早譜本。俗曲在各地流傳過程中,形成多種變體,演化出數量繁多的新曲調,其思想性、藝術性好的,樸實地反映了人民的情感。清同治、光緒年間楊柳青木版年畫《闔家歡樂》,是民間演唱俗曲的畫面。
清光緒年間楊柳青年畫“代唱三國嘆十聲”,取材於《三國演義》的有關戲曲劇目,畫中有《蔣乾盜書》《單騎救主》《草船借箭》《連環計》《討荊州》《東吳招親》《張松獻地圖》《失街亭》《鐵龍山》等十個場面。在每一場面上附刻一段根據故事內容編寫的唱詞,賣畫人用流行的俗曲曲調演唱叫賣。它把俗曲和年畫結合在一起,演唱人們熟悉的戲曲人物和情節,為民眾所喜聞樂見。
明人繪《皇都積勝圖卷》中的城市說唱表演。圖卷後有禮部侍郎翁正春萬曆十三年(1585)跋。圖卷是十六世紀七、八十年代作品。它以明代北京正陽橋至承天門(今天安門)一帶為中心,描繪了當時都城的風貌和各階層的人物形象。此畫面為正陽門(今前門)內外的街道。這裡是一片鬧市,車馬行人,熙熙攘攘,百貨攤棚,比比皆是。城門樓下兩側各有一人站在長方形矮凳上,持琵琶或拍板演唱,周圍有觀眾。反映了城市民間說唱的演出場面。清人繪《妙峰山進香圖》中也有一民間說唱場面。
鼓詞、彈詞、蓮花落、什不閒等都是明清以來廣泛流行於城鎮鄉村的曲種。現存明代鼓詞作品,有上海嘉定發現的明刻本《新編全相說唱足本花關索出身傳》,明諸聖鄰(署名淡圃主人)撰寫的《大唐秦王詞話》等。後者系明萬曆天啟間刻本,內容描寫唐太宗李世民征伐群雄,統一天下的故事。它有十字句和七字句的唱詞和說白,是後世有說有唱的成套“大書”的早期作品。清代南方鼓詞用板鼓、拍板伴奏,後來加用三弦。乾隆五年(1740)金昆、陳枚等繪《慶豐圖》中有說唱場面,一人坐長凳上彈三弦,一人表演,周圍眾人觀看。清代畫家華岩曾描繪農村的說唱場面,畫中大樹下搭起涼棚,一人坐於長桌前,一手持板,一手握槌擊桌上的小扁鼓,正在演唱。旁邊有一人裸露上身,席地而坐,似是主要聽者,另有老人和小孩圍觀。左上方題詩:“早稻登場農事罷,閒聽父老說前朝”,畫中人物生動傳神。清末畫家任熊曾為當時著名文學家姚燮畫《大梅山館詩意圖冊》一百二十幅,其中有《盲歌圖》一幅,描繪夏日江南的風俗和景色。畫中一群老人和婦孺聚集於豆棚架下,聽盲藝人說唱。演唱者端坐,手持鼓簽敲擊帶支架的小扁鼓,另有一人彈三弦伴奏。人物神態逼真,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北方鼓詞更為盛行,清代楊柳青木版年畫有“詞演取長沙”。畫中一婦女右手持簽擊書鼓,左手夾梨花片演唱,左右兩人用四胡、三弦伴奏,是典型的北方鼓詞演唱情景。清人繪《北京民間風俗百圖》,有唱大鼓書圖,附文字說明:“此中國唱大鼓書之圖也。其人或在大街‘擺檔’,或富戶叫去說書唱曲,以度日也”。近代鼓詞曲調各異,形成種類繁多的鼓書類說唱曲種。
彈詞源於宋代的陶真和元明的詞話,演唱時用琵琶伴奏,後加用三弦。明末崇禎年間刊行的《八公遊戲叢談》中有一幅《春社圖》,繪一瞽目老婦人,身背琵琶,由一個手持拍板的兒童牽手步於石橋上。畫出藝人社日演唱完畢,在夕陽將下之際,悽然歸去的景況,表現了琵琶彈唱藝人的生活。
清代彈詞繼續發展,主要流行於江蘇、浙江一帶。當時在蘇州,彈詞流傳普遍,乾隆二十四年(1759)徐揚繪《盛世滋生圖》,圖中蘇州斜橋下臨河的廳堂內,有二人手持三弦,相對而坐,似在演唱彈詞以消遣自娛。江浙地區的著名藝人有乾隆年間蘇州人王周士和嘉道年間的陳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陸瑞廷四大家。陶貞懷的《天雨花》、陳端生的《再生緣》、陳遇乾改編,陳士奇、俞秀山評定的《義妖傳》、《珍珠塔》(作者佚名)、《描金鳳》(作者佚名,現存竹亭居士重編本)等,都是清代重要的彈詞創作。清代同光以來又出現很多著名彈詞藝人,如馬如飛、姚士璋、趙湘舟、王石泉等。馬如飛主要在江陰、無錫、常熟等地農村演唱,唱腔質樸、豪放,以彈唱《珍珠塔》著稱,曾創作很多膾炙人口的開篇。一般彈詞藝人多在書場、茶園中演唱。吳友如《申江勝景圖》中有“女書場”的畫面,台上有兩位女藝人各持琵琶、三弦演唱彈詞。光緒十年(1884)刊行的“漱芳館素卿歌俞調”,原為管可壽齋《申江名勝圖說》之一景。圖中有三位女藝人,兩人彈琵琶,一人彈三弦,正在演唱。原圖說明:“……漱芳館開設最久,其中名重一時者,以朱素卿為巨擘。素卿夙善‘俞調’,其聲宛轉抑揚,如聆出谷雛鶯,花間低囀,視昔年程黛香、陳芝香輩無多讓焉”。此畫反映了清代末年上海書館演出彈詞的情況,也說明俞秀山所創“俞調”唱腔在當時流傳之廣。
蘇州桃花塢陳同盛畫店所繪年畫《小廣寒彈唱圖》,系光緒宣統年間刻印,反映上海“小廣寒”書館演唱彈詞的場面。畫中一方桌後面有五位女演員,三人彈琵琶,一人拉二胡,一人持拍板並敲擊書鼓。桌前有兩位女演員,一人手持琵琶,等待上場,一人作演唱狀。台口兩柱上掛有長牌,書寫對聯一幅,右側:“時請姑蘇回申清客吳倍卿、朱文蘭會唱”,左側:“今日清客串準唱一捧雪、二度梅、三疑計、四美圖”。畫中人物眉目清秀、表情生動,其中一位演員背向觀眾演唱,頗為真實地反映了當時書場演唱的情況。長牌對聯寫明演唱的有京劇劇目唱段。據鄒韜《游滬筆記》:“名曰書寓,實不能講說諸書,且於崑曲無諳曉,惟京腔數闋,俞調一篇而已”,也反映了彈詞藝人迎合時尚,演唱皮簧的真實情景。
蓮花落是明清以來北方流行的說唱曲種。它源於唐五代時的“散花”樂,宋元明時期多為乞丐演唱,明徐霖(1462—1538)所作《繡襦記》(一說薛近袞作,見清朱彝尊《靜志居詩話》)傳奇,卷首有插圖“教唱蓮花”一幅。畫中有乞丐十人表演“蓮花落”,用橫笛、鑼和拍掌擊節伴奏。劇情描寫唐代妓女李亞仙與書生鄭元和的愛情故事。此圖描繪鄭元和因金錢盪盡,流落街頭,倫為乞丐,正與眾人學唱蓮花落的情景。清乾隆以後出現演唱蓮花落的職業藝人,多由二三人演唱,有《四喜》《八掌》《雲里翻》《海底撈月》等曲調,稱為“小口蓮花落”,以區別於乞丐所唱的“大口蓮花落”。據李聲振《百戲竹枝詞》(清康熙年間所作)載,當時北京有唱蓮花落者,是用四塊竹板敲擊伴奏,這種樂器名為“四塊玉”。
什不閒也是清代流行北方的說唱曲種,可由二三人表演,邊唱邊舞。它與蓮花落合在一起,則稱“什不閒蓮花落”。所用主要伴奏樂器是將扁鼓、鑼、鈸等固定在木架上,由一人用手拉繩或腳踏踏板,使各種樂器同時作響,其他表演者另持其他樂器演唱。乾隆五年(1740)金昆、陳枚等繪《慶豐圖》中有什不閒演唱場面,一人擊奏支於木架上的各種樂器,另一女子站立旁邊,似在演唱,圍觀者甚眾。清代楊柳青年畫《什不閒》是以兒童畫的形式描繪的什不閒表演。